當前位置 >  今日重慶

重慶團10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建議:儘早決策建設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

發佈時間: 2020-05-26 09:52:26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建議國家抓緊決策,儘快批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立項。”今年全國人代會上,重慶團10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建議,呼籲儘早決策建設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以緩解長江航運瓶頸。

該建議由全國人大代表張軒領銜,全國人大代表杜黎明、鄭向東、賀恒揚、陳金山、許仁安、黃玉林、周勇、曹清堯、潘復生聯名提出。

水運低成本物流優勢凸顯

建議認為,長江水運優勢明顯,特別是三峽成庫以來,航道條件顯著改善,水運成本低、運量大、能耗少、污染輕的比較優勢凸顯,對促進川渝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川渝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長江水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三峽斷面貨物通過量由2004年的4309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1.48億噸,年均增長9%。同期,重慶市水運量由1907萬噸增加到2.11億噸;四川省水運量從2928萬噸增加到6896萬噸。

目前,水運平均運價0.03元/噸公里。水運低成本物流優勢不斷吸引産業向沿江地區集聚,如重慶汽車、摩托車、鋼鐵、能源、化工等重點企業的物資絕大部分通過水運實現運輸。

三峽船閘已連續9年超負荷運作

“三峽船閘是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加快成渝地區水運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節點。”建議指出,自2011年三峽船閘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以來,船閘擁堵日益嚴重,已連續9年超負荷運作,船閘擁堵狀況日漸嚴重,船閘通過能力不足逐漸成為制約川渝水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對川渝及周邊地區綜合運輸格局、産業發展佈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據統計,2016年在船閘沒有實施檢修停航的情況下,日均待閘船舶262艘次,最高489艘次,過閘船舶平均待閘時間44小時,最高379小時。

2019年三峽船閘在同樣沒有停航檢修的情況下,船舶平均待閘時間達到83.3小時,是三年前的近兩倍。長時間待閘導致水運運輸行業營運成本大幅增加,同時也造成了船舶營運效率下降。

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的矛盾將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的瓶頸制約,有關方面、有關部門從不同角度綜合施策,採取了多種積極措施,挖掘現有船閘潛力。

“但現有船閘挖潛最多只能達到1.5億噸左右的能力,而2019年三峽船閘年通過量已經達到1.48億噸。”建議認為,隨著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貨運需求持續增長,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的矛盾將越來越嚴重。

根據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到2035年,預計三峽船閘通過貨物需求將達到2.2億噸以上。

據了解,有關鐵路部門也研究提出了鐵路分流和翻壩轉運的措施。但建議認為,鐵路分流和翻壩轉運能否緩解三峽船閘過閘擁堵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且該方案只能解決通道問題,不能解決低成本運輸的問題。

建議儘早實施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

因此,建議提出:“只有儘快建設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才是解決三峽航運瓶頸制約的根本措施。”

據了解,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對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開展多次論證,國家發改委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審查並上報國務院,項目工程建設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建設必要性也得到相關部門、專家的認可。2019年,“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作為抓緊推進前期工作的重大項目寫入了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建議認為,鋻於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需要8年多的時間,因此,建議國家抓緊決策,儘快批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立項,儘早啟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