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脫貧攻堅關鍵之年,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如何讓偏遠山區的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發展扶貧産業,“授人以漁”要下哪些功夫?中國網《農業觀察·兩會聚焦》欄目特邀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解答網友關切的熱點話題。
裴春亮代表指出,脫貧致富離不開産業支撐,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産業基礎。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挖掘當地特色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市場開發、轉型升級,使其變廢為寶,變土為洋,成為偏遠地區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支撐。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了《關於扶持偏遠地區特色産業發展》的三條建議:
紅薯變成“金元寶”
河南輝縣一帶屬太行山丘陵地帶,土質多為石灰岩紅粘土,土壤富含磷、鉀等微量元素,非常適宜紅薯生長需要,産出的紅薯質地堅實,含粉量極高。以前是當地老百姓的主要食物來源,紅薯葉、紅薯梗都能吃,災荒年間還救過不少人的命。至今流傳一句順口溜,“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把當地農民的“拿手好戲”變成“生財之道”,進行了一場“紅薯革命”。
一畝地至少能産5000斤紅薯,出1000斤澱粉,做900斤粉條,按照一斤粉條10元計算,就是9000元,除了人工等支出,一畝地至少收入4500元。啥收入高、賣得好,就種啥,這就是農民對市場經濟最樸實的理解。通過“公司+農戶”模式,發展紅薯産業,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太行紅薯粉條文化節”,生産的紅薯酸辣粉等薯品暢銷全國,還賣到了南韓、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裴寨社區正在規劃建設一座佔地2000畝的輝縣市薯品産業園,將從品種培育、育苗栽秧、田間管理、采收加工、産品研發、市場行銷等環節,打造360度全覆蓋、可追溯的紅薯産業鏈,成為南太行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個生産基地。
“網上之路”淘到寶
在過去,要想富先修路。那時候修的還是有形的公路。現在是網路時代,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形的“網上之路”開始影響老百姓的生活。2019年開始,依託裴寨村跨境電商平臺,積極探索四方聯動電商扶貧新機制,帶動張村鄉406個貧困戶家家網上“淘金”、戶戶“線上脫貧”。經過這場疫情,農村電商更是在農産品銷售、解決農民賣難助農增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計劃再發展1500家淘寶店舖,一個貧困戶最高能有5家淘寶店舖,讓全鄉貧困戶直接增收。設計規劃的電商大廈即將開工,建成後,裴寨村將成為輝縣市農村電商的孵化園,真正讓太行山群眾從淘寶中淘到寶。
撰稿:姚宇琛
審稿:魏博
欄目策劃:魏博 王靜
欄目定位:農業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農業問題。針對當下農業領域的重要政策以及熱點話題,中國網《農業觀察》欄目通過國際視野、專家視角為您深度解析,挖掘産業機遇,與世界共用農業發展,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貢獻智慧。
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