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今日重慶

綠色發展 倒逼轉型 川渝共繪高品質發展綠色基底

發佈時間: 2020-05-07 10:10:14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指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使成渝地區戰略地位凸顯、戰略空間拓展、戰略潛能釋放,蘊含著“補齊短板、打牢基礎”“優化結構、加快升級”“深化創新、增添動力”“擴大開放、拓展空間”“綠色發展、倒逼轉型”的新機遇。

如何搶抓新機遇,走好轉型路,打好綠色牌,著力打造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5月6日,本報邀請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辛世傑、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鐘、北碚區委書記周旭、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就此進行了探討。

搶抓新機遇,倒逼發展方式轉型

重慶日報:如何深刻理解雙城經濟圈建設給我們帶來的戰略機遇,將如何倒逼我們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

辛世傑: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謀劃的重大戰略,有利於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有利於帶動西部探索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新路子,加快綠色發展步伐。

目前,我市産業高品質發展水準總體不高、經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為此,我們將聯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將“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通過協同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管理及企業信用體系互認等,大力助推迴圈經濟、低碳産業、綠色産業和節能環保産業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産生,共同提升發展“綠色含量”。

沈曉鐘:搶抓新機遇,我們將立足實際,更新觀念,創新求變,將林草事業發展重心轉到保護與修復並重、增加數量與提升品質並舉上來,持續強化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與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打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攻堅戰,聚焦大江大河重要流域啟動“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工程,不斷增加森林植被,豐富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和生態景觀品位,實現“一江碧水向東流”。

同時,嚴守森林、草原、濕地紅線,不斷加大森林資源精華部分天然林的保護,科學落界國家及地方公益林,依託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培育大徑材和珍貴樹種,構建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全面提升生態服務功能,為高品質發展繪就綠色基底。

周旭:近年來,北碚加快了轉型發展的步伐,傳統工業正在向先進製造業、智慧製造業、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新興産業轉變,汽摩、材料、儀器儀錶等傳統優勢産業加快轉型升級,金融、現代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商貿、康養等生活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全區科技研發平臺達到92個,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為北碚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但北碚還存在經濟總量不大、經濟外向度不高、産業實力不夠強等問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北碚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我們將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一體化”理念,全面審視北碚區情實際,在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國全市發展大局中加快自身發展,努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先行區。

袁勤華: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戰略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載體,其中,綦江被賦予了“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戰略定位,讓綦江在“新坐標”中有了新方向。

綦江將全力搶抓機遇,緊緊圍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標,按照“因地制宜走好轉型路,因勢利導打造升級版”“加快綦萬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等指示要求,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全力打造“一點三區一地”,即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服務區、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轉型升級發展試驗區、知名休閒旅遊目的地建設,推動重慶“南大門”駛入發展“快車道”,讓“老工業”展現“新氣質”。

發揮比較優勢,助推高品質發展

重慶日報:在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我們該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比較優勢,實現高品質發展?

辛世傑:重慶生態優勢明顯,具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礎和源遠流長的生態文明傳統,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16天,為歷史最好水準。

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繼續辦好重慶自己的事情,深化與四川省生態環境部門協作交流,加快完善綠色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發揮我們自然生態、環境容量,以及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建設等優勢,共同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共建西部環境資源交易中心、國家迴圈經濟示範區等,全力支援和推進高品質發展。

沈曉鐘:我們將繼續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大力推進城市綠色化建設和鄉村生態化振興,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重要的生態支撐。

我們將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上下功夫,持續增加城鄉生態供給,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努力實現生態文明的共建共用;大力扶持森林康養、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等新興産業,加快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林業産業體系;積極探索自然保護和資源利用新模式,建成富有重慶好山好水好風光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挖掘改革動能和創新紅利,用好林長制、橫向生態補償提升森林覆蓋率、林業“三變”改革等重要舉措,實現生態惠民。

周旭:北碚是重慶主城向北向西發展交匯的主戰場、成渝“雙核”相向發展的對接帶,具有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區疊加”優勢,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全市科教文化大區,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大有可為。

為此,我們將緊緊圍繞成渝地區“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照重慶主城都市區打造“産業升級引領區、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開放試驗田、高品質生活宜居區”目標要求,著力打造先進製造業高地、協同創新高地、民營經濟發展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福地。

袁勤華:助推高品質發展,綦江將著力發揮好“四大作用”。一是依託通道、産業、生態等資源優勢,通過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形成“重要支點”對“主城都市區”“經濟圈”的有效支撐。二是依託豐富的水電氣煤等資源和充裕的發展空間,可為主城都市區提供資源要素服務,以及人口、産業轉移,物流集散等功能溢出提供承載和疏解服務。三是依託較好的公共服務資源,重點輻射渝南黔北毗鄰地區;依託西部資訊安全谷、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服務區、市級高新區等平臺,帶動周邊地區産業聯動發展。四是依託“南大門”區位,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改善村鎮風貌、完善基礎設施、創新社會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展示好重慶南向“窗口”形象。

圍繞重點工作,加快區域協調聯動

重慶日報:要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要精準推動七項重點工作,我們現在採取了哪些具體的行動?

辛世傑:目前,川渝兩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已簽訂了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合作機制、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等協議,制定了兩地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工作規則。

雙方正加快編制完善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將協同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共建長江、嘉陵江、烏江、岷江、涪江、沱江生態廊道,深化川渝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地合作保護;重點深化跨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強化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等;重點編製成渝地區環保標準一體化中長期規劃,協同建設成渝地區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堅持一張負面清單管兩地;重點建立兩地合作事項成效評估機制、結果公開機制、聯合督察機制等。

沈曉鐘:成渝地區地處長江上游,都肩負著保護長江母親河的重大責任,雙方正著力加強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努力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樣板區。

一方面加快對接和推進實施“一江五路”生態廊道工程,打造長江及重要支流大江大河青山碧水美麗畫廊,以及成安渝高速公路、成渝環線高速公路等互聯互通綠色長廊。強化毗鄰區縣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聯動聯保,建立健全數據、資訊、資源共用共用機制,織牢“雙城”生態安全連接線。另一方面,開展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合作,探索建立成渝地區林草良種選育、審定和推廣合作機制等,努力實現雙向互動協調共進、優勢互補協作共興、政策協同利益共用。

周旭:在産業發展上,我們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發展壯大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大數據智慧化引領的先進製造業高地;在協同創新上,加快建設全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産業生態園、智慧感測器特色産業基地,打造西南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産業高地;統籌推進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建設産學研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協同創新高地;在對外開放上,深入推進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區建設,促進民營經濟集聚發展。

同時,我們全方位深化了與四川省綿陽市合作,兩地締結了友好城市,雙方黨政代表團進行了互訪,簽訂“三年行動計劃”,開始在戰略協同、交通互聯互通、産業聯動、科創優勢互補、基建提速增效、文旅融合發展、商貿合作、生態文明經驗共用、幹部交流、公共服務共建等10個方面開展持續合作,並建立三大保障機制,攜手打造川渝合作典範。

袁勤華:綦江緊扣全市“七項重點工作”,正結合實際抓好落實、推進。比如,在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聚力“內暢外聯”,加快推進渝貴高鐵、渝黔高速“四改八”等“大動脈”建設,建設綦萬快速通道,織密內部“毛細血管”,推動形成“20分鐘綦萬通勤交通圈、30分鐘都市通達交通圈、1小時城際覆蓋交通圈”,加快建成服務主城、輻射渝南的綜合交通樞紐。

在加快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方面,一方面,堅持特色化、智慧化、集群化,推動煤炭、齒輪等傳統産業插上智慧化翅膀,實現“老樹發新芽”;另一方面,以華芯智造、博遠科技等項目為帶動,大力發展戰新産業,促進電子資訊技術、大數據服務、資訊安全等戰新産業“幼苗成大樹”。並持續壯大創新主體、發展創新産業、做強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生態,為我市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記者 王翔 王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