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生態環何

用綠水青山交出“生態奉節”建設答卷

發佈時間: 2020-04-20 14:04:4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幽靜的長灘河

image.png

長江、朱衣河交匯處

中國網4月20日訊 4月15日,筆者在奉節縣青龍鎮大窩社區看到一幅“綠水繞青山、鳥鳴翠葉間”的美麗畫面,漫山的松柏鬱鬱蔥蔥,村民種植的石榴、脆李長勢喜人,一泓清泉自山腰流下,叮叮咚咚繞過青瓦白墻的古樸民居,流經一個叫月亮湖的地方,魚兒在水中怡然自得,三三兩兩的村民、遊人在湖邊漫步。這場景讓人禁不住想起“世外桃源”。

誰能想到,昔日的大窩社區因為過度開採硫磺、煤炭,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農業減産、森林覆蓋率低,部分村民為躲避污染搬遷到外地居住。為改變人居環境,大窩社區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關礦山,興青山,辦景區,這才有了“生態環境前後兩重天”之變。

而這只是奉節縣大力建設“生態奉節”的縮影。近年來,奉節縣採取構建機制、優化空間、修復生態等綜合措施,推動生態文明改革建設工作,大興綠水青山,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大改善。

構建生態共抓大機制,增強綠水青山保護合力。與雲陽縣和巫山縣簽訂水污染及空氣污染聯防聯控協議,與巫溪縣簽訂《梅溪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提升跨區域跨流域環境保護能力。出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工程實施方案》《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奉節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加強“一江四河”規劃管理的決定》,有序推進生態建設。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立足生態資源稟賦,佈局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三大産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

推動生態空間大優化,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編制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優化方案,劃定生態紅線1645.2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地555.68平方公里。開展“綠盾2019”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核查疑似點位4836個,鎖定整改問題12個。圍繞國土空間資源利用、開發保護和空間治理,完成“三線一單”的編制工作。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規劃編制251個。完成國土綠化提升目標任務29.5萬畝、退耕還林5萬畝,構建生態環境與生態産業、城鎮與農村和諧發展的生態空間新格局。

狠抓生態修復大治理,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礦山復墾復綠363畝,補充耕地4700畝。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82個,規範化建設集中式飲用水源地34個。新建和改造污水處理設施10座,建設污水管網33公里,整治城區混排口15個,推進縣城和100個農村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完成農村改廁1.88萬戶,綜合整治村莊27個,治理1.97萬頭生豬當量的畜禽養殖污染。在梅溪河流域關閉非法採砂點9處、非法碼頭6處,綠化彩化10公里,栽植喬灌花苗木30萬株。

實現生態環境大改善,全面增強群眾的獲得感。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逐年增加,如2019年達343天,比2018年增加11天。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均為100%;白帝城和羅漢大橋國考斷面、朱衣鎮市考斷面的平均水質均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標準。區域聲環境品質總體水準由“一般”變為“較好”,道路交通聲環境品質總體水準由“較好”變為“好”。城鎮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100%、93%,森林覆蓋率達62.29%。為群眾留住了萬籟俱寂、酣然入夢的家園,留住了白雲悠悠、繁星閃爍的藍天,留住了泉水叮咚、鳥語花香的青山。(向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