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生態環何

豐都:生態優先揚千帆 綠色發展譜新篇

發佈時間: 2020-04-20 14:03:54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青山綠水

image.png

田園風光

image.png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綠色是發展的底色。豐都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推動生態發展成為縣域發展的主聲調、縣域形象的主色調,厚植生態“底色”,加快建設“山水豐茂、物産豐盛、人文豐厚”的美麗豐都。

豐都縣不斷做綠色的“加法”,做污染的“減法”,既開展國土綠化,築牢生態屏障,又削減污染,逐步改善環境。一幅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美麗城鎮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與美麗人居有機融合的大美畫卷,在豐都徐徐展開。

守一江碧水引候鳥棲息

豐都是長江重要的流經地,境內還有龍河、渠溪河、碧溪河等河流,水資源豐富。

為了保護好環境,豐都縣在加強生態修復方面,著重建設長江沿岸、龍河、渠溪河百米林帶,強化庫區消落帶治理,推進低質低效林改造,全面提升了生態品質。

“河道改善了,環境變美了,我們用水也放心了。”龍河鎮皮家場村村民向慶東告訴記者。

流經向慶東家門口的是刨桶河,發源於武平鎮羊溪村,途經龍河鎮杉樹坪、皮家場等村,河道全長18.8公里。以前由於沿河村民的養殖業排污和生活污水,河道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僅不美觀,而且還能聞到臭味,對沿河周邊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自從開始實施河長制,這種現狀得到極大改善。

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國遴選出第一批17個擬建設示範河湖,龍河豐都段成為全市唯一納入全國首批示範河湖建設河流。

龍河是長江一級支流,發源於鄂渝交界處的七曜山南麓,在三合街道烏龍處匯入長江。

記者在龍河流域豐都段看到,以前在河道從事非法採砂取石的多個作業點已不復存在,一些採砂取石的設施設備及建築物也已拆除,放眼望去,一河碧水向北流,兩岸青山入畫來。

目前,龍河豐都段的採砂取石作業點已全部關停,縣、鎮、村三級河長巡河護河,如今龍河水質已經從當年“V類”水變為了“Ⅲ類”以上。同時,流域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和種類也呈逐年增長趨勢。

如今,每一條河流都有了“當家人”,同時,境內集雨面積5平方公里的河流及塘庫均設立了“河長”。關閉搬遷長江沿岸造船廠4個,有效處置碧溪河沿線榨菜廢水,全面取締龍河流域網箱養魚,全面關閉55家畜禽養殖場,長江幹流、龍河、渠溪河、碧溪河等重點河流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完成68家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配套工程整改,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73%以上。

長江豐都段兩岸植被茂盛、水質清澈,許多候鳥都選擇在長江豐都段過冬。

每到冬季,大批紅嘴海鷗就會從西伯利亞等地飛臨豐都過冬避寒。在名山腳下的長江邊,成群的紅嘴海鷗,在江面上翻飛嬉戲,場面非常震撼,引來許多市民和遊客圍觀,為豐都冬日的寒意增添了幾分靈動。

2019年是紅嘴鷗在豐都越冬的第四個年頭,從2016年的20多只增加到現在的近1000隻。

“從小生長在長江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紅嘴海鷗在江面上飛。”談及海鷗,市民陳朝梁激動地説。

寫好“綠色文章” 盡展“生態畫卷”

豐都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一心兩極三帶”生産力佈局為抓手的工作舉措,保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落地生根。為此,豐都縣開展綠化植樹行動,長江南岸經濟林,北岸生態林,大規模國土綠化新增營造林18.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

良好的生態,也吸引了成群的猴子。2019年6月,在縣城龍河二橋橋頭,記者看到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一群猴子在橋頭欄杆處上躥下跳,逍遙自在,有的猴子還跳到市民肩上撒嬌,萌態十足的動作,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拍照留影。

這緣于自然變化,動物具有追逐良好環境的本性。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豐都縣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加快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重要支流植被恢復、天然林保護、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生態修復工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推進綠色發展過程中,豐都縣構築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係,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良性互動的新路,老百姓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實惠。

記者在興義鎮楊柳寺村採訪時,遇到了84歲的老人殷榮發,他説,這幾年,老的龍眼樹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小的樹苗不斷栽種,他家的龍眼每年有五萬多元的收入。他家一棵百年老樹一個人抱也抱不住,豐年期要産果3000多斤。

“每畝花椒可以收入5000元左右,花椒樹是我們的‘搖錢樹’。”董家鎮關聖場村村民曹勝河説。董家鎮抓住退耕還林政策,大力發展花椒産業,目前,全鎮花椒種植面積達到了2萬畝。

把原來“靠山吃山”的觀念轉化為“養山護山”。圍繞大地增綠、農民增收、林業增效的目標,不斷謀劃造林綠化的“文章”。不斷提高坡耕地産出效益,幫助貧困群眾開闢新的致富門路。加強景區、景點周圍森林資源保護,為全縣旅遊大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

一片片綿延起伏的天然林、瓜果飄香的經果林,一幅幅青山綠水、如詩如畫的美景……豐都縣國土綠化工作邁著穩健踏實的步伐前行,築起了一座堅固的綠色生態屏障和珍貴的綠色生態寶庫,山清水秀美麗豐都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防污染“秀”出藍天碧水好生態

豐都縣一手抓飲用水水源安全之“保”,一手抓工業污染之“防”,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對水環境進行系統治理,在重慶率先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全覆蓋。

廟嘴、北岸2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和社壇、高鎮、龍河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4%、83%。

近日,記者在三合街道匯南村污水處理站看到,剛進生化池的水體黑中泛白,生化曝氣池氣泡翻滾,惡臭難聞。在排放口,處理後達標排放的水水質清澈。

“以前的生活污水都是通過明渠或者暗渠排放,經常漫到道路面上,給我們生産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污水處理廠運作後,污水經過管網進入污水處理站,現在環境變好了。”三合街道匯南村村民們説,村裏的污水處理站運作後,改變了村裏污水橫流的狀況。

同時,新建5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率、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均達100%。完成國家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交辦問題辦結率100%。建成城區第二座空氣自動檢測站,完成26家餐飲經營單位、25家公共機構食堂油煙凈化,鞏固創建揚塵控制示範道路5條、示範工地5個,空氣優良天數超過300天。(林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