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院士和四國專家探討新冠肺炎防控對策

發佈時間:2020-04-03 08:01:4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張佳星  |  責任編輯:呂依依
分享到:
20K

“我現在擔心美國的疫情發展趨勢,如果美國疫情更嚴重,那將變成全球問題。”4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暨健康中國國際公共衛生管理培訓項目啟動會”的網路直播中,面對美國專家坦言,美國每天都有1萬餘例檢測出陽性的確診患者,必須要開始採取更激烈的舉措了。

鐘南山敦促:“聯邦政府要採取更強有力的舉措,這是我的觀點。”

在交流環節,來自中、美、德、韓、日的專家共同探討了防控新冠肺炎的經驗和可能的有效舉措。

重追蹤輕隔離,美國確診人數急劇攀升

鐘南山表示,他注意到這幾天美國病人數量的大幅增加,這表明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大規模篩查的工作。

“美國的篩查手段也是非常先進的,在美國,一個病人篩查出結果花費的時間大概15—20分鐘。在中國目前需要一個半小時。”鐘南山説,美國有這樣的機器,高通量地進行檢測,快速提取RNA並短時間出結果,這個非常好,能夠幫助很快找到、追蹤到感染的病人。

對戰新冠病毒,追蹤不是目的。鐘南山説,如何把患者隔離開,避免繼續傳播是必要的。

這就是不僅要追蹤到患者還要控制增量。

據了解,美國對輕症患者並不實施強行隔離等手段。重追蹤輕隔離使得美國感染人數急劇增加,現有確診病例21.6萬例,患者死亡人數以每天30%速度激增。

不封城沒關店,南韓疫情有效控制

同樣是有強大檢測能力的南韓,近幾天的確診患者增量卻被很好地控制住了。南韓學術代表首爾大學公共衛生學院KWON教授介紹,南韓的經驗可歸納為三點。

一是早行動,反應過度總比反應不足要好。南韓在1月底只有10例不到的確診病例,但是政府已經要求相關單位製備研製試劑,並且經過上市審批,開展生産。

第二點是:大規模的檢測,讓南韓有效發現病例;隔離病例,讓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療,輕症患者不再增加。“那個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大規模檢測的做法對不對,因為確實涉及很多人,但我們發現確診病例的數量一下子激增了,所以我們讓很多人迅速的進入醫院進行治療。”KWON教授説,政府也給了非常清楚的計劃,如果是重症的話住院,如果是輕症的話,就把酒店等變成一個隔離的場所,會有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的治療。在南韓,重點感染區域也會被迫關閉。

“第三點,我想要説的是追蹤。南韓其實沒有做任何的封城措施,所有的店還是都開著的,機場還在運作。這是因為我們在追蹤這一方面採取了非常激進的做法。”KWON教授説,這非常有效。當發現一個病例以後,將通過去查他們的手機、查他們的GPS、查他們的運動軌跡,甚至去查各種各樣的監控錄影,來追蹤他們的行徑,一個確診病例的全部路徑都可以在資訊裏得到體現,然後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而非常好的遏制疫情的擴散。

歐洲可能已達峰值,治療重症仍是很困難的事

德國政府相關疫情顧問Weltato介紹,南歐的情況比北歐更嚴重,如義大利、西班牙的疫情,一開始快速上升,病人數量大幅度增加,醫療體系不堪重負,沒有足夠的ICU、也沒有足夠的治療能力。北歐有一些優勢,疫情發生比南歐晚3—4周,而德國、奧地利、瑞士的醫療資源也比南歐這些國家更豐富。北歐準備更充分,也利用了中國的一些很早的案例,目前多數的歐洲國家都已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封閉舉措,社交接觸已經非常的少了,學校、幼兒園都關閉了。很多人自我隔離。現在病人增加的數量在下降,雖然還沒有到一個峰值,但是現在病例翻番的速度已經減緩。

據介紹,德國考慮在4月20日開始將封城措施部分解除,但是對於重症治療方面仍不是特別樂觀,至今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和手段能夠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美國專家説困難:我們仍在等待社會共識

KWON教授認為,公眾的認同,是一項防控措施是否能夠有效執行的關鍵。他認為,日本和南韓有一點相似的地方,要求大家戴口罩,要求大家勤洗手,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離或者通過追蹤來篩查傳染源,這些都被公眾認可,如果走在大街上有人不戴口罩的話,很多人都會指責他並敦促他戴口罩。正是因為社會共同的責任感,讓政策得以落實。

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副總裁NAVEEN RAO説,全方位追蹤的舉措,會影響大家的隱私、影響數據安全等,美國人民在這方面的意識是很強的,肯定會有人反對。他很清楚這些手段的效果是很好的,但要讓美國人接受他們所有信用卡的刷卡記錄都被追蹤到的話,是很難的,不知道美國人民現在願不願意接受這種密切接觸者追蹤的手段。

由於文化和各國情況的不同,同樣的舉措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環境中可能實施效果不同,如何能夠更加有效的實施,仰賴於當地執政者的治理智慧。

鐘南山表示,他覺得在德國,甚至在義大利,目前的感染數已經接近頂峰了。但是美國還需要施加更強有力的舉措來控制。不同的國家不可能都採取像中國一樣的措施。但是增加社交距離和戴口罩,這些都是合理的舉措。

本報記者 張佳星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