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重慶兩會進行時⑤》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今日開幕 向全市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市人民大禮堂舉行
中國網1月11日訊 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今(11)日開幕,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唐良智作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重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績呢?中國網記者帶你一起走進“重慶兩會”。
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唐良智作政府工作報告
關鍵詞:2019年GDP
預計增長6.3%
報告顯示,2019年重慶經濟運作逐步向好,地區生産總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初步預計全年增長6.3%,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萬美元。
工業經濟逐步回暖,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1%左右,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1%左右。物價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
高品質發展態勢更加明顯。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8%、11.5%。區域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預計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到460億元、增長12.1%,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5件、增長15.2%。品質效益穩步提升,扣除減稅因素後全市稅收增長6.6%左右,市屬國企利潤總額增長8.4%,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左右。
關鍵詞:開放高地
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1”機制
2019年重慶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推進全方位開放,落實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推動形成西部12省區市和海南、廣東湛江“13+1”合作共建機制,鐵海聯運班列開行923班、增長51%。中歐班列(重慶)開行超過1500班,運輸箱量和貨值均增長48%。19個國家級開放平臺引領輻射功能增強,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累計簽約項目204個、總金額超過300億美元,重慶自貿試驗區形成240項制度創新成果、新增註冊企業超過1.2萬戶,兩江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取得新進展。果園港區口岸開放,涪陵綜保區封關運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主要業務全覆蓋,重慶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壓縮。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國際友城達到48個,駐渝領館增至12家,過境免簽延長至144小時。
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服務“線下一窗受理”“線上一網通辦”效率大幅提升,“渝快辦”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支援困難企業改革脫困、轉型發展。新增上市公司5家。
關鍵詞:脫貧攻堅
11.44萬貧困人口脫貧
報告顯示,2019年重慶市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2019年,重慶市“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動態清零,城口、巫溪、酉陽、彭水4個縣能夠摘帽,11.44萬貧困人口脫貧,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0.12%。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16天。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銀行業不良率、小貸不良率、融資擔保代償率處於全國較低水準,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城鄉面貌發生可喜變化。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新建“四好農村路”2.5萬公里,建成入戶便道6434公里,改造農村危房3.9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9.7%,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3%。
城市功能品質進一步提升,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路不斷完善,“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加快建設,改造棚戶區5萬戶,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地塊118個、55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11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累計利用邊角地建成社區體育文化公園50個,城市綜合管理七大工程紮實開展,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遊的城市環境正加快形成。
人民生活水準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8.6%、9.7%。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學前教育普惠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預計分別達到81.6%、95%。“三通”緊密型醫共體試點覆蓋18個區縣,縣域內就診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關鍵詞:生態保護
多項舉措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去年重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26平方公里、長江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7.6%、主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8%。通過一系列舉措,築牢了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了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報告指出,在強化生態保護修復上,重慶嚴格管控生態空間,開展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26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1%。獲批開展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編制實施廣陽島片區總體規劃。縉雲山、水磨溪等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基本完成,主城“四山”保護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效。
同時,在加強環境污染治理上,重慶全面推行河長制,啟動林長制試點。開展河道“清四亂”和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7.6%。加強交通、工業、揚塵和生活污染防治,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主城區獲批“無廢城市”試點。同時,配合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另外,在大力發展綠色産業上,重慶創建綠色園區2個、綠色工廠42家、綠色礦山101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成立全市首家綠色銀行,發行綠色債券44.6億元。
關鍵詞:數字經濟
智慧産業銷售收入增長14%
報告指出,重慶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突出抓好大數據智慧化發展。獲批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智慧産業銷售收入增長14%。實施智慧化改造項目1280個,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140個,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到40%左右。全面推行“雲長制”,出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和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加快建設,禮嘉智慧公園建成投用。
鞏固提升支柱産業。實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方案,落實汽車産業“1+2”政策和積體電路、智慧製造等專項政策,出臺生物醫藥、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專項政策,啟動消費品工業品牌培育專項行動,汽車産業加速轉型、新能源汽車産量預計增長10%,電子、材料産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增長13.5%、15.5%,裝備、醫藥、消費品産業較快增長。
關鍵詞:重慶科學城
啟動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
報告中提到,去年重慶實施高新區、經開區體制改革和擴容升級,高標準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加快兩江協同創新區發展。加大“雙一流”建設支援力度,啟動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新增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創建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引進新型研發機構31家。
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引進各類緊缺優秀人才7000余名。獲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規模達到66億元,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100家,科技型企業突破1.6萬家。
關鍵詞:鄉村振興
創建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
報告指出,去年一年來重慶紮實推動鄉村振興。新建高標準農田150萬畝,新增特色産業種植面積140萬畝,成功創建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巴味渝珍”品牌授權農産品達到431個,農産品加工産值、鄉村旅遊綜合收入、農産品網路零售額分別增長10%、20%、35%。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和“三社”融合發展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佔比降至22.1%。“大棚房”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實施三峽後續項目519個。
關鍵詞:雙曬
預計帶動旅遊總收入增長32%
2019年重慶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編制實施現代服務業發展計劃,啟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解放碑納入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累計建成百億級商圈12個,夜經濟成為消費新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8.5%,網路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規模以上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5.2%。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獲批國家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舉辦國際性展會論壇153場,智博會、西洽會、重慶英才大會、中新金融峰會等展會成效明顯。
“曬文化·曬風景”成為文旅行銷、經濟美學的創新範例,預計帶動旅遊總收入增長32%,文化産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
運營總里程達到329公里
2019年,重慶提速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紮實推進高鐵建設五年行動方案,鄭萬高鐵、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重慶東站等項目加快建設,渝昆高鐵、成渝鐵路主城至江津段改造項目開工,黔張常鐵路開通運營。
加快實施“850+”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璧銅線開工建設,環線海峽路至二郎段、尖璧線建成投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329公里。
編制實施高速公路網規劃,奉建高速、巫開高速等445公里項目開工建設,潼榮高速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235公里,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
江北機場國際航線增至95條,旅客吞吐量達到44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41萬噸,巫山機場、永川大安通用機場通航。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嘉陵江利澤、烏江白馬、涪江雙江航電樞紐開工建設。
持續完善城市路網,龍洲灣隧道、新南立交等項目建成通車,全國市政最長山嶺隧道——鐵峰山隧道全線貫通,城市公交優先道增至160公里。開通5G基站1萬個,布點覆蓋38個區縣。
關鍵詞:招商引資
簽約項目正式合同額突破1.4萬億元
2019年,重慶紮實做好“六穩”工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以穩求進,培育新的增長點,不斷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
著力穩就業,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著力穩金融,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預計全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100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15%。著力穩外貿,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全市進出口總值增長10%左右,對東盟、歐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預計分別增長39%、11%、30%。著力穩外資,實行重大外資項目“直通車”制度,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外商投資主體增至6000余戶。著力穩投資,工業投資增長7%以上,基礎設施和房地産投資保持穩定,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長6%左右。著力穩預期,出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為企業減負降本1000億元左右。日均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200戶,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正式合同額突破1.4萬億元。(郭輝 木蘭 黃衛東 付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