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頭條|學習有方|學而時習|習文樂見|春風習來|學習書架
中國習觀>正文

【傳習錄·快評】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真誠相待,包容共贏

發佈時間:2019-01-17 16:40:03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曹川川

田京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


       2018年11月15—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邀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菲律賓三國,並於17—18日期間參加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中最受關注的則是在巴新的行程。一方面,APEC峰會首次在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太平洋島國舉辦;另一方面,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巴新,也是時隔四年中國與太平洋地區8個建交島國領導人的第二次會晤。


       “守望相助的好兄弟”


       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出訪斐濟並與8個建交島國領導人首次會晤,雙方建立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提出,太平洋島國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並在署名文章《永遠做太平洋島國人民的真誠朋友》中特別提到,中國與太平洋島國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


       四年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政治互信、經貿往來、互利合作、人文交流不斷深化。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貿易逆勢上揚;在美國毅然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之際,中國仍然堅決履行減排承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在太平洋島國人民遭受颶風、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瘧疾、登革熱等疫病之時,中國人道主義援助、醫療隊以及當地中資機構等第一時間施以援手。這是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更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員與同伴同甘共苦的決心。


       太平洋島國有著多元而獨特的文化,也有著“熱情好客重情誼”的傳統。本屆APEC東道主巴新當地有一個重要傳統文化,即Wantok(皮欽語)本意指“説同一種語言的部落”,現也指“鄉親”“兄弟”或者“比親兄弟還要好的朋友”,無論距離遠近都榮辱與共、休戚相關。這與習近平主席近日署名文章中所提到的“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有異曲同工之處,即不論距離遠近,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大家庭,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也是“好兄弟”。


       “公平對待每個人”


       作為一個剛剛獨立42年、發展相對落後的島國,巴新視主辦APEC峰會為“史無前例的盛事”,也希望首次在太平洋島國舉辦的APEC峰會能充分體現美拉尼西亞傳統——“公平對待每個人”。因此,巴新作為東道國,廣邀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辦期間到訪莫港“共襄盛舉”,保證每個小島國都被公平對待。


       這項太平洋文化傳統,也是中國與太平洋交往的一貫默契。中國人民與太平洋島國人民友好交往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太平洋島國陸續與中國建交。四十多年來,中國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推進,逐漸擺脫了貧困;而許多太平洋島國囿于“後殖民效應”帶來的政局不穩、經濟基礎薄弱等結構性問題,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但正如太平洋注重“公平對待每個人”一樣,中國也一貫堅持“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雙方始終秉承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真誠相待、共同發展的初心,注意尊重彼此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不斷深化互利合作,繫緊聯繫紐帶,加強多邊協調與配合,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


       海納百川 包容共贏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交往合作日趨深入之時,也是國際形勢和力量格局經歷複雜深刻變化之際。保護主義的幽靈也飄到了太平洋上空。在巴新籌辦APEC會議的幾年間,大國爭相加大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


       一方面,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等原宗主國、傳統主導國加速“重返”,通過增加援助力度、增設外交機構、強化安全防務聯繫等方式加大經營力度,以維持原有的“秩序”“安排”。


       另一方面,日本、印度等“後來者”爭先恐後,通過加強雙邊訪問與多邊平臺大舉增加投入力度、拓展地區影響。近期,“太平洋地區將成為大國角力場”、“西方國家聯合平衡中國南太影響力”等論調頗具市場。對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太平洋從來不是誰的“內湖”“後院”;太平洋島國人民完全有智慧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外界不應該也無法“干預”,任何“越俎代庖”“揠苗助長”的行為都不利於島國的長遠發展。


       著眼未來,各國應多一些開放包容,少一些封閉狹隘;多一些溝通協調,少一些誤解詆毀,才能真正將“好事辦好”。值得期待的是,同為太平洋地區主要援助國的中國和澳大利亞在第五輪中國與澳大利亞外交戰略對話中達成一個重要共識——“中澳雙方在太平洋島國問題上完全可以合作,不存在零和博弈”。希望在這一積極信號的引領下,各國加強優勢互補,為地區繁榮和太平洋島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共同打造包容共贏的未來。(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