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頭條

加大力度 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發佈時間: 2019-12-30 09:41:54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核心提示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讓美好生活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如何推動“讓美好生活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這樣充滿人文關懷的目標在全市落地?12月29日,重慶日報邀請市級部門、相關區縣和機構負責人進行了探討。

主持記者:陳 波

訪談嘉賓:

市民政局局長 唐步新

銅梁區委書記 唐小平

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院長 楊勝普

織密兜底保障網,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重慶日報: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將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擺在突出的位置,該如何理解這種重視?又該如何具體實施?

唐步新:正如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那樣,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是社會公平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底線問題,不容有任何差錯。

身處重慶民生領域一線,全市民政部門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強化民生導向,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兜住低保戶、城鄉無供養老年人、孤兒、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切實強化基本民生保障。

尤其是需要精準落實兜底政策。充分考慮貧困家庭的實際情況,完善跨部門收入核對機制,合情合理地核算貧困人口的家庭收入,健全剛性支出扣減辦法,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保障和特困供養,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有重大生活困難的貧困人口,可採取“一事一議”方式適當提高臨時救助標準。發揮社會組織産業資訊廣、行業資源多、專業人才密集等優勢,引導社會幫扶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匯聚,形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唐小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工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堅持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努力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近3年來,銅梁按照中央、市委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統籌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環保等問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2019年,銅梁切實加大民生投入,辦實辦好25件民生實事。672公里“四好農村路”、130公里生産生活便道如期建成,更多農村群眾出行方便了;改造1057戶農村危房、衛生改廁1.16萬戶,困難群眾住上了安全房、圓了安居夢,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提質老舊小區50個、改造棚戶區521戶,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更高、環境更好,城市品質持續提升;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50個,新建投用醫院5所,改建敬老院12所、社區養老服務站55個,新增城鎮就業1.55萬人。

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一張張民生“清單”兌現成為百姓的幸福“帳單”。這份沉甸甸的惠民“答卷”既有溫度更有厚度,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形成解決民生問題合力

重慶日報: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來説,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同樣離不開政府和市場的協同運作。那麼在民生領域,政府和市場應如何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從而形成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的合力?

唐步新:目前全市有城鄉低保對象86.12萬人、特困供養人員18.54萬人、留守兒童19.63萬人、孤兒4000人、流浪乞討人員2.94萬人、重度殘疾人29.45萬人。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工作要求,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建立滿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發展型社會救助制度,這就需要政府和市場都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市正在總結推廣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統籌整合社會救助資源,探索建立協同、高效、便民的社會救助機制,引導社會力量開展結對救助幫扶,逐步構建“大救助”格局,這是從長遠解決民生問題的良策。

再如兒童福利工作。堅持兒童利益優先和最大化理念,完善兒童福利制度,健全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就必須加快建立家庭盡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兒童福利服務保障體系。這樣一個保障體系,很顯然就需要家庭、政府、社會、市場參與其中,各司其職。

按照計劃,我市將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建立孤兒助學制度,持續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健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完善困境兒童教育、康復和成年後安置、就業等保障措施,引導和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心理疏導、精神關愛、家庭教育指導、權益維護等服務,綜合解決監護缺失、失學輟學、戶籍登記等問題,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權益。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深化“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健全救助保護機制,依法打擊遺棄行為。

很顯然,上述這一切計劃的實施,都需要政府和市場等各方發揮各自的作用。

楊勝普:2017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兩高”目標的重要內容,民政部門精心謀劃,將構建大養老格局納入全市民政“5+8”工作體系,在實施“千百工程”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工作,養老服務供給持續優化、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這些都是在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但與此同時,當前我市養老服務業仍存在有效供給不足、服務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營商和消費環境有待改善、市場活力尚未充分激發等問題,成為急需補齊的民生短板。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這項任務的解決,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要著眼于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需要,通“堵點”、消“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固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養老服務業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的重要作用。這一切,都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的調節補充作用。

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重慶日報: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即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該如何看待和解決這些短板問題?

唐小平:針對民生短板問題,銅梁一直都是直面現實並且不斷努力。2020年,銅梁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更加注重擴大惠及面、提高精準度、增強實效性,全力推進民生實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全面小康品質更高、成色更足。

在農村,要持續解決好“路”的問題,實施一批“四好農村路”,實現組組通硬化公路;要持續解決好“水”的問題,大力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著力解決場鎮、農村飲水安全和季節性缺水難題;要持續解決好“電”的問題,全面完成農村薄弱電網改造。

在城市,要著力解決好“一老一小”的問題,大力發展康養産業,注重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相結合,新建一批社區養老服務站,促進醫養、康養融合發展,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000個,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80%以上;要著力解決好“城市有機更新”的問題,大力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推進徹底排危,實現地面硬化、環境綠化、社區文化、路燈亮化,積極推廣“三小”認領,讓群眾生活舒心、住得放心。

楊勝普:重慶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養老事業已成為民生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養老事業蓬勃發展,但短板依舊存在,需要著眼于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需要,通“堵點”、消“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固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要堅持需求導向,深入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文化和社會參與等需要,確保供需精準對接,政策精準發力,滿足全齡化、全過程、全方位養老服務需求;

二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既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兜住民生底線,又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發揮市場在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要,讓養老服務更有溫度,惠民養老更有厚度;

三是要固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堅持城鄉統籌,盤活存量、做優做強增量,聚焦設施規劃建設、人才教育培養,服務管理規範、科技資訊支撐、投融資和運營支援保障、消費能力提升、孝老助老敬老社會環境改善等方面,強化部門協同、整合政策資源,完善政策支援保障體系,持續優化發展和營商環境。

近年來,市一福利院牢記國家級示範養老院使命,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做好特困老人兜底保障工作,推動解決高齡、失能老年人家庭養老服務難題的同時,創新機構養老服務模式,開展養老服務標準研究和人才培訓,實施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推動傳統養老向現代養老轉變,引領示範和服務行業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探索構建“産、學、研、教”一體化發展體系,發揮好重慶市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和重慶市一福養老發展中心等組織機構的作用,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城區“三助”和農村敬老院“三改”等市委確定的民生實事,為助力全市大養老格局構建,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走在西部前列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