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麗重慶

又一豪華遊輪下水 長江遊輪加速進入大船時代

發佈時間: 2019-12-25 10:01:12 | 來源: 重慶商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世紀凱歌”預計2020年下半年正式首航投入運營

image.png

“世紀凱歌”號已于本月21日在中江船廠成功下水,開始進入內飾內裝階段。

image.png

“世紀凱歌”號長149.99米,寬21.2米,總噸位1.5萬噸,最大載客量650人。 本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長江遊輪已經加速進入“大船時代”。記者昨日獲悉,重慶冠達世紀遊輪公司船隊主力旗艦新成員,高端豪華遊輪“世紀凱歌”號,已于本月21日在中江船廠成功下水,開始進入內飾內裝階段,預計2020年正式首航投入運營。

世紀系列再迎豪華遊輪下水

據介紹,“世紀凱歌”號長149.99米,寬21.2米,總噸位1.5萬噸,最大載客量650人,總裝機容量5500千瓦。作為高端豪華遊輪“世紀榮耀”號的姊妹船,“世紀凱歌”號也繼承了硬核科技基因,包括能耗智慧監控系統、電力推進整合智慧能效系統、垃圾粉碎脫幹機與撇油器等各種在長江遊輪上創設使用的設備。

據重慶冠達世紀遊輪副總裁、項目總指揮、長江航運資深船長李維德介紹,冠達世紀遊輪是長江上第一家取得EEDI證書的船舶企業。據悉,EEDI是綠色船舶在能效方面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由於EEDI與二氧化碳的單位排放量關聯的緊密性,對船舶設計、生産工藝技術、配套設備、新能源技術應用等方面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李維德表示,“世紀榮耀”級系列船舶全船設備採用軟連接方式建造,這對齒輪箱的振動和空氣噪音要求非常高,齒輪精度達到了3級。他解釋説,齒輪共有13個精度等級,0級最高,12級最低。這就意味著,遊客在船上幾乎聽不到一點噪音。

4艘高端新船相繼開工

據透露,“世紀凱歌”預計2020年下半年正式首航投入運營。“現在預計是執航三峽航線,此後再根據業務需要進行調整。”李維德稱。

記者調查發現,長江遊輪如今已經加速進入“大船時代”。日前,重慶冠達世紀遊輪與重慶川東船舶舉行了“世紀綠洲”、“世紀夢想”號建造簽約儀式,“世紀綠洲”號完成了第一片鋼材切割,正式開工。而“世紀遠航”輪的建造工作之前已與“世紀凱歌”輪同期展開。“世紀榮耀”級和超“世紀榮耀”級的“世紀凱歌”、“世紀綠洲”、“世紀夢想”、“世紀遠航”號等將在幾年內陸續投入運營。這4艘高端新船今年內相繼開工,刷新了長江豪華遊輪建造紀錄。此外,記者梳理公開資訊發現,重慶還有其他遊輪公司也同步加入了造豪華大船的行列。這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將有至少5艘豪華遊輪加入競爭。

縱深

為何爭相建造豪華遊輪?

長江遊輪企業為何競相建造大型豪華遊輪?“遊輪市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在重慶市政府旅遊發展高級顧問、重慶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看來,爭相造船、造豪華船的背後除了是三峽遊的回暖,同樣也是長江遊輪行業在硬體提檔升級和供給側改革上的必然之舉。

重慶旅遊正在“五張牌”上發力,“三峽”牌就是重慶旅遊業升級版“五張牌”中的首張牌。記者從長江三峽遊聯網售票公共服務平臺獲悉一組數據,以今年11月份為例,長江三峽遊輪共計發班581艘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1艘次,完成客運量9.6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4%。此外,記者從驢媽媽旅遊網、同程旅遊等平臺了解到,近年來長江遊輪出遊人次增幅明顯,政策支援和産品的不斷豐富,都在助力三峽遊重回蜜月期。

此外,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冠達控股集團副總裁、重慶冠達世紀遊輪總裁劉彥表示,由同一家民營企業投資打造數艘高等級豪華遊輪,在當前特殊經濟環境下,彌足珍貴,同時表明瞭民營經濟對宏觀經濟未來的堅定信心、對行業市場的良好預期。在劉彥看來,硬核高科技的導入與運用,是建設造船強國、交通強國的國家戰略的有益探索,也將極大提升消費者的舒適幸福體驗。

頻造豪華輪是否加劇市場競爭?

那麼,開啟的豪華遊輪比拼時代,是否會加劇市場競爭?

記者從某旅遊平臺做了一個比較,普通的經濟型遊輪3天左右的三峽遊在700~1000元左右,豪華遊輪的4天行程最低1300元。同樣以長江三峽遊聯網售票公共服務平臺11月的數據為例,從遊船發班情況看來,豪華遊輪發班304艘次,完成客運量5.98萬人次;經濟型遊船發班277艘次,完成客運量3.7萬人次。也就是説,如今三峽遊選擇豪華遊輪的人數正在增多。

“僅僅從價格上來看,長江上的豪華遊輪定價並不算太高。從長遠來看,肯定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羅茲柏稱,雖然消費市場是分層的,但是隨著長江上的豪華遊輪逐漸增多,肯定會引領遊輪市場的迭代升級。羅茲柏認為,體驗服務是轉型升級的更新要求,隨著新一代消費人群的觀念迭代,旅遊經濟正進入體驗與服務時代並重的時期,“長江上游輪的交通屬性正在減弱,更多的是引導一種旅遊度假方式,今後在現代化以及舒適性上必然更容易觸動消費者的神經。”

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