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生態環何

扔的垃圾去哪兒了?重慶這個“黑科技”讓你輕鬆完成追溯

發佈時間: 2019-12-19 10:18:50 | 來源: 重慶晨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智慧垃圾分類設備具備人臉識別功能。

image.png

全生命週期管理系統。 上游新聞記者 高科 攝

隨著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生活“新時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成分類投遞垃圾的習慣。

每天清晨,當你將一包包生活垃圾扔進分類垃圾桶時,可曾想過,這些垃圾都去了哪?又是如何被處置的呢?

昨日下午,市環衛集團與渝北區政府簽訂渝北區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與垃圾收運系統項目合作協議,將協助渝北區政府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在走訪示範小區時,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就見識到一款“黑科技”。通過它,小區居民也能輕鬆對自己扔掉的垃圾進行追溯,了解它們最後都去了哪。

從垃圾投放到運輸可全程視頻追溯

這款“黑科技”名叫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位於渝北區龍山街道春風城市心築小區內,也是渝北區第一台安裝在小區裏的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

市環衛集團工作人員朱尚龍介紹,該平臺可以實現垃圾分類投放箱、運輸車輛、轉机壓縮、處理設施全過程智慧管理,包括動態監控、動態查詢,全程管理。

“管理部門可通過其實現動態調度、動態監管,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小區居民則可以查詢自己投放的垃圾流向流程和産生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處置情況,增強其參與感、成就感。”朱尚龍一邊説,一邊示範。

記者看到,在點擊平臺螢幕上的“生命週期追溯”,輸入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賬號後,就出現了該居民投放垃圾的各種歷史資訊,包括投放時間、垃圾種類、垃圾重量等等。每一條記錄後,都有“追溯”選項。

記者選擇其中一條資訊點擊“追溯”,就出現了該垃圾的完成處理流程,包括居民投放時間、運輸車輛資訊、進離場時間,以及最終運輸目的地,全程都有監控錄影記錄可查詢。

“黑科技”讓垃圾分類更有成就感

以該小區居民劉某的資訊為例,可以看到12月16日上午9點37分,其下樓投放了廚余垃圾;12月17日上午10點,運輸車輛進入小區並裝車離開;12月17日上午11點,運輸車輛到達黑石子餐廚垃圾處理廠;12月17日下午2點11分完成垃圾處理。追溯完資訊後,螢幕還會彈出廚余垃圾處理後可産生的資源資訊:“1噸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後可發電150度、50方CNG、40公斤生物柴油、500公斤有機肥……”

“以前只曉得扔垃圾,根本沒考慮過扔的垃圾最後去哪了。”對於小區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居民陳先生極力點讚,“我現在才曉得1噸廚余垃圾可滿足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一個月用電、1輛CNG汽車700公里行駛。垃圾分類後雖然要比以前麻煩,但看到我們分類後的垃圾能夠經過處理産生新的資源,還是很有成就感。”

據該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汪威介紹,目前小區1196戶居民已達成垃圾分類知曉率100%、辦卡率90%以上,投放正確率達到30%。

2021年渝北實現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當天下午,市環衛集團與渝北區政府簽訂渝北區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與垃圾收運系統項目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市環衛集團將投資5400多萬元,開展渝北區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升級改造渝北區分類收運系統。主要負責渝北區9個街道(雙龍湖街道、雙鳳橋街道、兩路街道、回興街道、寶聖湖街道、仙桃街道、龍山街道、龍塔街道、龍溪街道)和木耳公租房片區、空港佳園公租房片區和前沿科技城片區的生活垃圾、易腐垃圾和大件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工作,垃圾分類涉及137萬居民。

渝北區城管局市容科副科長李能芳透露,根據計劃,2019年渝北區城區分類覆蓋街道和農村分類覆蓋行政村要分別達到40%以上、場鎮駐地分類覆蓋率100%,全區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8%,主要完成雙鳳橋、仙桃、龍山、回興4個城區街道和大盛、興隆、茨竹鎮、王家街道4個涉農鎮街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2020年,渝北區城區分類覆蓋街道達到三分之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全區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主要完成龍溪、龍塔2個街道和剩餘103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並依託分類分揀中心、示範項目建成1+N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教學體驗體系。

2021年,渝北區將完成兩路、雙龍湖、寶聖湖3個街道全覆蓋。實現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100%全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保持35%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