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仁心大愛

輪椅上的電商“達人”

發佈時間: 2019-12-18 10:32:08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7年前,失去行走能力的張永紅開始在微網志上賣土貨,為自己籌錢治病。

如今,他不僅退出低保,憑著自己的能力過上了好日子,還帶動近3000戶農戶銷售農産品,年銷售額超過1100萬元。他自立自強的故事,激發了貧困戶脫貧的信心,也激勵了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周邊鄉鎮都羨慕武隆海螺村出了張永紅這樣的電商帶頭人,他們都想早日擁有自己的“張永紅”。

7年前,網路“小白”張永紅決定在微網志上賣土貨時不曾想過,失去行走能力、吃著低保的自己,有一天竟能成為武隆的電商“達人”,帶動近3000戶農戶銷售農産品,年銷售額超1100萬元。

2005年,為幫岳母家建房,張永紅在工地上不幸被掉落的石頭砸中頸椎而癱瘓,甚至無法坐立。那一年,他只有26歲。

經歷了絕望、掙扎後,不甘於命運捉弄的張永紅,在2012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微網志上賣土貨,憑自己的努力籌錢治病!

那時,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村民根本不知網際網路為何物,微網志更是聞所未聞。父親張俊書和村民們都覺得他瘋了,“你床都下不了,能賣啥?別瞎折騰!”

12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張永紅的家鄉——武隆區和順鎮海螺村採訪時得知,如今周邊村民們要賣農産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永紅。“他確實得行!為我們解決了銷售難題!”不少村民提起他都豎起大拇指。

籌錢治病

他在網際網路上開啟第二人生

清晨6點多,天色微亮,記者來到張永紅家時,院壩裏已聚集了七八名村民。他們或背著背篼、或騎著摩托,等著接受當天的收購任務。

“廖師傅,你今天帶隊走鴨江(鎮),王德雲去白馬(鎮),多收點土雞、土雞蛋回來。馬上到‘雙十二’了,需求量大,大家都用心點哈!”張永紅安排完畢,大家迅速出門四散而去,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張永紅則操作著輪椅,來到屋後豬圈,將“嗷嗷”叫喚的跑山豬放到後山。

忙完這些,天已大亮,他這才稍微得空,跟記者講起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我能走到今天,全靠黨和政府以及網友的信任與支援。為了這麼多關心我的人,這些年我不敢浪費一天時間。”訴説往事,張永紅始終輕聲慢語,面帶微笑。只在提到妻子與他離婚時,眼眶微微泛紅。

2006年,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家底掏空了,張永紅的雙腿依然毫無起色,不久妻子也走了。“她的離開,讓我感覺自己這輩子可能真的沒希望了。”絕望之下的張永紅,一度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未能成功。“既然老天爺不讓我死,那我就該好好活下去!”

2010年,父親張俊書四處借錢,帶著兒子到重慶做了解除神經壓迫的手術。術後,張永紅能坐起來了,這讓他恢復了一些對生活的信心。

遵照醫囑,張永紅每天忍痛堅持在床上爬行,鍛鍊肌肉,偶爾也看看電視。某天,一則偶然看到的新聞,讓他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有人在微網志上賣東西,幫孩子治病。我也想試試。”

“你説的是些啥子?莫去瞎折騰!”當張永紅提出想在微網志上賣土貨時,父親認為他在異想天開,氣得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搭理他。

父親無聲的抗議,阻止不了張永紅的想法。當時,他的銀行賬戶上僅有5毛錢,拿著同學給的500元,找奶奶借了300元,他咬牙買下人生第一部智慧手機,“我不想成為家裏的負擔,要靠自己的努力賺錢治病!”

2012年3月20日,張永紅學著註冊了一個微網志賬號,發出第一條微網志,向網友講述自己的遭遇,表示想再次手術並請求幫助。

玩轉電商

他主動提出不再領取低保

可足不出戶的張永紅,從哪找來貨源?在他的辦公區域裏,記者從一面墻壁上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份詳細的村民聯繫表,記錄著133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資訊。而這,就是張永紅坐在家中,卻盤活了周邊鄉鎮農産品資源的“秘密武器”!不過一開始,這份聯繫表是存在他的腦海裏,聯繫人只有幾個親戚和鄰居。

“剛起步時,是我創業最困難的時候。”張永紅朝墻上望了一眼,頓了頓説,那時打電話聯繫貨源,電話那頭全是與父親如出一轍的質疑聲,讓他有口難言。

為了證明自己,他每次都想法説服對方:“你不管嘛,把東西給我,我給你錢就是。”然後請人到府代收。

農産品一點點搬進了家,訂單也跟著來了。“那時,忙完農活回家的父親總是一邊罵我,一邊不耐煩地打包。”説到這兒,張永紅又笑了起來。

他至今記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個訂單是200多元的紅苕粉,當時為了摸索著填快遞單號,幾乎熬了一個通宵。但單子成功寄出後,他足足興奮了一整天。

慢慢地,在網友的幫助下,訂單越來越多。第一年,他竟賣出十幾萬元的農産品。雖然,對網際網路仍是一頭霧水,但帶著農産品主動找到府的村民多了起來。

2013年,在熱心網友的建議下,張永紅開了淘寶店,訂單量大增,他開始雇人來幫忙。為鼓勵他發展,鎮上也幫他申請搬遷補助,並號召殘聯等單位捐助,籌集資金近10萬元,為他在海螺村主幹道旁新修了兩層小樓,以方便貨物運輸。

最近幾年,張永紅還開了微店,玩起了短視頻,“政府的幫助,加上網友的信任與鼓勵,讓我的電商發展格外順利。”

有了穩定的收入後,張永紅主動向村幹部提出,今後不再領取低保,要靠自己的能力過上好日子。

2014年,張永紅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如願以償地前往北京做了幹細胞移植手術。這一次,雖然他依舊無法站立,但雙腿開始有了知覺,能夠感受到疼痛和冷暖。

2015年,在和順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張永紅又成立了傳宏土特産産品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網店也升級成為電商扶貧平臺,年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

電商扶貧

讓更多“張永紅”帶動農戶脫貧增收

7年來,張永紅從事電商,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鄉親們肩挑背扛的銷賣方式。

採訪當天,記者見到了提著兩袋農産品前來的任文高老人。

“任叔叔,來了呀?今天拿的啥子哦?”張永紅熱情地招呼著。

“鹽菜和雞蛋。最近冷了,雞不肯生,攢了半個多月才湊了50個蛋。”老人一邊打開手中的袋子,一邊説。

老人家住鴨江鎮三元村,幾年前,聽同村的人説海螺村有個收農産品的,給的價格比在場鎮上賣的價還高,便主動找上了門。

“以前,我們都到最近的涪陵白濤鎮賣農産品,三四個小時才走得攏。”老人説,不僅路途遠,在場鎮上農産品根本就不稀罕,很多時候只能賤賣。

現在,老人40分鐘就能走到張永紅家將農産品賣掉,家裏的蒜、藠頭、老蔭茶、土雞蛋都不愁銷了,“每樣東西他還會多給我算點錢,一個蛋就多給兩角呢。”

如今,張永紅共帶動周邊近3000戶農戶的農産品銷售,其中貧困戶1000余戶,年銷售額超過1100萬元。旺季時,他還雇傭貧困戶幫忙,每天給務工費150元。

儘管生意越做越大,張永紅始終不忘回饋網友的信任,定下了賣貨的“規矩”:只要顧客説不好吃,就無條件退款。他説,人不能只為了賺錢,自己這樣做,是用信任換取信任。

也正是因為“信任”二字,張永紅擁有了大批穩定的客源。翻閱他與顧客的對話記錄,許多人已將自家日常所需的蔬菜、豬肉、雞蛋等食材全部交給他,需要什麼隨時發微信告知。

為了守護這份信任,張永紅總是竭力為顧客提供最“土”的土特産。禽畜,喂飼料的不收;蔬菜,打農藥的不收。長期下來,他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辨別土雞蛋,用手電筒照;辨別土雞,觀察毛孔;辨別土豬,看毛色……張永紅將自己總結的竅門,一一教給收貨的員工。

不僅如此,張永紅還養起了跑山豬,不喂飼料,每天像放羊一樣,將豬放到後山玩耍,晚上再趕回豬圈。“這些豬兒每年只出一次欄,但算下來不比飼料豬賺得少,有幾個村民正在跟我學習養殖方法。”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近兩年在搞養殖、做電商之餘,張永紅又多了一個工作,給大家講電商。他自立自強的故事,不僅激發了貧困戶脫貧的信心,也激勵了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現在好多鄉鎮都聯繫我們,邀請張永紅去給他們上電商課。”村支部書記盧洪説:“其他鄉鎮都很羨慕海螺村出了張永紅這樣的電商帶頭人,他們都想通過培訓,早日擁有自己的‘張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