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仁心大愛

余碧珍:扶貧路上的政協委員

發佈時間: 2019-12-13 10:04: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中國網12月13日訊 “每當我們一家遇到困難時,是余大姐給了我最大的幫助、鼓勵、支援,摘掉了幾十年的窮帽子,打心眼裏感謝她!”近日, 鄰水縣觀音橋鎮擂鼓坪村村民王大友對記者説談起幫助他脫貧的好心人。他口中的余大姐就是鄰水縣政協常委、鄰水金鼎實驗學校董事長余碧珍。

白手起家的余碧珍,經過20多年艱苦打拼,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從貧窮走向富裕,不忘初心,回報社會,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甘於奉獻、扶貧濟困,譜寫出了一曲曲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奉獻之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多年的扶貧實踐中余碧珍深刻體會到:扶貧扶志是根本,擺正心態是關鍵,要扶出貧困人群的自信心,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因此,她對每一個扶貧對象,不僅是給予資金上的幫助,更多的是在傳授科學知識和鼓勵樹立脫貧致富信心上下功夫,真幹實幹幫貧困戶脫貧致富。

觀音橋鎮的擂鼓坪村的黃太友是當地出了名的特困戶,一沒文化,二沒技術,更沒資金,多年的貧困讓他産生惰性和依賴情緒。

余碧珍通過走訪座談,了解到黃太友家貧困的現狀和原因後,親自到黃太友家,促膝談心,引導他轉變觀念,鼓勵其發展産業,樹立挖斷窮根奔小康的信心。同時,捐資5000元為他買牛來飼養,還特意從書店買了有關耕牛飼養的科技書送去,使黃太友深受鼓舞,樹立起脫貧的信心。

如今,黃太友的牛已産仔牛3頭,幾年後,年收入可超3萬元。“脫貧致富快了。”黃太友説。

“對貧困地區的扶貧,應該在治本上下功夫。”這是余碧珍在扶貧攻堅實踐中總結出的一條寶貴經驗。在艱辛的扶貧路上,余碧珍每到一個貧困村扶貧,首先要辦的事就是深入調查研究,走村串戶,同幹部、群眾一道反覆分析,找準致貧的根本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開良方、找路子,使扶貧扶到點上,扶在根上。

在柑子鎮邊遠山區的岐山村,余碧珍通過走訪座談,了解到該村貧窮落後的根本原因是交通不便,致使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她積極配合鎮、村幹部發動群眾調整土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遇上資金有困難,她毫不猶豫地捐資4萬元。村民們在她無私精神鼓舞下,積極義務參加公路修建,僅僅用三個月時間就修好了公路。村民們生産的瓜、果、蔬菜、豬、牛、羊等農牧産品不斷運輸到外面銷售,村民的腰包也漸漸鼓起來,貧困落後的面貌漸漸改變。

余碧珍深知,扶貧須先扶智,“志”如帆,“智”如勁風,無勁風則帆不揚。為了讓家庭貧困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她毅然拿出多年打拼積攢的全部資金,興建了一所現代化的民辦公助學校—— 鄰水金鼎實驗學校。學校建成後,有許許多多貧困家庭的學生,在金鼎實驗學校圓了他們的讀書夢、大學夢。同時,學校對家庭有特殊困難的學生,減免學雜費和生活費,獎勵刻苦學習的優秀學生,資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家住柳塘鄉八斗丘村的初二學生馮慶,是一個孤兒,63歲的馮水橋收養了他。養父患有嚴重的肺氣腫疾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靠政府微薄的補助金生活。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把家燒沒了,他和養父只有借住在鄉敬老院。沒經濟來源的小馮慶被迫綴學。

余碧珍得知這一情況後,親自到敬老院去看望父子倆,並把小馮慶接到金鼎實驗學校就讀,所有費用全免,每月補助300元生活費。看到馮慶在學校快樂健康成長,余碧珍臉上露出了慈母般的笑容。“再苦不能苦孩子,孤兒也有上學受教育的權利。”余碧珍説。

有人對這種不賺錢倒貼本的做法很不理解,説這是何苦呢,社會上像這樣的孩子太多,學校又不是孤兒院,管得過來嗎?對此余碧珍表示,我辦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像我一樣出身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

余碧珍不僅僅在經濟上幫助貧困家庭學生,更重要的是,她採取多種形式,千方百計鼓勵貧困家庭學生,珍惜大好時光,學習科學知識,成為家庭脫貧致富的希望。在余碧珍鼓勵下,不少貧困家庭學子奮發讀書,成了有用之才。家庭貧困的學生石軒,就是在余碧珍精神感染下産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樹立了遠大理想,發奮學習。高中畢業後考入西南財大,現在西南證券金渝大道營業部工作,月基本工資7000元。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據了解,建校16年來,余碧珍捐資2432.92萬元,先後資助包奎建、蔣佩伶等3599名貧困家庭學生的學雜費、生活費。

脫貧路,是一條漫長的路,非一日之功可成。脫貧攻堅更是一項關係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光靠政府不行,光靠少數人也不行,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才能打贏脫貧攻堅總體戰。

余碧珍認真履行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極撰寫扶貧工作的建議和提案。牽頭成立了鄰水女企業家商會,並親自擔任會長。女企業家商會成立後,她團結帶領女商(企)界女同胞,積極投入脫貧攻堅,架起了愛心人士和困難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黎家鄉藥王頂村82歲的孤寡老人鄧素華,家庭困難,生活貧困,為幫助老人樹立生活信心,脫貧致富,商會每月為她資助1000元扶貧金。“自商會成立以來,商會女企業家為脫貧攻堅捐資30余萬元。”余碧珍説。

脫貧路上艱苦跋涉,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展現了一個女企業家的風采,人們稱她是“脫貧攻堅的排頭兵”。余碧珍先後榮獲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成就獎、全國愛心公益傑出人物、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十佳慈善之星、四川省首屆“二級星星火炬”獎章、四川省民營經濟改革開放30年突出貢獻獎、首屆四川“十大扶貧好人”30強、四川第四屆關愛明天十佳“五老”等60多項榮譽稱號。

而今,年過七旬的余碧珍,身患骨髓纖維化疾病,在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仍然傾心執著于扶貧事業。“扶貧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願為鄰水扶貧事業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余碧珍説(付戀 張龍安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