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榜樣力量

雙石明天更美好 ——記重慶黔江區扶貧書記王運洪

發佈時間: 2019-12-09 16:08: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王運洪與村幹部一起查看人飲工程線路。

不久前,我接到通知在老幹局參加退休黨員組織生活會,學習座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那天到會的黨員很多,年近九十高齡,已然行動不便的老同志都未缺席。主持人在開場白上明確強調,今天到會的每位黨員都要圍繞會議主題發表意見。因為人多,每人發言限時五分鐘。

會上,我認真聽完大家的發言,其中,一個名叫王運洪的扶貧書記,踐行黨員宗旨,真扶貧、扶真貧的故事讓我感動不已,久久挂懷,總是縈繞在腦海裏。會後,我又屢屢從旁人口裏得知,區上的父母官,差不多每位常委領導,在這個深度貧困村檢查指導工作時,相繼都給予過肯定和表揚。人民日報、新華社、半月談、中國網、重慶日報等國家級、市級媒體記者,也都報道過這位扶貧書記的動人事跡。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於是我約訪了這個在扶貧工作中的真人。

王運洪,男,現年52歲,大學文化,一米七左右的個頭,胖瘦適中的身材,一張古銅色的臉,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飽滿泛光的額頭仿佛蘊藏著無窮的智慧。通過接觸和擺談,我發現他是一個話語不多肯幹實事的人。後來我又和幾個朋友一起多次去雙石村,實地踏看並走訪了當地群眾,村民們對他都讚不絕口。

中塘鄉雙石村,由行政區劃調整前的南山、高石、馬石三個村合併而成。在2017年10月全區扶貧工作會上,雙石被確定為新一輪深度貧困村。地處重慶市渝東南的黔江區,歷史上素有“山高坡陡石旮旯,紅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頓白大米,除非婦女生娃娃”的形象描述。而對雙石村的描寫則更是淒涼“馬岩上下三層岩,紅苕洋芋頓頓來”。據老一輩回憶,解放初評階級成份,全是貧雇農,沒有一個地主富農,可想生存條件之惡劣,貧窮落後之深沉。過去的馬岩素以民風刁悍而聞名,山上有向氏、楊氏、吳氏等武術門派,加之地處渝鄂兩省市交界之處,這裡的群眾工作不好做,也是遠近出名的。

魯迅先生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就説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王運洪這個已年過半百的共産黨員,剛卸下金溪鎮平溪村扶貧的擔子,又來到雙石村挑起第一書記的重任。從2017年11月初開始,一頭扎進馬岩這座大山。用了不到一個星期,踏遍了全村17.6平方公里的每一座山梁、每一條溝壑、每一戶人家。面對這個貧瘠的大山村,他在心裏打定主意先幹幾件讓村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

制約雙石村發展的首要問題是飲水難。該村海拔在850米至1100米之間,地處山巔,土質鬆散,保水難蓄水亦難,全村九百多戶人家常年飲用積存在瓦缸裏和屋頂上的望天水。“寧請客人吃頓飯,不讓客人喝口水”,“一水”多用就是這兒飲水難的真實寫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去鄉村兩級幹部也沒少花心思,先後修建了一些水池、水井,但大多成了白天裝太陽、晚上裝月亮的擺設。水乃生命之源,雙石村飲水難成了王運洪的心頭之痛。為尋找水源,他走遍全村每一個角落,為尋求解決方案,他孜孜不倦多方求證,明確提出了解決全村人飲水的思路。庚即,他又奔走于水務局和自來水公司,彙報雙石村群眾飲水難的苦楚和自己的構想。部門領導看著這位扶貧書記把老百姓的事裝在心裏,能夠把情況搞得這樣清楚,把問題分析得這樣透徹,也為雙石群眾的飲水著急。於是局領導親自帶隊,召集班子成員和技術員,多次到雙石村踏堪調研。

為確保項目實施的科學性,2018年的7月,區水務局還從市上請來專家規劃指導。7月的天氣,酷暑當頭,炙熱難耐,王運洪每天與市上派來的技術員一同上山,一同下山,臉曬黑了,皮膚曬破皮了。該項目的設計負責人發出感嘆:王書記,你為了雙石人民吃大苦受大累,實在是難為你了,請你放心,我們一定用最好的方案,最好的設計,解決雙石群眾的飲水。

根據設計要求,全村集中供水,水源點放在何處?三組村民楊緒維家的一丘水田成為不二選擇。而村民王興斌告訴王運洪,馬岩有“三楊”(意指三個姓楊的人),只要其中有一“楊”支援你,你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三分之一。楊緒維就是其中的一“楊”。為了解決這個水源點,之前鄉村兩級幹部曾多次找他商量過用地及補償,但一直都沒談成功。因為他提出的要求讓大家頭疼。他説要佔地可以,一是補償少了20萬元免談;二是必須把他全家轉為城市戶口,並享受養老保險。他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特殊地塊特殊價格,我這地值這個條件。為了爭取楊緒維的支援,王運洪用電話多次與他溝通,可都沒有結果,於是決定親自到府。

楊緒維住在城裏一個租用的民房裏,那地方道路狹窄,實行的是單行道。王運洪開車去他家,路況不熟,加之心裏老在想見面後如何説服人家,一不留神便撞進了單行道。説來也是湊巧,交警把王運洪攔下來扣分、罰款的場景,讓楊緒維看了個清清楚楚。之前他們雙方都未曾見過面,楊緒維也不認識王運洪。當他們坐下來談到佔地的話題時,楊緒維説:我剛才看見你在交警面前的尷尬場面,知道你是為我們老百姓才受的處罰。我要是再象過去那樣蠻不講理,既對不起雙石的父老鄉親,更對不起你王書記。我不説要20萬了,那是混帳話;也不説要轉戶口了,我知道你們辦不到。今天我説話算話,看在你真心為群眾辦事的份上,我支援你,就2萬元。近一畝地的水田,2萬元就這樣搞定了,王運洪説他也沒想到楊緒維會這樣爽快的答應了。

説起這事,王運洪帶著調侃的語氣對我説,那次不小心闖單行道,被扣3分,罰款200元,是交警幫了我的大忙,換得楊緒維的支援,真的算是值了!事後,楊緒維對我説,那天我之所以答應他,是因為他來村裏為老百姓幹的事,我們都看在了眼裏,記在了心上,大家都認可他。特別是2017年冬天,他在雙石村發動村民種植茶葉,真心為民,踏實幹事,讓我心生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如果再難為他、為難大家,那還是人嗎?

經歷了這件事後,不是“三楊”的工作難做,而是有事找“三楊”好辦,“三楊”會為王運洪出點子、想辦法,支援他工作。楊鳳權當過多年的村支書,他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哪個幹部要是只説空話不幹實事,或言而無信,他會毫不客氣提出指責,甚至還喊你滾,讓你下不了臺階。我去楊鳳權家走訪時,他情不自禁地對我説,我們心裏都有一桿稱,像王書記那樣為群眾幹實事的幹部,在雙石村的歷史上還是第一個。

如今的雙石村經過王運洪和大家的努力,已經打造成全區人飲工程的示範村,全村吃上了自來水。今年9月重慶日報華龍網以“山高水長,點點滴滴見初心”為題,對雙石村的人飲工程作了專題報道,記者們都感嘆,如此的高山大蓋,沒有王運洪的努力,村民要吃上自來水肯定是困難的。

經過深入調研,王運洪意識到在雙石村這種極度貧困的地方,要讓老百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必須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産業之路,為群眾找到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雙石村土壤以弱酸性為主,硒含量豐富,加之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適合茶葉種植,也有過種茶的歷史。為了茶葉産業的發展,王運洪一家一戶地走訪,一塊地一塊地踏看,也去重慶市茶科所向專家請教,經過土壤檢測,得出雙石村是出産優質茶葉的最佳區域。

從2017年12月開始,王運洪就和鄉上駐村幹部陳正剛、石敦壽,村支書向國永一起帶領村民,開啟了雙石村茶葉産業的發展之路,籌備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淼發現代農業股份合作社。走合作社加農戶加産業帶頭人的模式發展茶葉産業,即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政策爭取、統一品牌打造、統一組織銷售。發展初期,社員自己出資整地、栽植和管理,合作社提供茶苗、地膜、肥料。産業見效後社員按合作社實際投入的一定比例給村集體分紅。由是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村民的種茶積極性,到2018年春,在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裏,四組村民自己出資整地就達600余畝。

土地整理出來了,怎麼解決採購茶苗的資金,成為擺在王運洪面前最棘手的難題。因當時處在年末歲尾,錯過了向上爭資立項的最佳時間,所以資金始終得不到落實。怎麼辦?人等資金,猶如挾起螃蟹等火燒。談好的茶苗,供苗商借行情緊俏,天天喊漲價,天天催付款,若不及時付款就要賣給別人。一邊是整好地等待茶苗到位後就下地栽植的村民,一邊是必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茶苗商。

籌集資金一時間成了王運洪的心病。沒有錢,茶苗買不到手,老百姓掏錢整出來的地,錯過了最佳種植期,那可是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春。損失由誰來負?誰負得起這損失?600多畝地,僅整地費用就花去60多萬元。哎!決不能失信,失信就等於失去民心,失去民心就意味著以前所做的一切將前功盡棄。王運洪在心裏反覆念叨,如果茶苗不能如期買回來,我這扶貧書記還有臉在雙石呆嗎?想起這事,他就吃不好飯,睡不著覺。每天晚上睡到一、二點就醒了,醒來後滿腦殼想的都是錢!錢!錢從何來?就這樣煎熬了整整一個月,他人也瘦了一圈。

為了雙石村的茶葉産業發展,王運洪曾兩次決定用自己的房産抵押購買茶苗。一次是2018年3月,一次是2019年1月。房産是夫妻共有的不動産,要用它必須經得妻子的同意。他第一次提出用房産去抵押貸款時,他妻子説,你傻呀,你想過沒?要是爭取不到資金,到時還不了貸款怎麼辦?王運洪説,我實在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了,老百姓把地都整好了,我怎麼給老百姓交待?相信我會想辦法來還款的。聽王運洪這麼一説,加上看到丈夫每晚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可憐樣,妻子心軟了。她也知道丈夫從來就是個説話算話的人,一旦做出了決定,就是十頭牛也拉他不回來。每當談起這事,王運洪總是感嘆地説:“為老百姓幹事,沒有一點擔當是不行的。我之所以準備貸款買茶苗,是因為我當初説過茶苗錢由我來爭取資金解決。言必行,行必果,我們一旦對老百姓做出了承諾,就得對自己説的話負責。不過,也算是好事多磨吧,兩次都在銀行抵押貸款手續的完善過程時,分別得到中塘鄉人民政府和區農委的資金支援,最終才沒有貸款購苗。

他説發展産業,最傷腦筋的問題莫過於籌措資金。組織村民外出考察要開銷,購買農機具要花費,採購地膜、苗木、肥料要現金。資金從何而來?不可能什麼事都等有了錢才去辦,如果都等有錢了才去辦,那就意味著很多事情辦不成。王運洪心裏是這樣想的,所以每當需要用錢的時候,王運洪二話不説,總是自己掏錢先墊上。村支書向國永説,王書記是揣著銀行卡搞扶貧,像他這樣的人恐怕為數不多吧。是啊,在雙石村的扶貧工作中,他先後墊資20多萬元以,自己沒那麼多錢,他把母親做手術、父親養老的錢都挪用了,至今還欠他們6萬元。村裏面的幹部被他的精神所感動,2019年9月村裏産業發展需要肥料,幾個村幹部東拼西湊也墊資了12余萬元,把村幹部也拖進來了。

為籌措資金,他説只要一線希望能爭取到的政策資金他都會去進彙報和爭取,兩年來他撰寫的各種彙報材料高達100多個。2018年5月他親自參加了農委等多個部門組織的股權化改革項目答辯會,會上據理陳述雙石村極度貧困的現狀及老百姓一心想發展茶葉産業的迫切願望。他的答辯打動了每位評委的心,並贏得了他們的全力支援,獲得了第一名的最高分。最終幾經嚴格評審和綜合評估,爭取到150萬元農委股權化改革項目資金。他告訴我,這是雙石村産業發展爭取到的第一桶金,也正因為有了這桶金才推動了整個雙石村産業的發展。

“有人説無商不姦,可他比商人還姦”,這是中塘鄉某領導和王運洪開玩笑説的話。王運洪知道這話是供苗商對他的評價。2019年春,村裏需要採購大量的茶苗,很多茶苗商都找到王運洪。他與村裏一班人商量好,誰來都歡迎,競價採購,只要他們報價,不確定由誰供苗。和他們一直保持聯繫的有湖北、湖南、福建和四川等茶苗供應商。王運洪不時將茶苗商的最低報價,有意透露給其他供苗商,他們誰都想把生意做成,於是相互殺價,幾個回合下來,供苗商的價格底線在王運洪面前暴露無遺。茶苗採購的單價由最初的0.23元降至0.15元。320萬株茶苗,僅此一項就節約了20多萬元。為此有的供苗商不高興,便當著鄉上某領導説出了上面這番話。

説起這件事,王運洪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説,“這次我也當了回商人。可有誰能比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沒有資金的艱難?錢來之不易,所以要精打細算,多節約一分錢就能多辦一分錢的事”。因此,他們每花一分錢都要經過反覆比對和掐算,真想把一分錢當作兩分錢用。王運洪要求所有的苗木和相應的物資都力求到源頭去採購,以減少中間環節的花費。茶園産業園區和道路兩旁綠化用的紫微苗,同樣規格的苗子最初多處報價單價都要10元,還不包括運費。後來王運洪和鄉上駐村幹部及村支書一起到咸豐、來鳳等地考察,結果採購成5元一株,5000株苗木又節約了2.5萬元。他們在湖北宜昌宜施壯科技有限公司採購的化肥比市場價每噸少花1000多元。

2018年農曆臘月26日下午,王運洪與村幹部一起,來到一、三組召開壩壩會,動員群眾把撂荒多年的耕地開墾出來種茶。當時有個別群眾對扶貧工作持有不同意見,尤其對與湖北咸豐縣小水準村接壤的丫口田到村委會的村道路沒有硬化,怨氣連天,意見很大。群眾看著外省鄰縣鄰村的村道不僅實現了硬化,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他們能不鬧心嗎?

會上,有位長期外出務工的村民楊天夢帶著怒氣道:王書記,産業發展我們可以支援你,但你必須答應我們兩個條件:一是硬化丫口田至村活動室的村道路,二是茶葉必須規範種植,整成標準化茶園。王運洪聽後,稍加思索,便爽快地答應了他,並加重語氣道:這條村道爭取等你明年回家過年前實現硬化,如果沒辦到,我請你喝酒。楊天夢聽後,接過話題:好,我相信你。要是都整好了,我回來請你王書記喝酒。一場原本充滿火藥味的群眾會,開成了其樂融融彼此信賴的誓師會。

為了茶園高標準高品質的如期建成,2019年春節長假本當初八才上班,王運洪趕在正月初三就上陣了。他和村上的幾個幹部一個地塊一個地塊,牽起繩索丈量比劃,廣大村民見狀,被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還沒過完年就開始上坡整地了。

加班對於王運洪説來是常態,在他的腦海裏,沒有星期六和週日,時時記不清楚哪天是星期幾,只要工作需要,即使是節假日,也不休息。今年國慶長假,要不是觀看閱兵,恐怕連一天都捨不得休息。白天如此,晚上也一樣,為了整理資料他時時工作到淩晨2點多,搶運肥料那些天他和幾個村幹部最晚忙到淩晨4點過。

他不計得失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讚許,村民張素珍深情並茂地説:要不是王書記來我們村扶貧,我們還要在茅草叢中生活到不知什麼時候。她説的是大實話,窮怕了的雙石人曾經丟下老弱病殘和兒童,拋棄賴以生存的土地,走出大山打工掙錢去了,荒蕪了多年的耕地早已長滿了茅草荊棘。如今,大家齊心協力,呼啦啦一整,轉眼變成一片片、一座座櫛比鱗次,綠茵茵的茶山茶園。

村民吳國昌説:我們家門前的路,幾十年前就有這樣修的願望,現在終於實現了,我們打心眼裏感謝黨和政府,感謝上級給我們派來了個好書記。一次王運洪從吳家門前過路,吳氏三兄弟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指姆稱讚王運洪,説他不愧是一個説到做到,給老百姓幹實事的好幹部。

丫口田到村委會的道路也實現了硬化,老支書楊奉權半開玩笑半當真地對王運洪説,茶園也整好了,路也硬化了,你那頓飯看來是吃不成了。王運洪接過話題:吃飯事小,改善你們的耕作條件、生存環境才是大事。如果路沒修好,我請你們吃飯,你們還是不高興。等楊天夢回來了,我請你們喝酒,到時候請你作陪。

前不久,當地媒體和扶貧部門組織搞了一個“最美扶貧人”評選活動,當地的村民自發組織為王運洪投票,上有七十多的老人,下有幾歲的孩子,有在外務工的,有在家務農的,有自己不會請人操作的,他們總是擔心王運洪的票落後於別人,天天在群裏相互提示,不要忘記投票,不要忘記投票。有一個叫吳明的,他只有小學文化,過去對我們的扶貧工作總是持懷疑態度,在投票的過程中過還寫了一首打油詩來讚美王運洪。村裏面幹部要組織投票,王運洪反對,有人勸王運洪把材料放朋友圈拉點票,王運洪也反對。硬是雙石村的群眾把王運洪推進了“最美扶貧人”的序列之中。

image.png

雙石村産業發展動員會。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也是最大的政治。新中國之所以能夠誕生,之所以能夠鞏固,之所以能夠完善和發展,都是順應和順從民心民意,始終重視民心向背這一基本問題。所以,急老百姓所急、乾老百姓想幹的事,成為王運洪在雙石村搞扶貧工作的口頭禪。他還説急老百姓所急,乾老百姓想幹的事才能把老百姓的內生動力調動起來。

一次王運洪從茶山上回來,一雙早上出門都還好好的皮鞋,讓地裏的火石子劃得稀爛,腳趾露在外面。村民吳國榮看見後去小賣部給他買了雙膠鞋,送給他時心痛地説:“王書記,你來雙石扶貧是雙石人民的幸運,這雙讓你踩得稀爛的皮鞋就是你扶貧的見證。”村民袁紹權、袁應中他們過去種過茶,在這次産業發展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主動擔當起技術員和監督員的職責,監督指導村民嚴格按標準規範栽植,他們還對村民提出明明白白的要求,要幹就必須幹好,不然對不起我們的王書記。村民郭華勇看到王運洪天天都摸爬滾打在山上,總是風裏來雨裏去,夜深了還在村民家做工作,也心生觸動,主動擔任起義務調解員來。村組幹部未來得及做的工作,他主動站出來提前就協調解決好了。他當著不少人説,人家駐村幹部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老百姓。現在我們要是不發奮,恐怕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有一個叫吳華楊的退休幹部當著王運洪説:“王書記,我在基層幹了一輩子,群眾搞生産有這樣高的積極性,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硬是服你了。”

一天,王運洪沿著村道路去察看紫微樹的栽植,路過肖安碧家,這個70多歲的老黨員,當著王運洪説,“你走的時候,千萬不要悄悄咪咪地走呦。我們幾個老黨員已商量好,準備在你走的時要給你做面錦旗送到單位去”。聽了這些話,王運洪接過話頭:“感謝你們的好意,感謝你們對我工作的支援。我來是組織的安排,是來為你們服務的,這也是我的職責,再説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沒做好,你們千萬別要那樣。”

有一位市上的大領導在渝東南某縣調研油茶産業時曾講過這樣一段話:溫飽生活吃豬油、小康生活吃菜油、美好生活吃茶油。形象地告訴我們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茶油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雙石村除了適宜種茶葉,還適宜種油茶,如今,山上還生長了幾十年的野茶樹,老百姓對發展油茶的積極性也很高。王運洪在廣泛徵求村幹部和群眾意見後大膽決策,發動村民種油茶。目前申報的面積已達4000余畝。退休返鄉幹部吳啟後,八十高齡了,還報名要求把自家的地全部種上。在福建打工的村民陳光雲,五月初回到家鄉就開始整地,除了自家的地,還租用別人不種的地來種。這個村民曾對扶貧工作有一定的看法,之前在與王運洪通話中還説過一些難聽的話。當他收到王運洪編發的油茶發展方案和致雙石父老鄉親的信後,不僅打消了誤解和懷疑,還主動打電話致歉説:“我是得罪過你的陳光雲,發展油茶的事,我是堅決支援你的,我還給那些持有顧慮的村民做了很多工作呦”。其實,王運洪也知道他在微信群裏支援發展油茶。所以在電話上告訴他,不存在什麼得罪不得罪,對我們的工作有看法有建議,這是好事,説明你很關注我們的扶貧工作,歡迎你隨時來電。之後,他倆還相互加了微信,經常在電話和微信上進行溝通交流。

談到雙石村近期和中長期發展時,王運洪告訴我:雙石村要走出一條“雙茶”産業加鄉村旅遊發展的路子,要打造雙石“三園,即綠茶園、油茶園、紫薇園,把雙石村打造成黔江區一江兩岸旅遊發展的拓展區。今冬明春將進一步推動茶葉、油茶同步發展,力爭茶葉面積達到2000畝,油茶面積達到4000畝以上。在産業發展的同時,還在産業園區和公路沿線栽植紫薇樹,力爭明年達到50公里。要把馬岩山變成層層疊翠的茶山茶園和花園,讓人人都想去走一走,看一看。他還信心滿滿地説,雙石不缺自然資源,也不缺人文資源。人文資源,山上向氏武術是市級非遺,加上楊氏、吳氏武術的許多歷史故事,走産業加旅遊發展的路是可行的,雙石的老百姓期盼著那一天,讓外界重新認識雙石,改變過去人們對雙石除了貧窮落後就沒有其他值得可數的印象。

目前,雙石村的扶貧工作也得到了市、區領導及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援。重慶市茶科所專家、區農委、區林業局技術人員時時去現場指導。也得到政策資金支援,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在王運洪到雙石村扶貧的兩年裏,上級投入的資金已高達2000多萬元。

image.png

王運洪與群眾一起探討茶葉栽植技術。

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了,這幾年是他最苦最累也是最充實的幾年。白天山上山下奔跑,晚上挨家挨戶走訪,有時還要趕寫材料,要説不累那是假話。他的膝關節長期不好,幾次想去住院治療,但因治療需時長,總是一拖再拖。一次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他半認真半打趣地説,以前我看到媒體報道,説某某在工作中病倒了,我總是持懷疑態度,不相信會因為工作而累倒病倒。而今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當産業發展需要資金,而資金又得不到落實時,心裏那種壓抑和焦慮往往是讓人難以想像和承受的,要是長期下去,不累倒病倒才怪。為了趕寫資料筆記,頸椎長時間受到壓迫,兩隻臂膀麻木程度越來越嚴重。醫生勸他以後少伏案。他卻説那可不行,其他人不熟悉情況,很多材料都必須親自撰寫。他唯有在心裏默默祈禱,千萬不要生病,一定要堅持下去。

中國網重慶分社副主任木蘭,在雙石村採訪時,有感於王運洪的務實和雙石人民的勤勞,即興寫了一首讚頌馬岩的詩。“黔江有馬岩,二月新茶栽;土家真豪邁,艱苦創未來;馬岩在黔江,春花冬日開;脫貧靠奮鬥,茶香萬里山”。她在與王運洪的交談中説到,是你們的事跡感動和鼓舞了我們,能採訪到你們這樣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幹事的扶貧幹部和這群奮發圖強的村民是我們的榮幸和緣分,我們要向你們表達深深地感謝和敬意。後來她還主動加了微信,每逢佳節給王運洪發來節日的慰問和祝福,並時時提醒他下村一定要注意安全。她在給王運洪的宣傳報道中這樣寫道:“心中裝著老百姓,老百姓是天;做事真為老百姓,老百姓是地。王運洪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撲下身,紮下根,用敬業勤懇,開拓進取的作風,紮實推進扶貧工作,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image.png

茶葉專家在茶園現場指導。

按扶貧工作隊員管理的有關規定,從事扶貧滿兩年的可以申請單位另外派人。而今他從事扶貧工作已快滿三年了,卻沒有申請換人。他説,我把雙石村這個攤子擺起了:茶廠建設還需要爭取政策,油茶栽植還要明年3月才結束,道路硬化、農田改造都還在行進之中。如果中途換人,新去的人員不熟悉情況,一切都有可能重新開始。倘若真是這樣,那是對雙石人民不負責任,也是對關心支援雙石村發展的領導和部門不負責任。村民秦銀玲曾飽含深情地説過:“王書記,我們的事情沒辦好之前你不能走哦?你要是走了,我們肯定要組織群眾去你單位把你請回來”。面對工作的需要和村民的信任。王運洪説,我只有堅持下去,堅持到2020年,堅持到雙石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

因為感動,因為備受感動,讓我這個奔七的退休黨員,欣然提起筆來,謳歌這個經得起檢驗的扶貧真人。徵得其單位領導同意,寫下這些紀實性文字。文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人真事,沒有任何一點虛構的成份。主人翁的感人事跡還很多,就此挂一漏萬地寫了這些。以至完稿時,我才問王運洪,五十齣頭了,還這樣拼命,你投什麼?他很認真地對我説:我什麼都不投,我只覺得人生一輩子能幹點有意義的事很重要。我幹不了幾年就退休了,組織派我到這個地方來扶貧。如果因我的到來能夠真正有些變化,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也是一個共産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一種體現。我相信勤勞的雙石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明天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作者: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