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麗重慶

開州:扮靚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美麗鄉村畫卷

發佈時間: 2019-12-06 16:41:5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余清英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image.png

新全村居民在健身廣場鍛鍊身體。

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事關廣大農村群眾的根本福祉和生活品質,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近年來,重慶市開州區南雅鎮按照區委、區政府《關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緊緊圍繞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採取做實宣傳、做亮示範、做細考核、重點整治等舉措,縱深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生活環境,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全民參與,打造宜居環境 

“美麗鄉村你我他,扮靚家園靠大家。”在南雅鎮新全村美麗鄉村,村民們在健身廣場一邊鍛鍊身體,一邊拉家常。提到村裏的環境衛生,大家都豎起大拇指。   

“我們這兒之所以乾淨整潔,全靠大家自覺維護環境。村委會還專門請了保潔員每天清掃,後來又安裝了健身器材,這裡成了我們的樂園。”居住在該美麗鄉村的居民何學菊説。 

南雅鎮副鎮長程敏介紹,為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南雅鎮黨政領導班子實地走訪11個村(社區),現場督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宣講相關政策知識60余次。   

同時,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納入村級民主管理,融入村規民約,各村(社區)召開動員會、懇談會和協調會92場次,鎮村幹部走訪約談思想未轉變群眾100余人,發放倡議書4000份、宣傳單3000份。利用趕集日開展集中宣傳8次,懸挂海報20張、標語15條,出動宣傳車46台次,切實強化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宣傳,全力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做亮示範,美化綠色家園 

新全村村民譚大爺的鄰居老胡,在曬場邊搭建了雞棚,一到夏天,蚊蟲多得嚇人,雞屎臭味令譚大爺不敢打開門窗,為這事譚大爺沒少和老胡掰扯。   

“今年10月,鎮裏的幹部來開院壩會,專門整治亂搭亂建雞棚、柴房,我開完會就把柴房拆了,老胡也在鎮幹部的再三勸説下拆了雞棚。”譚大爺説,如今他家的房前屋後敞亮乾淨,空氣清新了。 

南雅鎮環保所所長李本軍介紹,為了扮靚農村人居環境,該鎮集中精力打造樣板示範村和樣板示範組,多次組織村組幹部前去集中學習觀摩。   

針對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環境衛生整治難題,該鎮以“清潔家園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統籌力量、部門聯動,在新全村召開鎮村組三級幹部聯動現場會,由包村領導提要求、做示範、抓指導,引導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在活動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認識。 

今年來,新全村分片聯域清理衛生死角153處,清理邊溝、梳通污水溝9公里,群眾自發拆除亂搭亂建柴房、雞棚等40余處,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各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探索出路子,作出表率。 

提升“顏值”,改善人居環境 

筆者在南雅鎮天津村5組的鄉村公路上看到,兩旁的房屋錯落有致排列,院壩的角落月季盛放,景色怡人。村民吳高成表示,鎮裏的幹部到村裏作動員,有幾處廢棄房拆除後,鎮村幹部組織一班人進行大掃除,為村裏提升了“顏值”。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惠及廣大老百姓的綠色紅利。”程敏表示,該鎮實施“綠色+”行動,圍繞鎮政府周邊、集鎮出入口及萬達高速交通幹線,通過拆違、拆破、拆爛,美化、綠化、亮化,對發現的12個突出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治。 

南雅鎮組織鎮村幹部開展“廢棄建築、殘墻斷壁”排查,發動群眾拆除廢棄房屋80余處;兩年來,累計投入140余萬元,通過風貌改造、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等為群眾修繕加固房屋150余戶;全鎮16個規模養殖場均按環保要求進行了整治,其中4個養殖場投資近1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利用秸稈堆肥發酵技術實現了糞污資源化利用。 

治改並重,實現水清岸綠 

程敏介紹,南雅鎮嚴格落實河長制,壓實鎮、村兩級管護責任,對河長巡河(庫)發現的重點問題建立問題臺賬,限時進行整改,對拱橋壩、南雅河7個重點區域實行週報告,有效強化河塘渠壩整治,基本實現了水清、岸潔、景美的河塘景象。   該鎮全力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已完成戶廁改廁973個、公廁改廁1個,持續改善了生態環境。各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現已完善,每月清運垃圾100余噸,村容村貌乾淨整潔。同時,以治水督查為載體,結合二次污染源普查及農村污水治理摸底調查,對各村(社區)進行兩次拉網式排查。目前,未發現偷排偷放現象,全鎮水質均為三類。 

“我們堅持以考促建、治改並重,修訂完善考核方案,細化評分標準。”程敏説,南雅鎮組建督導組3個,按照“月評季考”要求開展督導140余人次,搜尋問題短板15個,限時銷號整改14個。通過自主整治和定向整改相結合,建立重點問題曝光制度,曝光問題3個,通報村(社區)1個,持續形成高壓態勢,推動人居環境整體水準提升。(余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