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以初心鑒匠心”之二:跨界對話,武當大師與工程大咖的“修行之路”
專注,淬煉出時光的品質;堅守,琢磨出情懷的精緻。以初心鑒匠心,是華夏兒女代代傳承的精神。
前段時間,碧桂園重慶區域“以初心鑒匠心”非遺文化體驗季活動揭開了對傳統文化如何古為今用的探尋。
本期受邀對象分別是國家非遺武當武術傳承人——戴乾宇,以及碧桂園重慶區域工程管理部總經理——李隆軍。通過兩位大師的親身經歷,可看到匠心如何在不同領域推動社會向上而生。
12年的堅持,只為復興武術文化
“那個時候流行武俠文化,我叔叔不光收藏了各種各樣的武俠小説 ,還天天早起,帶著我們這些‘猴崽子’一起打拳。”戴乾宇笑稱,從小在這樣的氛圍下耳濡目染,所以長大後第一次停下腳步審視人生的意義時,自己就決定要專注到習武這條路上去。
那是2007年,在廣東創業失敗,處於事業低谷的戴乾宇,翻看了很多道家文化,試圖化解心中的鬱結。見識到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巨大文化財富,看著弘揚中國武術文化的武館門庭冷落,與遍佈街頭巷尾的跆拳道、瑜伽等形成鮮明對比。
“説老實話,我心裏挺不是滋味的。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何如今變成了在小眾群體裏才有認同感?我覺得復興和傳承這些老祖宗的精粹,是一種不可推卸的使命。”戴乾宇説幹就幹,直接收拾包裹上武當山,入武當三豐派師從陳師行。
經過數年苦練,小有成就的他,才有時間重新接觸山下的世界。但隨著接觸的人越多,越堅定了戴乾宇要向大眾普及武當拳的決心。
“很多人對武當拳缺乏正確的認知。不管是跟我談合作的健身房老闆,還是我教過的一些學員,大家最初都以為武當拳就等於太極拳。” 戴乾宇指出,作為內家拳祖庭,武當拳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體系,它講究先鍛鍊下盤打好根基,然後才練習拳法加強實力,最後則通過上乘核心去提升修行。
如今的他在重慶擁有多個武館,影響了上萬人對傳統武術文化産生興趣,並先後捧回了多項國際武術節的冠軍。
止割為武道之根,自強為武道之骨,貴生為武道之名,尚德為武道之魂。戴乾宇以這四句話對傳統武術文化給人們起到的正向作用進行了概括。他表示,武術是中國獨有的特色,每多一個人擁有尚武精神,則會對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多理解一分。
25年的專注,只為締造完美工程
無獨有偶,與戴乾宇相同,入職施工單位11年、開發公司10年、總包公司4年的李隆軍,已經花了25年的時間沉浸在工程裏。
讓李隆軍印象深刻的是碧桂園涪陵首府項目。他接手時,距離交付日不足110天。時間緊,問題多。
一方面,交付區在低窪處,下雨時會積累大量的污水、泥漿、石子,給施工帶來了麻煩;一方面,地形高差大且狹長,運輸和堆放材料都不方便;一方面,項目旁邊緊鄰住宅和機構,早上7點前和晚上10點後,不允許産生噪音,壓縮了可施工時間。
“挖截水溝,進行污水隔斷,然後以大功率污水泵進行定向碎石和排放,並分塊施工,最後合攏地塊;用吸音板對塔吊和外墻等進行噪音源覆蓋;頭一天夜間進行無噪音人工搬運等,提前完成第二天施工的準備工作。”
李隆軍認為,和武當拳講究打好基礎、配備實力、整體提高的過程差不多,好的工程也需要分三個步驟才能完成。
首先,要掌握場地特點、供貨時間、氣候特徵等因素,綜合分析社會因素、人際關係、周邊相應情況,同時還要考慮“人、材、機”問題和車輛進出限制等情況。
然後,得根據施工圖紙和時間節點,把交付區和非交付區、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等劃分開,規範設計、施工、驗收過程並妥善安排人力和物力。在避免成本浪費和滿足工期的同時,還要保障工程能最大程度還原板房,避免貨不對板。
最後,需每天銷項,現場檢查實施內容是否有偏差,並通過與項目同事的碰頭會分析原因、輔導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團隊的整體能力。
“對專業的工程師而言,從拿地到交付,對內應做到品質安全、費用合理、進度可控,對外應做到讓業主對品質有信心、讓總包和施工隊都能按時拿到合理報酬。畢竟大家都滿意了,才是真的好。”
在李隆軍看來,施工、開發、總包,這三個關鍵環節都搞懂了,才能管理好工程的方方面面。畢竟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曾經在公開場合表達過:“碧桂園的工匠精神,就是説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很好地推敲,所有産品全力做到安全、美觀、經濟、適用、耐久。”
弘揚建築文化、傳承工匠品德,是碧桂園重慶區域對自我的追求、對社會的責任,它將推動著碧桂園重慶區域向著更好、更快的方向去昇華。
無論是以“百工聖祖”魯班為代表的工程領域,還是以“內家拳始祖”張三丰為代表的武術領域,中國處處都不乏對匠心精神的體現。這是一個泱泱大國的情懷、擔當與氣魄。(湛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