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和諧重慶

潼南:辦好民生實事點亮希望之光

發佈時間: 2019-11-29 16:45:3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王尚英和母親居住在廉租房裏,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

最低生活保障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維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保障,也是國家對困難群眾的一項民生工程。一筆筆雪中送炭的救助金,為貧困的家庭重新點亮希望之光;一項項救急救難的保障政策,為困難群眾織就了牢不可破的安全網。

享政策 促成長撐起貧困孩子的上學路

初冬的清晨,天剛剛見亮,潼南縣梓潼街道大坪村杜小燕一家人早早起床了。吃完早飯,坐在大門口,為杜小燕梳頭已經成了小兒子陳文博每天上學前的“必修課”。“女兒常常説,她去讀初中了,媽媽的頭髮換弟弟來梳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靦腆的杜小燕顯得格外自豪。

杜小燕夫妻倆身患殘疾,丈夫隨年齡增大,智力問題越來越嚴重,無法從事重體力勞作,一家四口只能依靠她餵養家禽來維持生計。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大女兒升入中學,小兒子也念到小學六年級,孩子們的學雜費和生活費讓杜小燕壓力倍增。“以前只有我一個人享受低保,但是對於整個家庭日常開銷來説,仍然是杯水車薪。”杜小燕向記者説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面對家庭經濟困難、子女沒錢讀書的困難局面,杜小燕再次向村裏提出了低保申請,希望通過“兩不愁三保障”的低保政策緩解家庭負擔,幫助子女完成學業。村上了解情況後,考慮到杜小燕家庭的特殊性,經過民主測評,為兩個孩子辦理了低保救助,發放了生活補助,杜小燕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

“像我們這种家庭,讀書才是你們唯一的出路。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你們才有學上,以後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回報社會。”杜小燕常常這樣教育兩個子女。

如今的杜小燕家有了政府的幫扶以後,生活輕鬆了很多。為了更快過上好日子,杜小燕幹勁十足。地裏的菜留著自己吃,養的雞鴨鵝賣了補貼家用,雖然日子過得拮據,但能讓孩子們讀書就是杜小燕最開心的事了。

”杜小燕夫妻倆都是殘疾人,沒有經濟來源,家中還有兩個子女上學,家庭十分困難。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委,不僅讓3名家庭成員領到低保,保障了家庭生活,還幫扶兩名子女享受了教育政策,進一步減輕了家庭負擔。”駐大坪村第一書記李名瑞説。在李名瑞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經常去杜小燕家裏,了解她家的生活狀況,為她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他們家早日脫貧。

了民情 解民困圓了困難群眾的住房夢

居住在江北新城幸福苑小區的王尚英是一名退役老兵,每天陪母親買菜做飯、在小區拉二胡曬曬太陽是他的日常生活。

別看他現在這樣悠閒,兩年前他還在為生活和住房發愁。1981年,王尚英退役回到潼南分配到當時的縣供銷社工作,2000年9月供銷社解體外出務工,2014年回到潼南照顧年邁的母親,現在由於年齡偏大、文化水準低,工作難找,王尚英成了無經濟來源的困難戶,當時他和母親租住在工棚裏,增加經濟收入、改善住房條件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2017年,王尚英向社區遞交了低保申請書,社區工作人員到府了解其家庭實際狀況,為他辦理了低保,同時通過搖號,申請到了廉租房。現在的王尚英和母親居住在廉租房裏,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廉租房租金便宜還可以長租,又是電梯房,上下樓梯都方便,我們住著很開心!”王尚英的母親高興地對記者説。

從居無定所到50多平米的廉租房、從生活拮據到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王尚英和母親感觸良多,在享受國家幫扶政策的同時,王尚英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告訴記者,以後退伍工資下來了,他就會報居委會取消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把低保名額留給有困難的人,希望他們都能夠像自己這樣度過難關,過上幸福的日子。

近年來,區民政局積極開展低保核查清理工作,重點清理享受對象的家庭收入、人口、財産、消費水準變化情況;結合區委、區政府“惠民政策進農家”宣傳活動,統一編印低保宣傳資料30萬份,確保群眾知曉最新政策;督查各鎮街落實低保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將符合低保兜底條件的納入低保“兜底”,做到應保盡保。截止今年10月,全區共有城鄉低保享受對象11923戶,20657人,月發放資金794.11萬元。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522戶,2596人,月發放資金123.04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0401戶,18061人,月發放資金671.07萬元。

低保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維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低保事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確保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都能享受到惠民措施,是我們民政事業不斷前進的目標和動力。”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唐開玖李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