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麗重慶

九龍坡西彭鎮長石村真武宮村人居環境提升

發佈時間: 2019-11-27 15:51:5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余珂靜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image.png

西彭鄉野公園一角

image.png

以前的垃圾場變成如今的小庭院

image.png

以前的垃圾坑變成如今的乒乓球場

去年,九龍坡區西彭鎮長石村獲評美麗鄉村綜合示範村。與之相鄰的真武宮村,也獲評重慶市美麗鄉村等榮譽。一年多以來,隨著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紮實推進,這兩個村莊舊貌換新顏,居民生活環境改善了,收入水準也提高了。

近日,隨著真武宮村“廁所革命”覆蓋率已經達到90%以上,進入掃尾工作階段,筆者也走進這兩個村,聽村民講述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巨大變化。

“國家補助村民改建廁所”

11月25日,走過乾淨整潔的村道,在真武宮村一處果園裏,筆者見到了正在給果樹修剪枝丫的村民張宗林。

提起村裏這兩年的變化,張宗林興奮地説:“最直觀的,就是廁所、路面和水凼凼了!”

張宗林介紹,以前村裏不少廁所不衛生。比如他自家的廁所,以前就是挨著豬圈草草搭建個坑位,只是為了方便收集肥料,其他村民家的廁所也都是這個格局,味道很難聞。穢物衝到不遠處的坑裏,臭氣熏天。“地上也很臟,穿著長衣服厚衣服上廁所很不方便。”

講到這裡,張宗林感嘆了一句:“我是自己受不了了,提前把廁所整修了,沒趕上趟。去年開始,國家補助村民改建廁所,乾淨又標準,比我自己修的安逸多了。”

廁所的整改,伴隨著排污管網的整改。張宗林介紹,以前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多是隨意排放,流到路邊、田裏,變成小水坑。但如今,這些水坑幾乎看不到了。

一旁的村委工作人員説:“廁所整改時,排污管網也整改啦,肯定不得讓臟水到處流。”

環境改善旅遊業也發展了

走在前往真武宮村的路上,農委工作人員打趣道:“以前有的院壩裏,真的是營養過剩,各類植物瘋長。”

院壩營養過剩的原因,是散養家禽的排泄物。張宗林介紹,有時候一不注意踩到了,還會滑一下,小孩子還會摔倒。

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筆者一路上發現,路面乾淨整潔。原來,當地政府出資,為部分農戶修建了家禽圈養場——用柵欄圈出一塊空地,用磚石、玻纖瓦搭了避雨棚子,既方便養殖,又解決了污染環境的問題。

其他村民參觀了示範戶的圈養場後,也都搞起了圈養模式,村道也就乾淨多了。

環境的改善,不僅讓村民生活舒心,也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真武宮村委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隨著環境的改善,村裏的旅遊業發展得更好了。2016年以前,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農産品生産和外出務工,村民年收入萬餘元。如今,村裏建成23條小康路24公里,啟動78條共7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硬化9個村人行便道30公里;廁所革命全覆蓋,改造農村“三格式”化糞池1726口,覆蓋率90%以上。“隨著道路暢通、環境改善、各項旅遊産業也發展起來,很多人願意來玩。”2018年,村裏接待35萬左右遊客,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23000元。

新修花壇小庭院活動場

長石村位於真武宮村東側,曾經的臟亂差,只存在於村民的回憶和一些照片裏。

站在長石街的西彭鄉趣公園附近路口,長石村村長範文超指著路邊一處花壇圍繞的露天乒乓球場,問筆者:“你猜這兒去年是什麼樣子?”

“垃圾堆?”筆者不太確定。

“錯啦!這兒去年是個垃圾坑!”範文超説。

原來,以前為了鋪路、修院壩,村民都到這裡採條石,日積月累採出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大坑。接著,就有人往坑裏倒垃圾。類似的垃圾坑,村裏不止一處。

範文超介紹了垃圾坑的整改過程。“我們把垃圾移出來,把坑填了,修了花壇,放了乒乓球臺,另外修了一個垃圾站。”説著,範文超又指著路邊一處花壇,“這兒你也猜不到以前是什麼吧?這兒以前被人停了僵屍車,然後就有人往車上丟垃圾,往車旁堆垃圾,最後也發展成了一個垃圾堆。我們也是把垃圾清理了,修花壇,既美化環境,又制止人們亂丟。”

筆者看見,一路上新修的活動場、花壇、小庭院10來處。

“真的感謝政府的努力”

九龍坡區西彭鎮長石村村長範文超介紹,長石村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村莊清潔行動以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現實效果。

根據規劃,當地對長石村的磚房子院落、雙王殿院落等5個院落及69戶農房外立面進行整治;新建便道4公里,污水管網2.1公里,改建化糞池103個、標準雞舍16座;實施庭院綠化8000余平方米,農房外立面整治61戶;同步配套建設停車場5處、垃圾收集房6座、旅遊公廁4座。通過對外立面改造和院落整治,村民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最終,筆者來到真武宮村旅遊企業卓潤莊園。經理孟長春表示:“我們和周圍20多家鄉村企業,可以説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最大受益者。道路連通、人行便道入戶,為我們帶來了客人。綠化遍地、污水接入市政管網,外面看不到污水,為我們留住了客人。真的感謝政府的努力,讓企業富有,也帶動村民富足。” (余珂靜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