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和諧重慶

彭水:為民生托底 讓民心更暖

發佈時間: 2019-11-25 15:37:1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桑柘鎮楊家新村一角。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近年來,彭水縣以民心民力為依靠、民意民聲為依據、民願民盼為方向、民惠民富為目標,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努力增進人民福祉,人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老百姓的“獲得感”,民生的“升級版”,穩穩托起了彭水這座魅力之城的幸福感。

住房保障

帶來更多安全感

磚紅的勾瓦,黃色的墻面,嶄新的廚房、臥室……高谷鎮龐溪村貧困戶陳家于站在新家面前,高興不已:“黨的政策真好,現在房子修好了,日子會越過越好!”

陳家于的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屋頂瓦片損壞,柱梁傾斜破舊,墻面裂縫橫斜,“一到下雨天,房子就漏水。”陳家于説。近年來,高谷鎮切實推進住房保障工程,大力實施不安全住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扶貧政策,幫助更多貧困群眾住上“安全房”。

陳家于便是不安全住房改造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如今,他搬進了新家,住上了“安全房”,不禁感慨:“現在,就算刮大風、下大雨也不用擔心房屋漏雨了!”

安居工程暖民心。近年來,彭水縣不斷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出臺一系列有力的支援政策,為住房保障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不安全住房改造上,以“三改”為切入點,加強農村不安全住房、廚房、廁所改造工作,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確保住房保障全面落實,真正實現讓貧困群眾“居有所安”。目前,彭水縣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9255戶,完成改廚34702戶、改廁44713戶。

在易地扶貧搬遷上,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精準搬遷對象,精準建設模式,精準後續扶持,最大程度釋放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讓貧困群眾“住有所居”。

在公租房“兜底”上,彭水縣將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優撫對象、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重點人群優先納入保障。以公共租賃住房統籌廉租房、徵收拆遷安置房、D級危房搬遷安置房、困境兒童住房、緊急避險搬遷安置房的保障機制,實行差別化租金、一體化管理,調高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收入線和租賃補貼標準,惠及更多住房困難家庭。通過住房保障工作,彭水縣約2750個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改善了住房條件,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治環境

提升群眾幸福感

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具有苗家特色的吊腳樓在草木中若隱若現,村民在走廊上忙碌著……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舒展開來。

“看起就是安逸,木欄杆換新了,公路硬化了,垃圾也沒有了,村容村貌漂亮了。”看著這舒適的居住環境,鹿鳴鄉焦家壩村村民盛啟容激動地説。

盛啟容怎麼也沒想到,曾經“臟亂差”的生活環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有了大變樣:公路邊沒了垃圾,多了幾個垃圾桶;泥巴路也變成硬化的人行便道;就連破損的房屋也進行了改造,換上了“新衣”……看著越發美麗的村子,她覺得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農村美不美,關鍵看環境。近年來,彭水縣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整治力度,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民人居環境,增強了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激發了老百姓的發展內生動力。

在改廚、改廁、不安全住房改造的基礎上,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提升行動,切實改變生活垃圾亂扔亂倒、庭院雜物亂堆亂放、城鄉空間亂搭亂建等“十亂”現象,實現房前屋後無零星垃圾、田間地頭無暴露垃圾、交通沿線無散落垃圾、河庫塘渠無漂浮垃圾、旅遊景區無散放垃圾及集鎮整潔規範,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平安惠民

奏響和諧交響曲

每個工作日,在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門口都會見到民警的身影,他們提前30分鐘到崗,警車進駐、警燈閃爍、民警巡邏,為學生、市民增添了一份安全感。

“現在咱們彭水很多地方都安裝了攝像頭,走到哪兒都安全感十足。”這是彭水縣市民對平安建設最真切的感受。

良好的治安環境是群眾安全感的源泉。數據顯示,全縣接處警同比下降7.36%,3個治安亂點地區刑事發案大幅下降,同比下降65.96%。數據背後,是彭水縣通過強化社會巡邏防控,按照“特警屯點、交巡警巡線、派出所控面、武警聯勤聯動”的勤務模式,加強重點要害部位、人員密集場所的巡邏防範,最大限度提高見警率、增強震懾力和控制力的成果。

近年來,彭水縣不斷完善“1+1+N”巡邏防控機制,加快完善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管好、用好21支專職巡邏隊伍,開展鄰里守望、聯戶聯防,確保群眾安全感達90%以上。同時,全面落實“楓橋經驗”彭水實踐行動,突出專群結合和創新治理方式,在全縣各村(社區)組建62支“五老自治隊”,充分發揮“五老自治隊”在基層治理中的法治宣傳、社情收集、糾紛調解等作用,讓大事兒不出鄉,小事兒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建設和諧新農村。(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