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榜樣力量

宋慶齡:為抗戰爭取最廣泛支援

發佈時間: 2019-11-25 13:48:52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我們必須堅持到底,收復一切失地,方能對得起流血流汗的前方將士和廣大民眾。”1941年歲末,在國府禮堂舉行的歡迎茶會上,宋慶齡的一番演講讓現場眾人為之動容,也極大地激奮了人心。

“那時的重慶,正籠罩在皖南事變後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氣中,環境險惡複雜。”11月22日,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副調研員丁穎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説,宋慶齡運用她在國內外的崇高聲望和影響,為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出了不懈努力。

為堅持抗戰大聲疾呼

在渝中區兩路口,有一棟黃灰色相間的獨棟別墅,和周圍的高樓大廈有著明顯的區別,這裡就是重慶宋慶齡舊居。

丁穎介紹,1941年12月,宋慶齡從香港來到重慶,但政治上的鮮明立場,使她與蔣、宋家族格格不入。雖然來渝多日,國民黨當局卻故意冷落宋慶齡,對她不聞不問。國民黨元老林森、覃振、于右任、李烈鈞等人實在看不下去,多次提議後,國民黨當局才勉強在國府禮堂為宋慶齡開了一個非正式的歡迎茶會。

會上,覃振請宋慶齡講話,此時的宋慶齡撫著話筒思緒萬千:前方將士浴血奮戰,英勇殺敵,抗擊著日本侵略者。可重慶,仍像戰前南京那樣燈紅酒綠,奢華無度。頑固派偏安一隅,妥協退讓的言論甚囂塵上。宋慶齡有感而發,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番演講。

“爭取抗戰勝利必須實行民主,發揚民氣,搞專制和獨裁是一定要打敗仗的。”宋慶齡在演講中不點名地痛斥國民黨中的頑固派,“有人名為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實則是中山先生的叛徒,倘若先生泉下有知,也會譴責這幫不肖之徒的!”

在重慶重建保衛中國同盟

史料記載,宋慶齡在香港組建的保衛中國同盟(以下簡稱保盟),是一個國際性統一戰線性質的救濟組織。這個組織向世界報道中國人民的鬥爭真相,為傷病員、兒童、愛國文化事業募集錢款和醫藥物資,並始終把工作重點放在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和敵後遊擊區。

香港淪陷後,保盟被迫停止工作。1942年8月,保盟的許多領導成員陸續來到重慶。於是,宋慶齡又聯絡史沫特萊、斯諾、艾黎等國際友人,在重慶重新組建了保衛中國同盟。

“皖南事變以後,由於遭到國民黨封鎖,敵後抗日根據地處境異常艱難,武器彈藥和醫藥用品嚴重匱乏。”丁穎説,面對危急形勢,宋慶齡十分堅決地提出要求取消“不人道的封鎖。”但這時,保盟的工作面臨政治封鎖、經濟緊張、人員缺乏等重重困難,對外宣傳也只能通過宋慶齡的聲明、信函和文章。

1943年9月15日,宋慶齡給海內外朋友寫了遷渝後的第一份工作報告《從香港到重慶》,呼籲“不要對封鎖默許”。她説,保盟之所以把援助的重點放在抗日根據地,是因為“他們幾乎全靠從敵人那兒奪得的裝備武裝自己,牽制了在華日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但是他們已經3年沒有得到過任何武器和金錢的援助,以及與我們的工作特別有關的醫藥援助”“我們並不要求給他們優先待遇,而是要求平等待遇。”

宋慶齡的呼籲引起了國際輿論界的關注。經過宋慶齡的不懈努力,保盟與國外的援華機構和進步人士恢復了聯繫,重新獲得了國際援助,比如紐約美國援華會、加拿大維多利亞醫療援華會、倫敦的中國運動委員會以及美國勞工組織等。

給敵後根據地運送物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要通過國民黨嚴密的軍事封鎖線。丁穎介紹,保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交通條件,包括來往于延安和重慶間的汽車以及美國飛機運送物資,還請國際友人幫助代運,或由八路軍談判代表護送通過關卡,進入遊擊區。

據統計,在重慶期間,保盟提供給根據地各個國際和平醫院的資助達65萬美元。宋慶齡在《保衛中國同盟聲明》中,對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們説:“這種支援對保衛中國的作用,不亞於以飛機、坦克和槍支的支援。”

募捐到的每一分錢都用於災民

“宋慶齡在群眾中享有崇高的聲望,具有很強的感召力。人民信任她所倡導的公益事業,許多人也以能夠見到她、與她握手或者得到她親筆簽名的捐款收據為榮,積極支援她組織的活動。”丁穎説,保盟十分注意維護組織公信力,在賑災工作中公開賬目,嚴格審計,把募捐到的每一分錢都用於為災民服務。

生活中,宋慶齡衣著樸素、非常節儉。為保盟工作20多年的德國友人王安娜曾回憶:“她穿著四川産的蕁麻織物做的衣服出門,豐裕的物質生活通常都與孫夫人絕緣。”

在重慶的4年時間,宋慶齡與重慶八路軍辦事處保持著經常的聯繫。1942年的一個冬夜,宋慶齡在寓所舉行晚餐會,歡送中共代表董必武返回延安。周恩來、鄧穎超、馮玉祥、李德全等應邀參加,大家圍坐在壁爐前,凝神聆聽周恩來分析西北戰場和國內外的形勢。窗外雪花飛舞,室內爐火正紅,壁爐架上,擺放著重慶近郊農民送來的兩株顆粒飽滿的谷穗,壁爐裏跳躍的火焰映著金黃色穗粒,顯得黃澄澄的,十分可愛。

李德全指著谷穗大聲讚嘆:“你們瞧,多麼好看啊!這兩株谷穗簡直像金子鑄成的一樣!”

“這比金子還要寶貴呢。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民,如果年年五穀豐登,人民便可豐衣足食了。”宋慶齡笑著説。

周恩來雙手撫弄著飽滿的谷穗,意味深長地説:“等到全國解放,人民坐了天下,一定要把這兩株谷穗畫在新中國的國徽上面去!”

7年以後,這個美好願望實現了。周恩來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國徽審查會議上,提出國徽上應該有谷穗的圖案,獲得一致通過。

“宋慶齡為抗戰勝利作出了獨特而卓越的貢獻,其愛國主義精神令人景仰。”丁穎介紹,美國駐華大使高斯曾説“在重慶,除孫夫人外,沒有任何中國人敢於公開揭露高壓政策,即使含蓄地講也不敢。”而路易·艾黎等外國友人也無比敬愛宋慶齡,稱她是一位“花朵般美麗、鋼鐵般堅強的中國革命婦女的傑出代表”,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