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麗重慶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西區建築維修完成 大禮堂後有一處青磚黛瓦都市村落

發佈時間: 2019-11-13 15:26:41 |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造型別致的圓柱樓

image.png

風貌區內新建的閣樓

image.png

建築主體已完成

image.png

風貌區內望出去的視野開闊

image.png

青磚黛瓦拱形門

image.png

沈鈞儒舊居

image.png

風貌區內一景

青磚牌樓、各種造型的小洋樓、冠蓋如傘的黃葛樹……經過兩年的整治維修,位於渝中區人民大禮堂背後的馬鞍山傳統風貌區西區建築物,已全部修繕、整治完成!

上周,記者走進風貌區,帶你打探這兒的最新面貌。

老樹院落的老重慶味道

渝中區棗子嵐埡一帶街巷縱橫,是典型的重慶老城區。棗子嵐埡下方北面,有一座小山堡,兩頭高、中間低,形似馬鞍,這就是馬鞍山。

稱之為馬鞍山,其實山並不高。從棗子嵐埡正街走進馬鞍山,需經過一段緩坡,風貌區內最高處則臨一個斷崖,到北側的大禮堂平臺垂直距離幾十米。這裡就像一個被遺忘的沒有外界打擾小村落,隱藏于繁華都市之中,是鬧中取靜的絕佳之處。

站在風貌區內新打造的一個類似觀景臺的閣樓上,不僅可遙望三峽博物館,近在咫尺的大禮堂穹頂也一覽無遺。夕陽穿過黃葛樹樹蔭的縫隙射下來,走在青石板上,風貌區內,精緻的小院子和民國時期老建築點綴其間。

記者現場看到,風貌區內的建築主體已全部完成,施工工人正在對建築周邊景觀進行美化。朱紅色的門窗、石砌欄杆、青磚黛瓦的小樓……穿梭在街巷內,一種愜意和懷舊讓人留連忘返。

據介紹,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分為東區和西區,西區以保護修繕、排危整治和環境改造為主,建築面積7034平方米;東區為地下車庫。記者從渝中區了解到,西區建築物已全部維修完成,現在正做環境景觀,目前大約完成了85%。

見證抗戰往事的小洋樓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在整治維修時提出,要還原“青磚黛瓦,綠樹紅墻”的歷史文化風貌,原汁原味保留街巷空間和建築特色。

記者了解到,西區內有文保建築六處,建築面積1917平方米,其中包括知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沈鈞儒舊居。記者現場看到,有別於風貌區內其他青磚小洋樓,沈鈞儒舊居和緊鄰其旁的小院落外墻以明黃色為主,特別顯眼。

也許你不知道,緊靠沈鈞儒舊居的馬鞍山28號和29號,連同沈鈞儒故居,除了是風貌區內最為別致和顯眼的老建築,它們也曾同屬一位主人。據記載,三幢樓房為1938年重慶久裕錢莊經理李正銓的自建産業,自上而下,分別以他三個兒子李忠良、李忠孝、李忠厚名字起名“良莊”“孝第”“厚廬”。樓房皆呈“工”字形佈局,而“厚廬”就是沈鈞儒舊居。抗戰時期,沈鈞儒先生長期居住於此。

“良莊”是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組的舊址,王炳南曾擔任負責人。當時為便於開展工作,外事組以王炳南、王安娜夫婦私人身份將其租下。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馬鞍山曾經是沈鈞儒、史良、李公樸、王炳南、王安娜、茅盾、沙千里等著名人士居住和活動過的地方,也是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同各民主黨派、進步民主人士聚會、座談、共商國是的重要場所。

馬鞍山47號入選保護名錄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內有故事的小洋樓和老院落很多。其中,馬鞍山47號建築,已入選我市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據歷史資料顯示,上世紀30年代,出身藥材商家的重慶市工務局科員聶佐湯在此建造私宅,以“兩者相衡舍其輕”之意,取名為“衡舍”。衡舍由三幢二層或三層西式樓房組成,磚木結構、青磚圍墻,並配設有車房和網球場,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豪宅。

據《渝中報》介紹,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重慶後,該建築是軍統總部的一棟辦公樓;重慶解放時,成為劉鄧大軍西南服務團辦公樓;上世紀60年代,該建築被改為居民樓。

著名報人鄒韜奮曾經也在衡舍居住過。1938年10月,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七君子”之一的鄒韜奮來渝,次年初全家五口遷入衡舍,租住在第一幢樓房底樓的一間屋內。在重慶的兩年零四個月期間,鄒韜奮一家大多數時間居住於此。當時,鄒韜奮與鄰居沈鈞儒經常往來。

鄒韜奮後來離開重慶後,沈鈞儒寫下《衡舍桐花》一詩,表達對鄒韜奮的懷念:馬鞍山下粉墻邊,一樹桐花紫可憐;攬盡錦江春萬里,低回不及此門前。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啟動整治維修時,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將與現有的人民大禮堂、重慶三峽博物館有機融合,實現主客共用的開敞街區,建成歷史文化展示窗口。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何浩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