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文明行】江蘇徐州:生態富民 探索鄉村振興新思路

發佈時間:2019-11-11 10:43:4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王文曄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中國網11月11日訊(記者王文曄)11月8日,“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文明行”記者團走進江蘇省邳州市鐵富鎮姚莊村,近距離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的鄉村生態富民新景象。

姚莊村位於鐵富鎮東側,是著名景區“時光隧道”的所在地,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3508人。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産業結構調整,當地村民廣泛種植銀杏。如今,一條3000余米長的鄉村公路兩旁植有銀杏樹3000余株,銀杏枝葉相互交織形成“隧道”。每年秋季,金黃的“時光隧道”風景迷人。

秋天,“時光隧道”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邳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范雪強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説:“姚莊村立足資源稟賦,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將農區變景區,每年接待遊客達350萬人次,帶動當地創業就業10000多人,每人平均收入增加12000多元。銀杏‘時光隧道’讓姚莊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銀杏風景帶來的效益。”

姚莊村秉承生態富民理念,努力做大“一棵樹”的資源,做優“一棵樹”的産品,創新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當地政府積極引導村民探索有機化、標準化種植銀杏樹。目前,全村種植銀杏樹2700多畝,打造“苗、樹、葉、果”四位一體的銀杏綜合生産基地,推動銀杏全産業鏈開發,構建銀杏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藥等中高端産業體系。

記者在邳州世界銀杏博物館內體驗模擬的“時光隧道”冬景。(中國網 王文曄攝)

“邳州目前佔據了全國銀杏苗木銷售市場80%左右的份額,年均銷售量1200萬株以上,市場年交易額超30億元,專門從事銀杏苗木交易的人數達12余萬,已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中國最大銀杏苗木交易市場。”范雪強自豪地告訴記者。

潘安湖風景區一角。(中國網 王文曄攝)

坐落在賈汪區西南部的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徐州踐行鄉村發展生態優先的另一個成功案例。“潘安湖是一個當代人工湖,原先這裡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採煤塌陷區域。‘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當時周邊居民的真實生活寫照。”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賈汪分局副局長石冬躍向記者介紹。2010年3月,賈汪區正式對採煤塌陷破壞的土壤進行重構,將大大小小分散的水塘集中整合,恢復土地生態調節功能,區域環境逐步改善,先後獲得了“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香包項目負責人厲慧卿接受記者採訪。(中國網 王文曄攝)

潘安湖風景區自建成以來,生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為當地村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香包項目負責人厲慧卿告訴記者,“過去賈汪區環境臟亂差,天空都是灰濛濛的。如今得益於環境的改善,發展農家樂、採摘園等新型農業,全力打造非遺香包産業,馬莊村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非遺香包製作,從只有二十幾人的小作坊,到如今成立了項目合作社及研發中心。2018年全年香包收入達800多萬,帶動300多村民參與其中,每人月平均收入達3000多元。”除了線下銷售火爆,他們還結合景區旅遊,借助電商平臺、短視頻等方式,把馬莊香包銷往全國各地,將小小的香包做成了富民的大産業。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