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生態環何

綠道條條到康莊

發佈時間: 2019-10-31 11:23:30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一座城市,除高鐵、高速公路奏響的“快旋律”外,也應擁有獨屬的“慢歌”。2014年,重慶首提“綠道”概念,構建以登山步道為主的郊野綠道體系和以城市步行道為主的城市綠道體系。如今,以往大多見於城區的塑膠、柏油“雙拼路”綠道,在重慶鄉村也越來越多,並逐漸成為鄉村“生態路”、“致富路”。圖為銅梁西郊綠道玄天湖段,拍攝于2019年8月。新華網發(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image.png

午後的重慶銅梁,鄉村道路劈開了綠色的波浪,在大地上蜿蜒。2019年3月,50公里長的銅梁西郊綠道貫通,打通了城鄉融合的血脈。圖片拍攝于2019年8月。新華網發(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image.png

這條路,連著青山綠水,串起“成王果業”、“荷和原鄉”、“牧堂純草莓基地”、“黃桷門奇彩夢園”、“巴岳山玄天湖”等大小30多個地標,涉及巴川、南城、太平、土橋、侶俸5個鎮街18個村(社區),將原本單打獨鬥的鄉村産業串珠成鏈,“抱團發展”成為這些鄉村産業新的選擇。圖片拍攝于2019年8月。新華網發(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image.png

西郊綠道貫通僅數月便有了人氣。晚飯後,玉皇村村民們的院壩內外格外熱鬧。幾條板凳、幾把蒲扇,村民們圍坐一塊乘涼、拉家常,小院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院子外,有時村民們會三五結伴,沿著綠道或散步或跑步,怡然自得。“日子更美了!”村民們眉眼擠成了月牙兒。新華網發(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image.png

以鄉村綠道促城鄉融合,于青山綠水裏孕育綠道經濟,漸漸成為重慶區縣的普遍共識。在梁平區明達鎮新益村,一條條公路宛如玉帶在田野上飄逸,他們組成了梁平“二環路”。梁平區二環路串聯著雙桂、蟠龍、大觀、金帶等9個鎮(街),沿線風景優美,是遊客自駕前往梁平百里竹海、中華柚海等景區的“打卡”線路。圖片拍攝于2019年4月。新華網發(高小華 攝)

image.png

在梁平百里竹海鄉村景區,綠道旁還添設了石板路。為當地旅遊提檔升級提供了交通、環境保障,自此,“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一去不復返,山水之中的村莊“走”出“深閨”,展露“興”顏。圖片拍攝于2019年10月。新華網發(熊偉 攝)

image.png

一通百通,梁平鄉村的“小康路”越來越寬。暢通的農村綠道,為農副産品帶來了銷路,也為深山中的鄉村帶來了遊客。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域旅遊的新模式越發明晰。拍攝于2019年10月。新華網發(熊偉 攝)

image.png

萬盛,黑山谷。從前,作為西南重要的産煤地,萬盛靠山吃山,曾吃得“揚煤吐氣”;然而資源的逐漸枯竭和環境污染,越發讓萬盛品出了“窮山惡水”的滋味。轉型,箭在弦上。往哪個方向轉?近年來,萬盛確定“旅遊帶動發展”思路,打破“礦井經濟”的舊思維。同樣是靠山吃山,如今萬盛吃出了“金山銀山”。為深度挖掘鄉村旅遊資源,“以健身綠道串聯景點城鎮”的構想呼之欲出。目前萬盛已建成騎遊健身綠道、登山健身綠道、田園阡陌健身綠道、濱湖健身綠道近1000公里。圖片拍攝于2019年9月。新華網發(曹永龍 攝)

image.png

得益於鄉村綠道,“吃上旅遊飯”這一往日奢望,在板遼村真切起來。今年8月底,改造升級的板遼村金沙灘露營基地正式開門迎客。景區帶動了板遼湖周邊42家農家樂、旅遊商戶的發展。村民藍代智家的蜂蜜、土雞等土貨備受追捧,一個週末就可以銷上千元。圖片拍攝于2019年9月。新華網發(曹永龍 攝)

image.png

鄉村綠道建設不光在“面子”,也滲入了“裏子”。大足區拾萬鎮五彩稻田公路旁的民居,如今畫上了彩繪。在路旁,村民自發栽花種草,扮靚了鄉村。在長虹村,進村就見綠樹成蔭,環村是修竹茂林,讓人生出世外桃源之感。不僅如此,這座小村莊還完成管線下地、環境美化、垃圾日産日清,加快實施雨污分流。圖片拍攝于9月。新華網發(蔣文友 攝)

image.png

事實上,“鄉村綠道”是近年來重慶大力建設“四好農村路”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市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2.8萬公里,已建成投用2.49萬公里,新解決了4132個村民小組通公路、8130個村民小組通油路或水泥路,2019年重慶還將新建“四好農村路”2.4萬公里。在銅梁、在大足、在榮昌、在巴渝大地上,條條鄉村綠道到康莊。圖為大足區寶頂景區環線公路,拍攝于2019年4月。新華網發(蔣文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