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把思政課堂搬到全國美展油畫展現場
龐茂琨結合全國美展油畫作品為師生上藝術思政課。(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10月21日晚,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把思政課堂搬到該校美術館一號展廳,以“新中國七十年來中國美術作品成就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賞析”為主題,為該校200名師生講授了一堂深入淺出、繪聲繪色的藝術思政課。
“同學們,全國美展與新中國的歷史幾乎同行,第一屆舉辦于1949年。此後大致每5年一屆,挑選出的作品銘刻了時代的風貌和精神氣質。”龐茂琨首先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美術界在改革開放前後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並介紹了重慶美術界《蒲公英》《父親》等代表作。隨後,龐茂琨帶領師生們走進一號展廳,對《城市夢》《可可西裏的紅燈》《幸福的歌》等進京作品、提名作品進行了逐個講解。
“大家看,《果蔬歡·百姓樂》以超市購物為切入點,描繪出市民豐衣足食的滿足感,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知識的力量》描繪的是一個書架,《資治通鑒》《三國演義》等上百本書籍,反映出一個家庭在看什麼書,以小見大反映了我們民族的精神世界……”龐茂琨深入淺出地剖析了這些優秀油畫作品的主題性。
從專業技法上,龐茂琨也為大家作了解析。比如,描繪黃土高坡農村生活圖景的《一聲吶喊》,採用中國的寫意手法,線條粗獷,色彩飽滿;描繪青海藏區女性的《吉祥祖國》,整個畫面大氣深沉,刻畫細微,體現出一種人性的崇高與力量……
對川美學生孫婭的進京作品《希聲鳴奏曲》,龐茂琨作了特別的解説。這幅作品,孫婭從身邊人入手,刻畫了自己的媽媽為了掙錢給女兒繳學費,晚上熬夜作手工活的場景。“關注現實,筆法細膩,真實動人。”龐茂琨表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作為美術創作的重鎮,川美師生應接力前行。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師生們感到收穫頗豐,“用藝術的視角和審美的眼光,去發現普通生活中的美,並用藝術語言去闡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該校油畫係研究生艾靜嫻説,這些油畫主題鮮明、氣象萬千,值得用心揣摩和體會。
據了解,四川美術學院近年來建立了學校領導帶頭上思政課的長效機制,院長龐茂琨一直堅持上專題思政課,用“思政+藝術”的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記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