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和諧重慶

奉節: 改小區面貌 變管理模式 添服務方式

發佈時間: 2019-10-21 16:23:5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廖紫羽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永安街道地處重慶市奉節縣城中心,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的“門面擔當”,在很大程度上展現著這座城市的形象,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由於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移民搬遷的城市特質等眾多原因,曾讓居民對城市發展怨聲連連。“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來,永安街道立足實際,緊盯民生問題,探索服務之方、發展之道,積極作為,居民逐漸愁容換笑顏、怨聲變稱道。

image.png

改造後的小區。

“改造”小區面貌

“王婆婆,這麼早就出來鍛鍊哇,上了年紀運動還是要小心兒喲!”“政府幫我們把小區建好了,地面楞個平順,不得摔倒。”

家住永安街道劉家包小區的楊友富大清早出去買菜就遇到起早鍛鍊的王婆婆,兩人便熱絡地擺起了龍門陣。

據了解,他們所在的劉家包小區屬移民統建房安置區,小區建設時間早,安置移民多,配套設備老化且極不完善,曾極大地影響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在2016年時,為改善小區環境,優化小區居民生存空間,永安街道啟動移民小區綜合幫扶項目,對小區進行屋面防水處理、外墻排危改造、室外環境工程改造等,至2018年底,與劉家包小區同時啟動的3個移民小區全部完成幫扶改造。

今年,青雲街小區幫扶項目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不光是外部改造,街道還計劃結合“創文”工作,將該小區打造成為有顏有品的特色小區,讓居民住得舒適的同時,生活也有更高品質。

image.png

指紋認證到府服務。

“改變”管理模式

永安街道城市發展新舊兼具,物業小區和老舊小區並存,小區管理便成為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近年來接到涉及小區物業管理的問題交辦件連連不斷,其也成為了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2017年來,永安街道針對物業小區探索出“五方聯管”小區管理機制,即街道指導管、社區協調管、物業公司標準管、業主委員會商議管、黨員幹部帶頭管,強化各管理主體作用和協調合作,形成上下聯動機制,促進小區物管規範化、標準化、高效化。

針對老舊小區,大力推行小區自治,圍繞“個人自覺、家庭自理、小區自管、社會自發”,按照遇事有組織、議事有規則、做事有標準,組建同心共築理事會、清潔家園理事會、基礎設施自管會等自治組織22個,引導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解決居民家門口的煩心事上百件。

如今,以巴蜀花園、清河水岸等為代表的物管小區,以廉租房、劉家包小區等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成為永安街道小區管理的樣板,居民生活豐富多姿,小區愈發美麗和諧。

image.png

“改善”服務方式

“高大姐,您兒幫到把嬢嬢的手拉出來按到這個指紋認證器上。”近日,永安街道任何社區幹部來小紅嚮往常一樣,來到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家中,為他們採集指紋,完成養老金領取的關鍵一步。

居民到服務大廳辦理事項變為幹部到府服務,這是永安街道服務群眾方式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永安街道結合“渝快辦”,推出便民為民四辦理”模式。即一次性辦理,梳理一次性辦理事項33項,公佈辦理事項資料清單;現場辦理,通過“馬路辦公”,及時處置鄰里糾紛、安全穩定、公共基礎設施維修等;到府辦理,主要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如指紋生存驗證、家庭醫生簽約、為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送學到府等;專人辦理,主要針對網上訴求,落實專人限期辦理、反饋,並與當事人做好解釋溝通。

同時針對困境兒童開展“愛心媽媽”一對一關愛行動,“四點半”課堂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和興趣課,組建志願者團體為失獨老人提供“夕陽紅親情陪伴”服務,建設社區殘疾人康復室推進助殘行動等,豐富多樣的服務項目和方式讓社區居民在高品質生活道路上行穩致遠。

眼下,一個群眾更加滿意,更加文明、和諧、美麗的首善之區正在無數次的“力改”中發生巨變,破繭成蝶。(廖紫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