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開放重慶

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契機助推重慶開放發展

發佈時間: 2019-10-17 10:07:57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在樞紐經濟方面,應積極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功能建設與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自由貿易區建設緊密結合,大力推動臨港産業、臨空産業以及國際貿易發展。

●在“降門檻”方面,重點對標沿海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以交通物流、投資貿易等領域為重點,找短板、補差距,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隨著新時代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的深入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于近期正式出臺,以重慶為起點和核心樞紐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西部地區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近日也共同簽署了《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這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進入全面提質增效的新階段。重慶要發揮好“三個作用”,就要緊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大契機,以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為目標,主動作為,努力加快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重慶高品質發展帶來新機遇

按照《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空間佈局和發展定位,重慶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兩大主通道起點、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內陸口岸高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雙向開放的核心樞紐地位突出,經濟積聚和輻射效應將更加彰顯。在重慶聚焦“三個作用”,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的時代背景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將為重慶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是形成對外開放通道新格局,有利於促進重慶全面融入國家開放新戰略。作為西部地區最近的一條出海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大縮短了中國西部與世界的距離,與中歐班列(重慶)共同改變了重慶地處內陸地區、長期遠離開放前沿的經濟地理區位,為全市注入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有利於重慶改變過去單一的東向開放發展格局,真正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樞紐作用,全面打造以重慶為核心樞紐的陸海統籌、東西互濟、南北貫通的內陸對外開放新格局。

二是拓展經濟發展腹地新空間,有利於形成重慶支撐西部地區發展的新局面。西部陸海新通道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的作用,特別是《規劃》和《框架協議》的出臺,將有利於重慶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各省市開放發展平臺的互聯互通和協調互動,增進西部地區內部的經濟聯繫,促進資源要素加快流動和優化配置,帶動成渝城市群與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進一步形成互動協作的良好局面,腹地空間的拓展將增強重慶對西部地區發展的支撐能力。

三是促進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有利於培育重慶推進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西部陸海新通道致力推進的創新發展機制和協同運營組織,將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産業的進一步深度融合,有利於激發沿線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活力,為重慶産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優化區域發展的營商環境,有利於提升重慶內陸開放的綜合競爭新優勢。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鐵海聯運班列三種物流組織形式不僅大大縮短了國際貨運時間,也有利於重慶主動參與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推動重慶加快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步伐。這為重慶構建物流高效、貿易便利、機制科學、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平臺。

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契機加快培育發展新優勢

一是聚焦體制創新,著力推動口岸開放和對外聯動合作。在口岸經濟方面,深化完善通道沿線地區海關協同合作機制,重點結合重慶及西部地區産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有序擴大口岸數量和業務範圍,支援重慶按需自主設立調整政府服務流程和口岸功能。在平臺發展方面,率先在兩江新區、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以及自主創新示範區,建立招商引資、國際貿易等聯動機制。在國際和區域合作機制方面,應重點推動實現重慶與東盟國家之間、與周邊其他地區之間的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探索形成國際區域合作新模式。在金融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機制方面,要積極推動《中國建設銀行金融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框架協議》內容的具體落實,並積極爭取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來渝開展相關業務,助推西部地區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

二是聚焦功能提升,著力夯實重慶國際樞紐功能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重點聚焦以“渝黔桂新”和渝深鐵海聯運為重點的重慶聯通泛亞及全球鐵海聯運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果園港、萬州港、珞璜港三大港口現代物流設施功能提升,豐富重慶國際貨運線路,爭取實現更多鐵海聯運、陸海聯運及國際直達。在樞紐經濟方面,應積極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功能建設與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自由貿易區建設緊密結合,大力推動臨港産業、臨空産業以及國際貿易發展。在運營組織服務方面,應重點聚力打造集中統一的操作中心、單證中心、結算中心、資訊中心,提升重慶在國際轉口物流和異地集散貨物流領域的運營中心地位。

三是聚焦業態升級,著力構建內陸開放型現代産業體系。在高端製造方面,重點關注大數據智慧化發展方向,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要素集聚和人才集聚優勢,加快“芯屏器核網”智慧産業補鏈成群步伐,穩步推動汽車摩托車産業、裝備産業、材料産業、生物醫藥産業、消費品産業等,向智慧化、成套化、系統化、綠色化、輕量化以及應用共用化邁進。在外向型服務産業方面,應重點發展壯大航空物流、專業會展、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開展進出口物流、國際貿易等線上支付結算和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物流及貿易的大數據增值服務。

四是聚焦國際對標,著力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在“降門檻”方面,重點對標沿海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以交通物流、投資貿易等領域為重點,找短板、補差距,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在“優服務”方面,重點探索重慶國際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的新機制和新方法,通過建立企業意見反饋平臺,積極徵集企業“放管服”改革建議,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提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品質效率,切實將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作為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茍文峰 作者單位: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