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和諧重慶

昔日“攔路虎”成了致富路 豐都這個村有了新變化

發佈時間: 2019-09-30 14:10: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9月29日,筆者走進重慶市豐都縣許明寺隆家溝村看到,昔日塵土飛揚的村道路變成了平整通達的水泥路,狹小簡易的石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新磚房,撂荒的土地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農地,便民服務中心的標準化衛生室格外顯眼,文化室,宣傳欄,健身場地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隆家溝村在精準脫貧工作的推動下,悄然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夯實基礎設施 讓村子煥發生機

據了解,隆家溝村全村幅員面積9.89平方公里,涉14個組,819戶,2783人,耕地面積6778畝,每人平均耕地2.43畝,林地面積2524畝,現有貧困戶107戶404人,其中未脫貧7戶18人。該村因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缺乏主導産業、村集體經濟匱乏、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而成為貧困村。近年來,該村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讓隆家溝村不斷煥發蓬勃生機。

“過去的隆家溝村十分貧困,出門爬坡,幹活靠擔,通過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更是泥濘不堪。路,成為了困擾村民脫貧致富的攔路虎。”該村綜合服務專幹杜小琴説,近年來,該村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快推進鄉村道路、産業路建設,讓村民走出“出行難、致富難”的困境。

image.png

隆家溝村硬化的水泥路。 何韻婷 攝

如今,筆者在隆家溝村看到,一條條乾淨整潔的硬化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門口,道路上不斷有電動車、三輪車、小貨車通行,給村民生産生活及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

據了解,去年該村新硬化村道公路5.2公里、機耕道2公里、便民路23000米,硬化了1組至12組3公里的土坯公路,方便群眾出行,為村民發展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今年該村將硬化公路10公里。同時,該村還修建水渠500米,新修建人飲工程水池6口,整治山坪塘19口,解決了600余戶飲水難問題。

改善人居環境 村民幸福指數上升

“我以前住的房子是用石頭堆砌的房子,不僅狹小破舊,一遇颳風下雨還十分危險。因此,在2014年,我向上申請了D級危房改造項目對原住所進行了拆除重建。”該村13組村民隆華明説,國家補貼了21000元,自己再添了點資金,很快將危房變成了新房,2015年他便搬入了新家。

筆者在隆華明的新家看到,他家建築面積共150個平方米,是一樓一頂的新磚房,平日6口人居住,樓上、樓下各有兩間臥室,窗戶安裝了玻璃窗,廚房乾淨整潔,灶面貼了嶄新的瓷磚,添置了淘菜盆、水缸、碗櫃。此外,水、電等通暢通達,冰箱、洗衣機、彩電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據了解,目前,全村共完成危房改造22戶,其中C級5戶、D級15戶,此外異地搬遷2戶,現已全面入住,基本解決了在家農戶住房安全保障問題,村民幸福指數不斷上升。

産業發展促增收 村民不等不靠加油幹

“感謝黨和政府一直以來關心,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該村14組村民古作維在養豬場內,一邊給豬兒添加飼料,一邊笑瞇瞇地告訴筆者。

古作維説,2014年以前自己和愛人董家淑常年在外務工,但照顧不了老人和小孩成為了他心中的擔憂。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駐村工作隊給他規劃脫貧項目,他返鄉大膽發展生豬養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2015年已經成功脫貧,成為了該村脫貧致富典型。

“我們一定要努力,現在國家出臺了這麼多好政策,我們更應該自立自強,不辜負黨和政府對我們的期望。”談及感受,古作維打開了話匣子,今年他以14元每斤的價格賣出了13頭生豬盈利4萬多元。如今,古作維不僅添置了家電,還購買了電動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杜小琴説,上述只是村民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該村主要脫貧産業為油茶、油米及勞動力輸出,今年該村共發展高山油米500畝,下半年,全村將種植油桐1500畝,對農戶採取以土地入股、年底分紅的方式,帶動村民進一步持續增收。(何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