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麗重慶

纜車輪渡索道 “老重慶”手繪山城記憶與變遷

發佈時間: 2019-09-27 11:27:32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近日,《老重慶記憶》新書發佈會在時光裏獨立書店舉行。41萬字、500多張圖片、38幅鋼筆手繪插畫……作者陳永康生於1957年,在書中表達了一個“老重慶”對昔日山城時光的懷念。

手繪插畫,指完全不借助於數位工具,僅憑藉筆及紙張或其他平面媒介進行創作的插畫,近年來受到網友及遊客的青睞。用這種形式錶現重慶之美,陳永康並非孤例。

生於1946年的秦廷光,用毛筆描繪出上世紀50年代的菜園壩纜車、上世紀60年代的山城寬銀幕電影院(以下簡稱山城電影院)、上世紀80年代的洪崖洞……44幅作品已于2018年結整合《記憶中的老重慶》出版發行。

今年44歲的重慶人馬開峰,用水彩的形式渲染出重慶的新風貌。他讓長江索道、湖廣會館、鵝嶺二廠等景點躍然紙上,色調明快,受到歡迎。

重慶的山水、街巷、建築以及生生不息的人文傳統熏陶了這三位手繪者,他們懷著對這座城市深沉的愛,讓故土的過往和變遷躍然紙上……

從吊腳樓民居到高樓大廈

江邊的風景變了模樣

“爸,家裏被水淹了!”“媽,快起床!!”

1956年8月的一個清晨,市中區(今渝中區)儲奇門一帶的一處吊腳樓裏,傳來一個10歲孩子的哭喊聲。被聲音驚醒後,他的爸媽猛然從床上坐起,看到洪水已將床腳淹沒,枯枝爛葉在水面飄浮著。

當年那個警覺到洪水的孩子,名叫秦廷光,出生於菜園壩。1954年至1958年,他在儲奇門一帶的吊腳樓中生活。

《記憶中的老重慶》一書中,有一幅作品再現了上世紀30年代儲奇門的吊腳樓景觀,這幅畫是秦廷光根據老照片畫的,而畫中場景和他記憶中的吊腳樓相差無幾。“站立”在山坡上的吊腳樓,順勢而上多起伏,呈現出“前後顧盼景自移”的動態美。

“每逢汛期江水上漲到一定程度時,地勢較低的人家都會緊急搬家。”8月4日上午,秦廷光在銅梁家中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吊腳樓都是用竹子搭建成的簡陋房屋,冬冷夏熱。”

儲奇門一帶的吊腳樓在1958年和1960年的兩場大火中煙消雲散。

陳永康在《老重慶記憶》一書中講述並繪製了上世紀80年代儲奇門一帶的城市風貌。記者看到,那時的儲奇門一帶,沿街幾乎都是三四層樓高的樓房,已經沒有了吊腳樓的身影。

1957年,陳永康出生於解放碑附近的江家巷,他雖然沒有住過吊腳樓,但吊腳樓仍然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記。

《老重慶記憶》一書中,有一幅插畫描繪了上世紀80年代的臨江門吊腳樓景觀。畫中的吊腳樓依山就勢、不拘章法,佈局密密麻麻,頗具山城味道。

“從公路到嘉陵江邊的落差有百餘米,公路是建在城墻上的,到江邊玩耍要過城門洞、下梯步、穿小巷,路過密密麻麻的吊腳樓人家。”陳永康回憶道。

“吊腳樓雖然簡陋,但其中飄溢的飯香味、溫馨的鄰里情,乃至風趣的吵架方言,都令人難忘。”陳永康稱,1992年,臨江門吊腳樓在舊城改造的爆破聲中消失,代之以魁星樓等高樓大廈。

纜車、輪渡、索道

交通工具變成時尚“打卡地”

“纜車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但我們這些娃兒,為了省2分錢,總是一口氣從江邊跑上山頂……”在8月4日下午的新書發佈會上,陳永康回憶。

纜車,曾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抗戰時期,重慶組建了重慶纜車特種股份有限公司。纜車公司首先在望龍門碼頭修建客運纜車,該纜車由橋梁專家茅以升等設計,于1945年5月16日竣工運作。新中國成立後,重慶又陸續修建了儲奇門、菜園壩、朝天門纜車。

通過陳永康和秦廷光的插畫作品,記者看到了菜園壩纜車在上世紀80年代的模樣——纜車在吊腳樓旁穿梭而過,坡度之陡令人望而生畏。

改革開放之後,主城區的纜車逐漸從歷史舞臺上謝幕。

纜車減少了市民爬坡上坎之苦。但如果想渡江,則要依靠輪渡。

“上世紀50年代到南山玩,先要坐望龍門纜車到達江邊,再坐過江輪渡到南岸區上新街。”秦廷光説,而南岸區的市民要進城(指到解放碑一帶)購物,也必須依靠輪渡。

輪渡,渡人也渡船。在1980年石板坡長江大橋通車前,汽車要過長江必須依靠車渡船,一艘船可以載6輛車。因運力有限,常常引發汽車排隊渡江的場面。該大橋通車後,長江上的車渡船就漸漸消失了。

“對於我們這些在江邊長大成人的重慶人來説,渡船的汽笛聲,承載著鄉愁的味道,如今只能在腦海中回味了。”陳永康説。

在石板坡長江大橋通車7年後的1987年10月24日,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長江索道竣工投入運作。

長江索道運作後不久,秦廷光和馬開峰就去“嘗鮮”了。“遇到大霧,渡船不能航行。索道就不一樣了,它不怕霧氣和風雨,極大地方便了在南岸區居住、又在渝中區上班的人。”秦廷光説。

馬開峰于1987年冬天第一次乘坐長江索道時,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江上霧氣瀰漫,岸邊建築若隱若現,從空中俯瞰重慶,太美了!”

秦廷光和馬開峰都將長江索道繪成了插畫。秦廷光描繪的上世紀80年代的長江索道中,背景渝中半島還沒有“長高”;而馬開峰2017年創作的作品讓人感受到重慶的都市風情:車廂中滿是觀光的遊客,背景渝中半島高樓林立,經過修繕的湖廣會館和都市風貌融為一體……

如今,長江索道已成為外地遊客來渝必去的“打卡地”。纜車和輪渡也轉變了“身份”——2018年10月1日,長壽纜車恢復運作,國慶期間接待旅客超過11萬人次;1月中旬,大竹林至朝天門觀光輪渡航線通航,春節期間每天接待遊客4000余人次。

看電影、觀展覽、逛文創園區

娛樂方式從單一變得多元

“鐺,鐺,鐺……”伴隨三聲沉重的鐘響,白色的透明紗布徐徐拉開,坐在皮質沙發上的秦廷光正和其他1500余名觀眾一道,期待電影《風從東方來》的上映——這是1960年發生在山城電影院中的一幕,那種當時堪稱“奢侈”的享受,至今仍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山城電影院位於渝中區兩路口,于1960年建成投用,是當時重慶最豪華的影院。這座影院的銀幕高7.1米、寬18米,觀眾廳可容納1500余人同時觀影。

秦廷光和陳永康描繪的山城電影院,讓人領略到這座建築大氣又不失典雅的特色。

陳永康回憶,山城電影院裝修豪華,讓人有步入聖殿的感覺。“它有著淺米色的外墻、淺紅色的正面柱身,使它在多霧的背景下,顯得明朗溫暖;5孔拱廊與3個筒形薄殼前後呼應,挺拔壯麗,讓人過目不忘;影院休息廳懸挂著電影明星的巨幅照片,十分引人矚目……”

在精神文化生活相對匱乏的年代,看電影是市民最重要的娛樂方式。在山城電影院看電影,更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看電影時,幾乎每一位觀眾都會非常專注,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電影放映結束後不久,電影中的插曲就會在社會上流行起來。例如,1963年《冰山上的來客》上映後,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迅速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陳永康説。

1989年,山城電影院被評為重慶市十大標誌建築之一。1996年,山城電影院被拆遷。

陳永康稱,山城電影院附近的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也是市民娛樂休閒的好去處。陳永康描繪了上世紀80年代的文化宮。記者從這幅作品上看到,弧形大門高聳,呈現出莊重典雅的建築風格。

“文化宮裏面有展覽館、游泳池、兒童遊樂園等設施,1956年‘西南第一屆國畫展覽會’就是在這裡舉辦的。”陳永康説。

此外,位於解放碑的大眾遊藝園和重慶群眾藝術館也曾是市民聽戲、觀展的重要場所。

時過境遷,如今文物、美術展覽舉辦場地已經更多、更專業,引進的展覽也更加精彩。

“最近,我在重慶美術館參觀了從國外引進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文藝復興——貝裏尼家族收藏特展’,在家門口看國際大展,這在以往是不敢想像的。”陳永康説。

除了美術館和博物館,近年來不斷涌現的文創園區也受到市民和遊客的鍾愛。2018年,馬開峰創作了一幅表現鵝嶺二廠新風貌的插畫。畫中的鵝嶺二廠色彩絢麗,充滿時尚與朝氣。“重慶的變化日新月異,我的畫筆不捨得停下來,停止就意味著和美麗擦肩而過。”馬開峰説。

記者手記》》

一幅生動的重慶時代畫卷

“小時候的日子是很苦,但現在回想起來,卻有一絲甜味。”秦廷光在接受採訪時説。一幅幅描繪重慶老城或新景的插畫,承載著作者鄉愁的味道。

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三個重慶人的插畫作品記錄了山城發展的一個瞬間,但如果將作品拼接起來,那就是一幅生動的重慶時代畫卷。

1982年,15層、54米高的會仙樓竣工時,是重慶第一高樓。在陳永康的插畫作品中,有一幅便描繪了上世紀80年代的會仙樓。他説,當時會仙樓相當於兩座解放碑的高度,是渝中半島上最為醒目的高樓。而馬開峰創作于2017年的作品中,339米高的重慶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已將解放碑團團包圍,城市的天際線不斷被刷新。

在馬開峰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新重慶日新月異的美。他畫的渝中半島,呈現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無限魅力。他説自己更願意把新重慶的美好記錄下來,通過網路等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外地遊客感受到重慶的新風貌。

秦廷光、陳永康、馬開峰作品中的纜車、渡船、索道如今依舊存在,不過,它們的主要功能已經從出行轉變為觀光。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享受生活、感受一座城市的活力與魅力,這不正是重慶發展變遷的生動注腳嗎?本報記者 趙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