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仁心大愛

沙坪壩區人大代表胡衛東:情係民生 用擔當實幹托起百姓安居夢

發佈時間: 2019-09-25 16:59:1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中國網9月25日訊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有一個簡單而樸素的安居夢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千年之前,詩聖杜甫在心憂民生疾苦,苦於救民無計,無奈發出了如此感嘆。如今在沙坪壩區渝碚路街道,隨著老舊小區危房排危搬遷工作的順利實施,讓百姓“住有所居”這一民生夙願正逐步得到實現。

“胡代表辛苦了……感謝胡書記,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住進新居的群眾紛紛交口稱讚。他們口中的胡代表、胡書記,就是沙坪壩區人大代表、渝碚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胡衛東。

“老小區”的隱憂

位於沙坪壩區楊梨路108號、109號的重慶市模具中心家屬區已建成50餘年,共有3棟5層建築,屬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筒子樓磚土混合式建築,是典型的老舊住房小區,房屋建築面積約為3401平方米,常住住戶有124戶。由於年久失修,該處房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于2017年5月被確定為D級危房,對居民財産和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破舊的磚瓦,斑駁的外墻,簡陋的院落,橫七豎八的門窗,幽暗的巷道,光陰似乎在這裡停住了腳步——

“老鼠在房頂和墻壁上打洞,房間裏到處都是我們用水泥填補的窟窿。”在低矮潮濕的房間內,模具廠老職工何江説道,”一遇到颳風下雨,我們在房間裏面就感覺極度的不安全,心裏像懸著一塊石頭。全家把值錢的東西全部都放到一個背包裏面,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即提著口袋跑出去避險。”

老職工史再莉也深有同感:“我們全家三代四口人,就擠在由轉頭和木板隔成的三間房子之內,面積不足30平方米。實在是沒有辦法,我們就在旁邊搭建了一個小房間作為廚房。屋子裏白天也是黑黢黢的,即使在大白天也需要開電燈。”他們家的房子逼仄狹窄,兩個人面對面轉身都有困難。小孫子安安怯生生地依偎在奶奶身邊,陌生人的到來讓他有一點跼踀不安。

居民樸實的訴求,不斷迴響在耳畔;孩子無助的眼神,時刻浮現在眼前;嚴峻而緊迫的現實,深深刺痛了胡衛東的神經。強烈的責任和憂患意識告訴他,回應民生訴求,推進排危搬遷,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刻不容緩。

吹響攻堅“衝鋒號”

讓老百姓“安居”,才能讓胡衛東“安心”。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關心支援下,2019年7月,由胡衛東親自挂帥並組織實施的模具中心排危搬遷項目正式啟動,任務攻堅“衝鋒號”正式吹響。

“要讓廣大居民共用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黨的政策惠及更多民生。”胡衛東在項目實施動員會上説道,“街道上下要精心準備、精準施策、精誠團結,以超強力度、超常措施重點推進該項任務攻堅,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全力把這項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好事辦好。”這是胡衛東為大家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他對群眾許下的錚錚諾言。

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指導督促和親自帶動下,排危搬遷項目工作組實行“五加二”“白加黑”“兩班倒”工作制,確保工作連續推進不斷檔。他堅持每天一碰頭一彙報一安排,每週一小結一計劃一調度“六個一”工作制度,及時梳理協調解決各種問題,保證項目各項工作節點按時平穩推進。

為爭取到項目資金和房源,他奔走于區政府、住建委、財政、城投公司等部門多方進行呼籲,協調落實項目補償資金7000余萬元,保障性住房130余套,為項目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了加快工作進度,在重慶最為炎熱的7、8月份,他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戰鬥在排危搬遷的工作一線,深入住戶家庭進行摸底,了解利益訴求,講解排危搬遷政策以及幫助解決家庭矛盾糾紛。積極協調水務、燃氣、電力等部門儘量壓縮賬戶登出、地下管網改遷等業務辦理時限,高效推動工作開展。

項目在保持高效推進的同時,嚴格實行搬遷政策、補助標準、保障房源“三公開”,讓搬遷工作在陽光下運作,廣泛接受群眾評議監督。由他親自組織監督實施的保障房抽選工作,按照“先抽號”“再抽籤”“後選房”三步驟全流程公開透明組織實施,確保了公平公正,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認可。群眾紛紛表示:所有的流程都是公開透明的,我們都是見證人。有這樣為民辦實事的領導,我們信服!

2019年8月30日,在胡衛東的帶領和推動下,排危搬遷項目實現了交房和簽約“雙過百”。街道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圓滿完成了預計要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務攻堅。

安居點亮新希望

此心安處是吾鄉。拿到新房鑰匙和搬遷補償款的群眾一個個都精神抖擻,喜氣洋洋,暢想和規劃著今後的工作和生活。

職工代表龔麗今天起了個大早,朝陽裏,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正在裝修的房子。“5千多一個平方,在重慶市區,哪能找到這麼好的房子?政府還補助了我們搬遷補償資金,上哪也找不到這樣的好事。我也要趁著這個機會重新裝修一下這個家,心裏頭敞亮了,生活有奔頭了。”她的眼睛裏飽含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滿滿期許。

“終於可以睡一個安穩覺,再也不用像往常那樣疑神疑鬼、擔驚受怕了。”75歲的居民代表劉君老兩口都是模具廠老職工,能住進這樣的房子連想都不敢想,“我們以前的房子才23個平方,又窄又黑。這次搬遷,由於我們符合條件,政府給我們提供了30平米的房子。看看現在的一室一居住房,寬敞明亮、出行便利,設施設備也一應俱全,兒女再也不用天天擔心我們的安全了……真的像做夢一樣。特別感謝黨和政府。”她的眼裏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模具中心排危搬遷項目,有105戶選擇了房屋安置,19戶選擇了貨幣化安置,共發放住房保障資金近7000萬元,沒有收到一份居民的舉報投訴。“安居”的老百姓幸福地笑了,“安心”的胡書記也開心地笑了。

“作為街道的主要負責人,我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已經9年了,渝碚路就是我的家。”看到百姓“夢圓安居”的一張張笑臉,看到他們正在從“新”出發,用雙手創造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胡衛東滿懷深情地説,“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又是發展問題。‘安居’是‘樂業’之本,居民只有了卻後顧之憂,才能從容追逐夢想。讓老百姓住有所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目前轄區的老舊小區危房數量還不少。下一步,街道將嚴格落實上級工作任務要求,紮實穩妥推進危房改造和排危搬遷工作,讓更多百姓實現‘安居’夢想,勇敢追尋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