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這樣走來--《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

發佈時間:2019-09-24 08:0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1942年12月毛澤東起草的《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手稿。這是關於敵後抗日根據地經濟建設的一件重要的指導性檔案。

加強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是中國共産黨領導根據地軍民堅持抗戰的重要一環。但是, 1940年冬,國民黨對抗日根據地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軍政部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彈藥、被服等,並揚言“不讓一粒糧、一尺布進入邊區”。特別是從1941年起,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開展頻繁的“掃蕩”、“清剿”,實行“三光”政策。加之華北又遭遇歷史上少見的特大災害,所以,從1940年冬開始到1942年,華北抗日根據地陷入嚴重困難之中。

毛澤東在手稿中寫道:“1940年及1941年”,“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藥,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窩。人家用停發經費與封鎖經濟來對待我們,企圖把我們困死”。

到1942年,敵後根據地的軍隊減少了五分之一,總人口減少了一半。魯南八路軍戰士有半年用樹葉、地瓜秧、花生皮等摻一點糧食吃。面對困難,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號召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産運動,自己動手解決糧食(問題)。同時開展減租減息,提高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南泥灣就是軍隊開展大生産運動的一個典型,在八路軍的生産運動中,荒蕪的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1942年12月,在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上,毛澤東作了《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的報告。該文後來在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時,改為《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毛澤東在報告開頭第一句話就説: “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歷來就是我們的經濟工作與財政工作的總方針。毛澤東還指出財政與經濟的關係是:“財政政策的好壞固然影響經濟,但決定財政的卻是經濟,未有經濟無基礎而可以解決財政困難的,未有經濟不發展而可以使財政充裕的。”

發展經濟,是毛澤東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發展經濟而不是用增加稅收來解決財政困難,可以説是毛澤東經濟思想的一個特點。

毛澤東在報告中,將“邊區經濟,分為民營、公營兩個方面。民營經濟就是一切私人的農工商業,公營經濟則是政府與軍隊所經營的農工商業。”而“這兩方面的作用與關係:民營經濟是為了解決邊區一百四十萬人民的生活,同時以租稅的形式援助政府與軍隊……在這裡適用的原則,就是公私兼顧或曰軍民兼顧。”他明確指出公私兼顧也可以説是軍民兼顧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的黨員政府不注意動員人民並幫助人民發展農工商業,則人民生活既不能改善,抗戰需要亦不能供給,其結果就是軍民交困,軍心民心不能鞏固,一切也就無從説起了。所以,黨與政府用極大力量注意人民經濟的建設,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邊區的大生産運動中,黨中央、西北局、邊區政府的領導人都以身作則,參加到生産運動中去。毛澤東也身體力行。1943年初,他在楊家嶺窯洞下面開墾了一塊地,種上了菜。朱德總司令也組織了一個生産小組,開墾了三畝菜地。1943年,中央直屬機關和中央警衛團舉行紡線比賽,周恩來、任弼時、李富春等領導人爭先參加,任弼時奪得紡線第一名,周恩來被評為紡線能手。1943年春,毛澤東揮筆為陜甘寧邊區工農業生産成績展覽會寫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題詞。

主持人:在中共中央的號召下,各敵後根據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大生産運動和經濟建設,軍隊和政府用多種形式幫助群眾發展農業生産,同時還力所能及地發展起工業生産,自己生産武器彈藥和生活用品,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使各抗日根據地渡過了嚴重困難。這不但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更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