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化藝術

“我們走在大路上——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開展 來看新中國70年巨變中的重慶故事

發佈時間: 2019-09-20 11:04:19 |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創造了哪些偉大奇跡?繪就了哪些精彩故事?9月19日,由九龍坡區委、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在重慶建川博物館開展。

展覽展出3700余張照片、近3000件展品。以新中國發展歷程為線索,從1949年至2019年,一年作為一個展覽單元,一年提煉一個年度主題,從民間記憶的角度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

從“稀罕物”到“橋都”

步入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展館,重慶日報記者首先被上世紀50年代和重慶緊密相關的展品、照片吸引。

1952年單元以“成渝鐵路通車,巴蜀天塹變通途”為主題,展出了和成渝鐵路方案制定、建設、通車相關的歷史照片和珍貴文物。成渝鐵路是在黨領導下,新中國自主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52年7月1日通車。這一單元展出的“西南中蘇友好協會”祝賀成渝鐵路通車的紀念錦旗為國家一級文物,受到觀眾關注。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稱,這件展品是他20多年前在一古玩市場以幾千元的價格收購的。

在1959年單元,定格白沙沱長江大橋建設場景的照片映入眼簾。據了解,鄧小平同志曾親自過問這座大橋的選址——成渝鐵路建成並全線通車後,他在西南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發出號令:“成渝鐵路修好了,我們還應當修一座大橋把成渝鐵路和川黔鐵路連接起來,讓四川到重慶的這段長江天塹也變通途!”1953年,在鄧小平同志的親自過問下,專家經過慎重選址,幾經商定後,把重慶的首座長江大橋位置確定在一江相隔的巴縣小南海白沙沱和江津縣珞璜鎮(今大渡口區白沙沱和江津區珞璜鎮)。

“在我小時候,鐵路和大橋都屬於‘稀罕物’。”沙坪壩區市民徐世亮今年76歲,他在展館中看著重慶昔日交通建設場景感慨道,“重慶現在成了‘橋都’,不僅有各式各樣的大橋,還有索道、輕軌、公交,老百姓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了。”

市民文化生活過得更有滋味

從展覽中,市民可以看到大足石刻臥佛、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的歷史影像,感受重慶文化建設走過的足跡。

大足石刻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産,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所在的紅岩聯線景區的接待人次也于去年首次突破1000萬。重慶的一處處文化地標,受到了公眾越來越多的關注。

“1999年,大足石刻成為世界遺産。聽到這條新聞時,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激動。”大足區市民陶群淑參觀展覽時説,重慶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過得更加有滋有味,“如今,逛博物館、美術館,已經成為我們一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1981年1月17日,羅中立創作的油畫《父親》榮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後,轟動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在1981年單元,展出了這幅油畫的照片。“今天,從技術層面來講,很多人都能畫出這樣一張畫,但那時卻不易。是改革開放成就了《父親》,《父親》也代表了改革開放這一時代。”羅中立曾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時説。

此前,重慶還未承辦過全國美展展區展覽。不過,這一遺憾將成過去時。9月22日和25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和雕塑展區將在渝開幕,重慶參展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創歷史之最。

貧困學子過上了好日子

在1989年單元,一塊名為《解海龍希望工程紀實攝影精選》的展板上,展示了5張貧困地區兒童求學的照片。

“1996年,我在江津老家農村教書。當年教室就是這樣的場景。”謝家灣小學語文教師施立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説。這張照片中的教室地面坑坑洼洼,“課桌”由石板和木板組合而成,近20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上課。

那年,18歲的施立要“承包”全班所有科目的課程。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少學生家境貧困,不能按時繳納學費,“剛工作的幾個月,我的工資基本上都用來給學生墊付學費了。”

當年那些交不起學費的孩子,如今已經陸續開起了養雞場、承包了果園,日子越過越紅火。“他們生活的變化,就是新中國輝煌巨變的一個縮影和真實寫照。”施立介紹,如今,不少曾經的貧困地區學校都有了寬敞明亮的教室、營養可口的免費午餐,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地讀書了。

樊建川説,按照年度布展,更加清晰地展現了新中國的發展變遷,將讓觀眾更加了解、熱愛自己的祖國。

據悉,該展覽將展出至12月。目前,重慶建川博物館的展館增至9個,票價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