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柱:融合發展“楓橋經驗” 破解鄉村治理難題
十九大以來,鄉村治理工作被提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我國的社會治理現狀面臨著兩極分化:城市智慧化社區防控體系和治理模式日臻完善,而智慧化鄉村治理卻十分薄弱,更無經驗和模式可借鑒。
重慶市石柱縣經過一年多創新實踐,成功將大數據智慧化融合發展“楓橋經驗”,探索出一條“鄉村智慧化防控+貴和工作法”的現代化鄉村治理模式,不僅深化和發展了“楓橋經驗”,還破解了鄉村治理中長期存在的“五大”難題,吸引了國內30多家單位前來參觀學習。重慶市將在全市38個區縣農村和18個深度貧困鄉鎮推廣這一經驗做法。
黨建引領 以人民為中心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係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之一,地處石柱縣東北面的大山深處。造山的切割衝撞,漫長的歷史沉澱,封閉的生存環境和惡劣的自然條件,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該鄉共有7個村34個網格(組)3014戶8230名群眾。
據了解,中益鄉自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全面展開後,各種鄉村新問題、新矛盾陸續出現,社會治理難度不斷增大。針對這種新形勢下鄉村治理髮生的深刻變化,石柱縣公安局在縣委縣政府和重慶市公安局黨委的領導及市局治安總隊的具體指導下,站高望遠,以黨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首先在中益派出所官田警務室構建黨性教育“心學室”和鄉村治理基層黨建實踐中心。警務室民(輔)警每天上班必做課就是面對黨旗宣誓,面對警徽問心,面對指責反省,然後走出“心學室”,開啟一天全新的工作,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通過基層黨建實踐活動,明確了以人民為中心開展鄉村治理工作的總方向。
緊接著,在縣局黨委統一指揮下,由一位副局長領銜帶隊,依託官田警務室和一村一輔警的牽頭主導作用,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和艱苦努力,自主研發出以大數據智慧化為支撐的“平安鄉村•智惠農家”防控系統。同時,結合“楓橋經驗”,創建了“鄉村智慧化防控+貴和工作法”的現代化鄉村治理模式,即“中益模式”,有效破解了農村社會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三留守人員管理難、基礎資訊採集難、重點人員監管難、安全隱患排查難、矛盾糾紛化解難”等老大難問題。
智慧防控 科技體系創新升級融合助推鄉村治理
記者在中益派出所官田警務室指揮中心大螢幕上看到,隨著鏡頭拉伸,遠可看轄區全貌,近可看車輛號牌;當有人員進出,人像識別系統自動搜索比對,並對陌生人、被關注人群標注顯示;轄區綜合治理、火災預警、旅遊景點、民宿登記、中藥材基地、土特産推廣及民警、村組幹部位置動態等盡在其中。這只是記者在指揮中心看到的冰山一角。
該防控系統具有天網、地網、人網、網際網路“四網管控”功能。天網實時監控轄區治安情況;地網通過物聯感知,智慧分析預警轄區交通、氣候、火災等情況;人網即整合黨政領導、綜治幹部、駐鄉民警、交通安全監管等11支力量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際網路即通過網路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回應群眾,優化布警等。如今年1月,轄區村民曹某家中因電線短路引燃柴堆,系統感知後立即報警,民警迅速組織力量及時滅火,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該防控系統還開通了“平安鄉村•智惠農家”App功能。通過App,鄉黨委政府領導及民警可實現移動辦公,實時查看轄區所有監控,調取轄區人、車、房等資訊,接收群眾求助資訊等;村組幹部可接收處理系統下達的各種指令,反饋情況推送資訊,也可視頻連線;村民和遊客通過“群眾之聲”板塊推送線索或意見建議,起到發動群眾參與治安管理的作用。如2018年6月,犯罪嫌疑人齊某等人打著“脫貧致富”的幌子在該鄉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村組幹部發現後將這一線索通過“平安鄉村•智惠農家”防控系統推送至指揮中心。民警立即通過系統開展人像比對識別和車輛軌跡分析,並循線追蹤,將1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為群眾挽回損失15萬餘元。據了解,該犯罪團夥此前在其他鄉鎮成功作案多起,均已僥倖脫逃,這次卻栽在了中益鄉佈下的天羅地網之中。
該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對轄區內的違法犯罪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村民們高興地對記者説:“有了這個東西(指監控視頻),哪個還敢做壞事喲,晚上睡覺都不用關門了!”
據了解,今年以來,中益鄉的刑事案件、八類主要刑事案件、110刑事警情同比全部下降,較大以上案(事)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零發生,非訪鬧訪零發生。去年10月,該系統作為全國唯一聚焦鄉村綜合治理的科研成果,被重慶市公安局推送到公安部參加2018年國際公共安全博覽會,受到與會者和公安部相關領導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
脫貧幫扶 服務經濟便捷群眾排困解難
8月28日,記者在中益鄉華溪村中心組劉益洪家裏採訪時,正好遇到幾位來自山東的客人到他家開的民宿房裏住宿。劉益洪打開手機App,不到20秒就給幾位客人辦理了登記入住手續。據了解,劉益洪自去年7月將自家房屋裝修打造成民宿後,平均每天接待20多位客人,最多一天接待近百人。王毅今年8月18日到他家考察時,了解到他家養殖中蜂+民宿經營收入不錯的情況後,十分高興。
記者看到劉益洪為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使用的,正是“平安鄉村•智惠農家”防控系統中的一款專為當地民宿旅遊服務的系統功能,又稱之為脫貧幫扶系統。其功能操作十分簡單,遊客和民宿經營者只需通過手機掃描身份證即可自動生成身份資訊實現登記住宿。該功能不僅方便遊客,可直接通過App前往景區、住宿或購買特色農産品,還為民宿經營者每戶節約4000元安裝費,以後每戶每年可節省2000元費用。這一創新不僅解決了民宿登記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而且為全國的民宿管理,也為城市網約房、日租房管理提供了可複製經驗。該系統自推廣應用以來,累計為全縣民宿農家樂節約經費350余萬元。其中,為中益鄉45家民俗農家樂節約20余萬元,高品質助推了當地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一天就遇到五個來自重慶市內外的旅遊團隊,10多人到50多人不等。記者在華溪村金溪組譚登周家採訪時了解到,最近幾個月,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人上百人到他家遊覽觀賞,他家門口放著一台立式冰櫃,裏面全是放的礦泉水和飲料,遊客掃碼自取。
與此同時,中益鄉的“三留守”人員通過公安機關免費安裝的“可視對講親情通”鏡頭,讓在外務工的親屬隨時了解“三留守”人員在家的實際情況。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三留守”人員,可在網格長家中通過該系統與親屬視頻對講。而“一鍵報警器”,更是為農村老人和兒童提供了便捷服務。無論遇到任何突發情況,只要摁一下“一鍵報警器”,警務室及其在外親屬均可在第一時間收到報警資訊,求助者就能獲得第一時間救助。如今年6月的一天,65歲村民劉某一人在家,突發疾病,通過“一鍵報警器”報警,執班民警接到報警資訊後,立即通知就近村幹部及時趕到,將劉某送往鄉衛生院救治,轉危為安。據記者了解,先後有10多名留守老人和兒童突發情況後,通過“一鍵報警器”,全部因救助及時而化險為夷。坪壩村黨支部書記劉成勇對記者説:“一鍵報警器”的使用,有效解決了當前村組幹部少、“三留守”人員服務難的問題。
“貴和模式” 創建線上線下多元化解矛盾機制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化鄉村社會治理體制。中益派出所在立足大數據智慧化鄉村社會治理的同時,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本地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大膽探索實踐,傾情打造“貴和工作室”,創立“中益模式”中獨具特色的“貴和工作法”。實現了風險就地化解、矛盾就地解決、隱患就地排除、困難就地幫扶、證件就地辦理的鄉村綜合治理有效目標。其具體做法:
一是構建以戶長、院落長、網格長、村長(主任)、派出所所長、鄉長組成的“六長抓總”負責機制,做到層層負責、層層考核。集合鄉賢、部門、行業、律師、綜治、司法等社會資源共治聯調,形成“政府吹哨、部門報到、協商解決”的良好機制。為確保“六長抓總”長久落地實施,石柱縣委、縣政府出臺了〔2019〕68號文件確立相應的管理規定,從制度上充分保障。
二是創建充滿和諧文化氛圍的“貴和工作室”,成為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基層陣地,也成為踐行和豐富、昇華“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的重要關口。村民不滿意或有矛盾糾紛或有過激情緒和怨言,就把他們請到“貴和工作室”,先請他們坐下喝茶,再聽他們慢慢説,然後跟他們講理、講法、講德,勸其心和,最終讓他們抱怨而來,握手言和。在強化線下調解的同時,利用“網上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功能進行線上調解,利用遠端視頻實現當事人面對面溝通、協調,第三方接訪、會見、調解等,多元化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據了解,今年1至8月,該鄉利用“貴和工作法”,調解各種民事糾紛32起(包括2起重大疑難糾紛),成功率100%、滿意度100%。該鄉坪壩村1至8月刑事、治安案件零發生、亡人事故零發生、出鄉陳情信訪事件零發生,矛盾糾紛大幅下降,鄉風文明程度和群眾滿意度大幅上升,鄉村治理效果顯著提高。(祁彪 秦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