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榜樣力量

追尋先烈的足跡|蕭楚女在重慶的“紅燭”人生

發佈時間: 2019-09-19 11:11:37 |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荊曉強

image.png

1925年春重慶團地委部分負責人合影,第2排左起第2位為蕭楚女。(圖片由王麗翻拍)

他以“楚女”為筆名發表文章,以手中的筆為武器,宣傳馬列主義和救國救民真理,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罪行。

1922年9月到1925年5月,他播革命火種于巴山蜀水之間,為促進馬克思主義在四川和重慶的傳播與中國共産黨重慶地方組織的創建,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就是中國共産黨早期理論家、教育家和無産階級革命家——蕭楚女。

“同學們,你們想蠟燭不是能放光明嗎?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1926年在廣州農講所和黃埔軍校帶病工作時,蕭楚女曾對學生這樣説道。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9月16日,市委黨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副主任黎余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説,這是蕭楚女的人生觀,他的一生,就像一支永不熄滅的“紅燭”,光明磊落地燃儘自己,點燃了革命的火種。

促使省四師成為下川東革命的搖籃

“蕭楚女原名樹烈,1891年出生於湖北省漢陽縣鸚鵡洲一個小商家庭。”黎余介紹,蕭楚女幼年即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青年時期,參加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後,蕭楚女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常以“誰得到青年,誰就得到勝利”為口頭禪。蕭楚女所到之處,便以報紙和學校講臺為陣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火種,積極從事青年運動。

1923年,蕭楚女應四川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簡稱“省四師”,現重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院)校長劉明揚之聘,來到位於萬縣亢家灣的省四師任教,傳播革命思想。

讓蕭楚女沒想到的是,當他來到省四師後,卻發現這所下川東的最高學府,實行的卻是封建奴化教育,在“讀書救國”的口號下,要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整天埋進故紙堆。

“這和當時省四師的老師有關。”萬州區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熊世忠説,當時省四師擔任國文教師的是前清拔貢程鴻藻和北京大學高材生李曼成,採用的教材是《明儒教案》等經史子集,整個學校顯得死氣沉沉。

這樣的狀況自然難不倒蕭楚女。據熊世忠介紹,蕭楚女先廢棄了統一的國文課本,自編講義,反對八股,把魯迅小説《狂人日記》作為自己的教材,還經常和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時局,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接受革命思想。“特別是在講述《狂人日記》的時候,他通過對《狂人日記》的人物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魯迅這篇小説深刻揭露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以及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蕭楚女不僅在課本上下功夫,在課堂之外,他也是煞費苦心。六角亭就是他主要的活動場所。”在今天的重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內,六角亭佇立在兩棟教學樓之間。熊世忠介紹,雖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但這座小亭依然基本保留了當初的模樣——青磚白瓦之間寫著“六角亭”三個字。

蕭楚女在省四師期間組織學生成立讀書會,推薦他們學習李大釗、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以及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嚮導》週報上的文章,引導大家學習革命理論。

在蕭楚女的不斷努力下,省四師的革命氛圍越來越濃厚。1923年夏天,吳毅、鄭叔倫等人在蕭楚女的介紹下秘密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下川東地區的革命火種就此點燃。

撰寫百萬字文章傳播馬克思主義

蕭楚女在萬縣的革命活動,引起了反動派的恐慌,他們以蕭楚女行為過激為由,勒令他離開萬縣。面對反動勢力的迫害,1923年6月,蕭楚女從萬縣來到重慶,擔任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員,同時兼任《新蜀報》主筆。

創辦于1921年的《新蜀報》是當時重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之一。重慶的不少青年知識分子正是通過《新蜀報》,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加入《新蜀報》的蕭楚女,開始系統地向廣大青年介紹革命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無情地抨擊時弊,解答青年所關心的一些社會問題,撰寫了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實況》等文章。

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鬥爭鋒芒直指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並積極反映工農和市民生活的疾苦,文章不僅受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追捧,不少市民也喜歡閱讀,在群眾中有很大影響,連反動派所控制的報刊也不得不讚嘆蕭楚女的文章“字夾風雷,聲成金石”。

1924年11月19日,重慶發生日本商船“德陽丸”殘殺海關人員事件,激起重慶人民極大憤慨。蕭楚女分別以“匪石”“寸鐵”為筆名,在《新蜀報》上發表短評:“中國外交失敗,一半固然是由於國弱,一半必是由於當事官吏甘心媚外。這一層,我們每個讀者——每個愛國的國民,都請牢牢防著!”

11月27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簡稱“重慶團地委”)發起的國民大會在夫子池召開。近10點時,蕭楚女趕到會場,散發他連夜趕寫趕印的號外《新蜀報對“德陽丸”案聽見的疑點》,對官方的兩件通函提出了16點質疑,讓迷霧一掃而光。

蕭楚女在《新蜀報》期間,充分利用這一陣地,撰寫100多萬字反帝反封建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33年的“新蜀報四千號”發行紀念冊,稱蕭楚女為《新蜀報》“第一大功臣”。

奉命來渝調整重慶團地委領導班子

在三峽博物館城市之路展廳內,有一張闔影特別引人注目——一位英氣勃勃的男子站在中間,旁邊站滿了學生。

“照片中間的這名男子,就是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的著名革命家蕭楚女。”黎余介紹,這張照片不僅見證了蕭楚女在重慶的革命活動,也與當時他奉團中央的命令來渝整頓重慶團地委有關。

事情的起因與當時重慶團地委的領導人唐伯焜等人有關。作為重慶團組織的主要創建者和初期實際負責人,唐伯焜組織能力較弱,經常不參加會議和活動,同時他自恃創團有功,將重慶團組織視為私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重慶團地委組織渙散,戰鬥力不強。

面對重慶團地委的這種狀況,許多同志力求加以改變。為此,惲代英、童庸生、張霽帆等都曾向團中央報告,請求能多給予具體指導,或派員駐川加強領導。1924年9月1日,團中央專門開會討論了這一問題,並正式委任蕭楚女為駐川特派員,授予他“調閱文件、教育同志、整頓組織之全權”。

在蕭楚女接手整團任務之初,重慶團地委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唐伯焜的鼓動下,對蕭楚女不信任,甚至進行攻擊。

蕭楚女靜下心來,仔細調查。在實際鬥爭過程中,蕭楚女認識到重慶的絕大多數團員青年,都是忠於革命事業的有為青年。於是,他決定不計前嫌,同時調整思路,團結多數,對重慶團地委領導班子進行必要的調整。

1925年1月,在蕭楚女的指導下,重慶團地委進行改選。楊闇公當選為書記,童庸生當選為宣傳幹事,羅世文則主要負責學生工作。“‘一月改選’是重慶整團結束的標誌。”黎余説,由楊闇公、童庸生、羅世文組成的領導核心也讓重慶團地委的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1927年4月,蕭楚女在廣州反革命大屠殺中被逮捕。臨刑前,蕭楚女高唱《國際歌》走上刑場。行刑官説:“你這根蠟燭快要熄滅了,在這生死一瞬間,你願意改悔嗎?”蕭楚女高聲説:“你們殺吧!真正的共産黨人是不怕死的,共産主義運動是鎮壓不了的。總有一天,人民會審判你們這班狗豺狼!”

“不畏艱難險阻、甘於奉獻、勇於創新,蕭楚女的‘紅燭’人生既照亮了自己,也溫暖了他人,是當代黨員學習的楷模。”黎余説。記者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