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豐都縣興義鎮,長江邊建設的美麗生態鄉村。近年來,該鎮有效利用土地,在長江庫岸海拔300米以下鄉村種植龍眼樹,既避免水土流失,又為村民增收。通訊員 高志相 攝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獨特的低山丘陵地貌讓重慶素有“山城”之稱。重慶境內江河縱橫,水網密布,長江幹流更是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在奉節、巫山一帶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
與好山好水好風光相伴而來的是獨特而敏感的生態區位,保護好長江“母親河”、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重任在肩。
新中國成立後,重慶不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新一輪退耕還林、環保“五大行動”、“河長制”、“林長制”等陸續實施和開展,長江兩岸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治水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巴山渝水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憧憬正步步變為現實。
大力實施生態修復,要讓青山常在綠滿巴渝
“這些都是栽的青脆李,不僅能保持水土,還能帶動我們增收。”8月25日,在萬州區茨竹鄉盛家村,原本有些荒涼的土地上已經栽種下成片的青脆李,説起這些果樹,該村村民李洪全顯得很是高興。
盛家村地處方鬥山中部,雖然距離長江有30公里遠,但其石漠化較為嚴重,往往一場大雨,就會將很多泥沙衝進溪溝,進而帶入到長江中,瘠薄的土地讓不少農戶放棄了耕種,使當地的水土流失情況更加嚴重。
“好在國家大力實施長江防護林工程,這裡的生態環境才開始逐漸改善。”萬州區一負責人説,長江防護林工程是國家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重點營造林工程之一,2017年,萬州開始實施長防林工程三期,當地的業主借助工程的部分資金補助,在盛家村建起了上千畝的青脆李果園,到果樹完全成林時,當地的水土流失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善。
實際上,70年來,改善長江兩岸生態環境的努力從未間斷,退耕還林、天保工程、長江防護林、三峽庫區環湖百萬畝綠色屏障工程、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土綠化提升行動等工程在重慶的實施,讓長江兩岸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如今,圍繞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生態修復步伐越加堅定有力,新一輪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庫區消落帶治理等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2018年,重慶共計完成營造林640萬畝。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長江生態環境也發生了顯著的、可喜的變化,全市現有森林面積596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2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直轄之初的20.98%提高到48.3%,位居西部省份第四位,綠滿巴渝成為市民眼中的一種常態。
加強水環境治理,為長江注入涓涓清流
如今,對梁平梁山街道南華社區居民來説,原本成為“暗河”的白沙河城區段不僅“重見天日”,而且變得乾淨整潔了。
“白沙河是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的支流,此前由於城市建設等因素,白沙河城區段有1.2公里被掩蓋在水泥地面下,污水管道缺損,沿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中。”梁平區一負責人介紹,為了讓白沙河“重見天日”,梁平對白沙河1.2公里“暗河”實施全面整治,進行河道清淤,沿河鋪設污水管道等。
“工程竣工後可增加沿線的污水收集率,解決沿線居民污水亂排現象,從而使白沙河城區段重回乾淨整潔。”該負責人説,為了提高污水收集率,減少污水對河流流域水環境的影響,梁平積極推進污水管網建設,2013-2018年投入3600萬元建設一級管網14.4公里,投資4700萬元建設19.3公里二級管網,投資3100萬元建設三級管網46.1公里。目前梁平城區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整治,生活污水收集率達90%以上。
70年來,隨著重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污染治理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此,近年來,重慶加快落實國家“水十條”的進程,持續實施“碧水行動”,著力推進主城區湖庫整治、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重點工程,狠抓工業污染整治,深化城鄉生活污染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力推進黑臭水體整治,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使三峽庫區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2018年,重慶地表水環境品質總體良好,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以上比例為90.5%,高於國家年度目標2.4個百分點;48段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經濟效益實現共贏
“巫山有好李,有李天下行。”今年6月,10萬餘噸巫山脆李上市。
“去年我7畝地脆李賣了3萬多元。今年大部分都進入了豐産,一開始行情就很好,精品果最高價超過了10元。今年,我的收入在去年的基礎上起碼還要增加三成。”巫山縣曲尺鄉貧困戶劉德金高興地説。
與劉德金一樣,今年巫山15萬餘果農個個笑開了顏,因為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他們又將迎來一個“大豐收”。而説起巫山脆李的發展,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當地實施的退耕還林工程。
“政府要生態效益、群眾要經濟效益,關係到這麼多群眾,如何實現共贏,是持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的一個關鍵。”市林業局一負責人説,為了在改善生態的同時,增加群眾收入,我市在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時,將經濟林的發展作為了重中之重,凡是符合栽種條件的區域,都鼓勵發展經濟林。
就這樣,這條綠色發展之路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在退耕還林等工程的支撐下,巫山脆李種植面積快速增加,除了起初的曲尺鄉外,巫山的大溪、巫峽等多個鄉鎮也栽種了脆李,巫山脆李種植面積達到22萬畝,既綠化了山川,又致富了百姓,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數十年來,重慶一個個特色生態産業開花結果,江津花椒、榮昌筍竹、城口核桃、潼南檸檬、忠縣柑橘、黔江蠶桑、秀山金銀花、綦江木瓜、奉節臍橙、梁平壽竹等都成了當地群眾的“搖錢樹”。
目前,依託各類重點林業工程,全市累計建成筍竹基地423萬畝、木本油料基地202萬畝、中藥材基地122萬畝、花椒基地142萬畝、林下經濟510萬畝、柑橘等水果636萬畝、苗木花卉基地40萬畝,成為改善長江兩岸生態環境的重要支撐。
忠縣友誼村75歲村民成善貴談家鄉生態環境變遷——
從糧農到果農 真正實現了“生態美百姓富”
“要説現在的生活,那可比以前好了許多倍,不僅環境宜居了,我還吃上了‘生態飯、旅遊飯’,城裏人都羨慕我們。”家住忠縣涂井鄉友誼村75歲村民成善貴談到家鄉的變化,最先想到就是家鄉生態環境的變遷。
以前,友誼村並不像現在這麼“知名”,與大部分普通鄉村一樣,友誼村是一個傳統農業為主的村落,大家都靠種地為生。我記得小時候,家裏五口人,只有兩畝多點田地,完全是靠天吃飯,不遇到天災,基本能夠滿足一家人的口糧,要是遇到乾旱或者暴雨之類的極端天氣,那就有可能顆粒無收。
更重要的是,友誼村的土地都是坡地,一年下來,一畝地能有六七百斤稻穀就算很不錯了,所以,那時,我們那裏很窮。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土地貧瘠收入低,不少村民都外出務工,土地撂荒增多,加上周邊幾乎沒有任何的樹木,雨水沖刷使得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
真正的改變從2001年開始,那一年,我們村爭取到了退耕還林工程項目,最終,在政府的引導下,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我們村民將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再聘請我們去務工,在坡地上栽植了柑橘。
從那時起,我們友誼村就變得不一樣了,全村數千畝土地全部栽種上了柑橘,隨著樹苗一天天長大,逐漸成林,村裏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還帶動了周邊的村落髮展柑橘,總面積達到了1萬餘畝。而且我們的收入也是水漲船高,除了土地租金外,還有務工收入。
這些年,政府又投入資金,進行美麗鄉村的打造,家裏有些老舊的房屋也煥然一新,新改建了標準化的廁所、廚房,整治了院落,還進行了集中的垃圾收運處理,大夥兒的感受就是越來越宜居,配上美麗的“三峽橘海”,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我們這遊玩。
我家現在開起了農家樂,外出務工的兒子媳婦都回家來了,大家一起經營,收入非常可觀,這幾天馬上就要到中秋節了,10多個房間都全部預定一空,就這幾天時間,能收入數千元。
我想,這就是大家口中常常説到的“生態美百姓富”吧。
重慶生態建設的8個“第一”
1 重慶第一套森林火險等級預報系統
2006年,我市研發出可以在IBM—PC及其相容機上運作的森林火險等級預報軟體,其預報準確率達85%以上,受到國家森林防火總指揮部表彰。
2 重慶第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唐家橋污水處理廠
1997年10月1日,重慶市第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唐家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式投運,日處理能力為4.8萬噸,服務區域8.2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20萬。
3 重慶第一個航運監測站建成
1985年,重慶長江輪船公司環境監測站建成,成為長江航運企業的第一個環境監測站,承擔起長航重慶地區及長江全線運輸船舶“三廢”污染源的監測任務。
4 重慶第一次開展濕地資源調查
2000年,重慶市開展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全市濕地總面積為4.32萬公頃。其中,自然濕池3.19萬公頃、人工濕地1.13萬公頃,真正摸清了我市濕地資源“家底”,為濕地保護打下了基礎。2010年,重慶市開展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全市濕地總面積為20.72萬公頃。
5 重慶第一次實施橫向森林生態補償機制
2019年3月27日,江北區與酉陽縣簽訂了森林覆蓋率橫向生態補償首單協議,建立政府縱向轉移支付與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相結合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森林資源保護與全域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
6 重慶第一座大型水庫——長壽獅子灘水庫
長壽獅子灘水庫于1957年3月竣工,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批水電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設項目,也是新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級水電開發工程。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農業灌溉、蓄水、旅遊等功能的大型水庫,又稱長壽湖。
7 重慶第一次實施森林病蟲害飛機智慧防治作業
2019年,重慶綜合運用現代資訊、通信、視頻、勘測、傳感等技術,將“航空施藥作業監管與面積計量系統”融合到飛機防治中,從農藥的配比、輸送到飛機噴灑實行全智慧化操作。
8 重慶建成第一座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長江朱沱站
2001年,我市建成第一座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長江朱沱站。該站位於永川區朱沱鎮,可實現對長江入境水質實時連續監測、數據採集和遠端監控,對有關部門及時掌握長江幹流四川來水水質狀況,預警預報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污染事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慶生態文明建設大事記
1986年
重慶制定林業“七五”發展計劃,造林25萬—30萬畝。
1990年
重慶市第一座污水處理廠——牛角沱污水處理廠交付使用。
1997年
重慶直轄後制定《長江幹流生態林建設總體規劃》。
1998年
重慶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2000年
重慶啟動退耕還林工程。
2001年
重慶啟動三峽庫區環湖百萬畝綠色屏障工程。
2005年
重慶啟動國有林場改革。
2007年
重慶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2017年
重慶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重慶全面推行河長制。
2018年
重慶啟動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
重慶啟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
重慶啟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
2019年
重慶開展林長制試點。
重慶實施橫向森林生態補償機制。
數説重慶生態
●重慶森林面積
由直轄之初的2592萬畝增加到2018年的5964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98%提升到48.3%,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提升到50.2%。
●重慶林業生態産業産值
從直轄初的13.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260.6億元,年均遞增約24%,林業一二三産業結構由87:7:6調整為41:29:30。
●重慶水土流失面積
由1999年的5.20萬平方公里下降到2018年的2.58萬平方公里,減幅達50.4%;水土流失率由1999年的63.1%下降到2018年的31.3%;年土壤侵蝕總量由1999年的1.85億噸減少到2018年的0.8億噸,減少了56.7%。
●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
2018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0.5%,優於國家年度目標2.4個百分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全年未發生重、特大水污染事件,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污水處理
重慶累計建成93個工業集聚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達到107萬噸/天;60個市級以上工業園區(組團)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線上監測設施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
全市累計建成城鄉污水處理設施2400余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20余萬噸/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建制鄉鎮污水處理廠實現全覆蓋。
(本版數據由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提供)
(本版稿件均由記者王翔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