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重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走筆
新華社重慶9月9日電題: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重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走筆
新華社記者韓振、趙宇飛
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這意味著聯結歐盟和東盟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西部地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該規劃出臺的背後,重慶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作用展露無遺。從渝新歐到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及西部各省市的新作為,給西部大開發帶來了新突破、新格局。
開放引領:西部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長期以來,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但這種格局,逐漸被渝新歐所打破。
2011年7月,為了給筆電産品開闢一條便捷的物流通道,重慶開通發往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貨運集裝箱班列,揭開了國內陸續開通歐洲班列的序幕。如今,中歐班列已成為聯通歐亞大陸的重要物流通道。
中歐班列的開通,改變了以往西部地區産品出口多數不得不經過東部沿海轉机的難題,為西部地區開闢了一條快捷通達歐洲的新通道。但此時,西部地區的南向國際物流通道依然不暢。
“以前,貨物只能從重慶沿長江向東運至上海,再轉運到東南亞,至少需要35天。”尊程(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説,從東南亞進口的麵粉、木薯乾等農副産品,經常因運輸時間過長而發黴變質。
2017年9月2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正式開通運營,該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公路、水運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這條線路,比傳統的東向出海通道節約20天左右。
西部陸海新通道,這一縱貫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向銜接長江經濟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正日益凸顯。
商務部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3.9%,其中西部12省區市進出口增速達14%;從城市看,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進出口增速出現大幅上升。
協同發展:西部經濟社會聯繫更緊密
今年7月,重慶市和四川省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兩地將圍繞9大方面36項重點任務共同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成渝城市群的不斷深化,只是重慶與四川全方位合作的一個方面。早在今年6月份,兩地就共同簽訂《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在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開放通道和平臺建設等八個方面制定了加強合作機制。
重慶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四川作為西部地區的兩個重要省市,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承擔著拓寬中國經濟迴旋餘地等重要使命,二者持續不斷地深化合作,對於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對於整個西部來説,川渝日益密切的關係也只是一個縮影。今年5月,在重慶舉辦的第二屆西洽會上,渝陜合作、渝黔合作、川渝合作等成為熱門話題。在本屆西洽會的西部開放高峰會上,四川、陜西等省份也表示期待與西部兄弟省份攜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以及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西部各省市的緊密協作,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形成中得到彰顯。在該通道的集聚下,從最開始的渝桂黔隴四省份合作,到目前雲南、青海、新疆、寧夏、陜西、四川等紛紛加入,整個西部的交流與合作更加密切,強大的向心力正在形成。
産業帶動:産業升級推動高品質發展
紫光集團12英寸DRAM存儲晶片工廠落戶重慶兩江新區,華為(重慶)物聯網創新中心項目落戶重慶經開區,光大集團範式特聯人工智慧産業實驗室落戶重慶高新區……
8月26日至29日在重慶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上,5G、積體電路、智慧終端、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等領域約600個項目集中簽約。
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正讓全球的要素資源匯聚重慶,乃至西部地區,推動西部地區邁向高品質發展。“以前,內陸地區只能被動等待沿海産業轉移,現在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産業分工,融入全球産業格局。”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説。
重慶經濟支柱之一的電子資訊産業,最初只是代工生産,隨著數百家來自全球各地的相關企業陸續落戶重慶,筆記型電腦的42種零部件已基本實現本地配套,也推動著電子資訊産業向“芯、屏、器、核”多終端體系方向發展。
目前,重慶正在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在一個經濟發展的緊密體內,一個産業高地的形成,必然給其他地區帶來機遇。”李敬説,重慶、成都、貴陽等大數據智慧化産業的興起,將讓整個西部地區在産業鏈配套中享受紅利,並最終實現高品質發展。
大潮既起,勢不可擋。新時代、新格局,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必將在新作為中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