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評論員觀察)——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①
李 拯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中國共産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産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産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産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對於中國發展奇跡,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跡”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説,“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資訊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薄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説,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産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