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北畢業包分配?想要名校福利,國子監你不能錯過

發佈時間:2019-09-02 08:5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鑫雨  |  責任編輯:孟超
分享到:
20K

進入八月下旬,相信考生們都已經收到了讓人滿是期待的高考錄取通知書,準備迎接嶄新的大學生活了。對於莘莘學子來講,高考錄取通知書是交給十年寒窗苦讀的一份答卷,也意味著人生的一次選擇。

今年,各高校在高考錄取通知書上花足了心思。立體校門、親筆題名、滑動軸卷、晶片科技......再一次美出新高度,秀出新創意,網友直呼:“我想重新上一次大學!”

作為中國的高等學府,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更是少不了網友的關注。今年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沿用了去年的立體設計,並優化了外殼材質及裝裱工藝,精美耐看,更加利於珍藏!

2019年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北京大學今年的錄取通知書也十分驚艷!北大錄取通知書封面採用了“大學堂”牌匾的形式,開啟封面則呈現出通知書的具體內容,很好地將“學堂門啟,北大常新”的美好寓意傳遞給廣大學子。燙金的“錄取通知書”五字由北大中文系袁行霈教授題寫,表達了師長對學子的深切期許。

2019年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不畏十年寒窗苦,只盼金榜題名時。古往今來,科考都是人生之大事,收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上一個理想的大學是學子們的夢想。在當代,能夠去清華北大上學可以説是理想中的理想了,而在古代,有這樣一所學校號稱中國最高學府,不僅有著畢業包分配的絕對福利,甚至學校名氣堪比“清華+北大”!它就是國子監。

國子監——國家人才培訓學院

國子監,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明、清時稱成賢街)15號,與孔廟相鄰,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國子監明朝時期行使雙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別設有國子監。北京國子監又稱為“北監”或“北雍”,是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最高學府。

集賢門外國子監牌樓

按照現在的理解,這裡集清華、北大、中央黨校、教育部等多種職能為一身,在這裡讀書的學生和上班的老師都是國家的(準)公務員,學生畢業之後還包分配,依如今國考火熱的趨勢,這樣的就業待遇可真是不一般。

不僅如此,為了讓學生在國子監安心學習,國家考慮得可謂十分週到了:學生吃住?免費!親眷住宿?免費!筆墨紙硯與書籍?免費免費!國子監的福利遠遠不止這些,逢年過節還有衣被、財物等賞賜,外出探親還會發放路費。可以説,入學國子監,只要你認真讀書,報效祖國,“其餘我包了!”

國學聖地——國子監建築一覽

國子監大門名為集賢門,門內東西兩側有井亭。二門名為太學門,門北甬道有一座琉璃牌坊,高大華美,是北京唯一一座專為教育設立的琉璃牌坊。牌坊正背面刻有“圜橋教澤”、“學海節觀”,均係乾隆皇帝御書。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學重教的傳統。這座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上面刻有代表吉祥寓意的蓮花、葫蘆等圖案,琉璃牌坊下共有三道門,中間的主門為龍門,只有皇帝和狀元可以通過,這也是“躍龍門”的寓意所在。

琉璃牌坊位於二門內辟雍殿前

國子監因擔任著國家一級人才培訓學院的角色,受到了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重視。1783年,乾隆在一道上諭中講到:“國子監,為人才匯集之地。國學,為人文薈萃之地,規制宜隆。而辟雍之立,自元明以來,典制胭如,自應增建以臻美備。”

辟雍殿矗立在國子監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正方形

國子監辟雍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兩側有“二廳六堂”、禦碑亭等,形成傳統的對稱格局。前院東側有敬持門與孔廟相通,構成“左廟右學”。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這裡做一次講學,屆時鼓樓擊鼓,鐘樓撞鐘,香爐燒香,其他王公大臣和學生們跪在石池的橋邊聽皇帝講學,這個盛典叫做“臨雍”。

辟雍殿是古代皇帝臨雍講學的場所

辟雍大殿以北是彝倫堂,元代名為崇文閣,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並改名為彝倫堂,早年是皇帝講學之處,興建辟雍後,則改為監內的藏書處。

彝倫堂前孔子雕塑

學分制——國子監的教學管理

雖然國子監福利滿滿,但是想要在國子監順利畢業也得認真學習,修滿學分。貢生、監生們平常會在“東西六堂”上課、考試。所謂“東西六堂”,就是位於辟雍左右兩側的33間房。“六堂”中,廣業堂、崇志堂、正義堂為初級班,相當於現在的大學一年級,學期一年半。一年半之後,考試合格的會升到中級班,在誠信堂、修道堂學習。再一年半後,四書五經二十四史都已掌握,文章也寫得比較好了,就會升為高級班,到率性堂學習,這時的一般學期為一年,並且可以開始通過考試攢學分了。

辟雍兩側各有廂房33間,為授課處

明代國子監的學制約為4年,學生們不僅沒有寒暑假,而且要經歷上百場的考試。如今的周考、月考、期末考在國子監基本都有,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經義解釋、策論等,每次考試都有人評定等級,並對優秀的發放“獎學金”。這時的“獎學金”為一兩銀子,折合人民幣200元左右。

國子監的積分分為一分、半分與零分。文筆好,闡發在理,一分;文筆與在理二者缺一,半分;若是既不在理,也沒有文筆,則是零分。只有在一年之內積滿八分才算及格,可以去考試;如果總分沒有達到八分,恭喜你,喜提肄業證書一份。

包分配——國子監的就業去向

在古代,國子監的學生不像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面臨著令人感到壓力山大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國子監的畢業生大致分為兩個流向,一是留京,二是外放。除了一些行政職務外,國子監的學生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去向,就是教學,到地方任職教育局長。這一政策最早是在北方推行的,特別是黃河、長城以北的地方,那時的國子生分教各郡,桃李天下。

在分配工作時,根據入學方式及學歷級別的不同,國子監畢業生的工作也不同。比如,舉人、貢生可以得到府一級的副官之類職務,類似市長、縣長;官生、恩生得選部、院、府、衛、司、寺等小京職。

文化延續——傳承弘揚儒家經典

國子監作為集人才培養與教育管理為一體的重要機構,歷經7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是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它以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

早在1912年,魯迅先生與蔡元培、梁啟超幫助籌建了當時的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就坐落于現在的國子監。1917年,京師圖書館正式成立。1925年,京師圖書館遷至北海,並改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國子監也因此成為京師圖書館的舊址。舊址經過增補書籍變成了京師圖書館的分館,並名為“京師第一普通圖書館”,意為讓普通大眾都能夠增長知識,受到教育。後經多次改名,最終定名為首都圖書館。

1956年,國家對國子監進行了修繕,並將首都圖書館及各分館搬至國子監,並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1998年對外開放。2005年,首都圖書館遷出,次年,北京國子監和孔廟成為歷史文化類旅遊景區。

如今在國子監,尤其是每逢大型考試前夕,你可以看到前來祈福、拜考的學子。這不僅是對學業的美好祈願,同時也是對儒家文化的傳承。而國子監作為北京乃至全國的國學聖地,其儒家經典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弘揚。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