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該如何建設山地生態宜居城市
隨著城市化水準的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發展逐步由粗放的新城拓展向存量背景下的城市內涵更新轉變。生活水準的提高和休閒旅遊業的發展,也使城市空間與環境品質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從當今世界城市的發展趨勢來看,城市環境與文化特色已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提高城市服務水準、吸引高端人才和産業的核心要素。受地形條件、開發時序、既存環境等因素影響,重慶舊城區的城市公共空間,存在碎片化、可識別性差、可達性不足等問題,山水城相融的空間格局特徵不夠明顯。為此,需要以建設緊湊型生態城市為核心目標,加快城市公共空間資源的優化與整合,通過對山地城市公共空間進行一體化設計與建設,不斷提高其利用效率,彰顯其地域特色。由於城市公共空間與市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場所聯繫緊密,其建設效果將直接影響市民對城市空間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因此,只有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建設原則,才能真正構建起宜居的城市環境。
推進城市高密度建成區域的微型公園建設。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地城市建成區域,很難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集中綠地或開放空間。一方面,因高密度建設所帶來的城市空間與視覺景觀的封閉感,容易導致心理上的壓抑感;另一方面,受不同開發週期和不規則用地條件的影響,在山地城市中心區存在部分分散、缺少維護甚至被遺忘的小塊消極空間,往往成為城市臟亂差的典型。為此,可以借鑒美國紐約、費城等城市的口袋公園建設經驗,利用不同城市開發地塊邊界的剩餘用地,建設遍佈城市各個角落、數量眾多的城市微型公園,不僅可以明顯改善高密度建成區域生硬的城市面貌,而且可為置身其中的人們提供一個不可多得的、就近使用的交流休憩空間。
以歷史建築與場所為核心,構建具有可識別性的山地城市街道空間體系。近幾年,在網路傳播的推動下,重慶已成為一個受到國內外遊客廣泛關注的旅遊城市。然而除了幾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外,真正能夠體現重慶城市發展深厚歷史積澱和人文特色的諸多文化要素,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與彰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在主城核心區域範圍內,由博物館、圖書館、精品書店、小型劇場等文化設施構成的城市文化與地域特色展示平臺仍相對不足;另一方面,主城核心區域範圍內的許多歷史建築,雖然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建築文化藝術價值,但由於缺少與城市公共空間,特別是城市街道空間的直接聯繫,大部分建築混雜在破敗的城市環境中,無法形成網路化的城市歷史與文化展示體系,也就無法將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城市特色資源。因此,可以結合重慶舊城區歷史建築再利用與傳統街區整治,構建以歷史建築與場所為核心的城市文化線路以及相應的公共空間體系,推動以街道為主體的山地城市文化線路建設。這不僅可為歷史建築提供更好的展示空間,而且作為一個連接體,將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歷史建築與場所串聯起來,從而為市民和遊客構建連續的、具有體驗感的城市歷史與文化認知地圖,而歷史建築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主要景觀要素,也提高了其可識別性與文化意涵。
構建高效、快捷的山地城市立體步行體系。近年來,雖然重慶在沿街建築風貌整治、街道服務設施與綠化配置、安全性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建設人性化街道空間、提高城市濱水空間可達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由於目前主城區多采用路堤結合的濱江路建設方式,不僅顯著改變了濱水區域的自然岸線,而且其快速交通功能成為阻斷城市腹地與濱水區域步行連接的重要障礙,從而使濱水空間這一山地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為了加強不同標高的城市公共空間之間以及城市內部與濱水空間的聯繫,可借鑒中國香港的城市立體步道體系建設經驗,依託軌道站點等公共交通樞紐,形成由室外踏步、自動扶梯、垂直電梯、纜車、過江索道等不同交通形式構成的複合交通體系。同時在城市濱水區域的主要景觀節點上,構建跨越城市濱江道路的步行平臺或步行廣場,形成從城市山頂到濱水岸線連續的步行通道與景觀通廊,由此可提高步行體系的可達性與城市交通樞紐的利用效率,並形成彰顯城市特色的立體步行景觀體系。
總之,推動山地城市公共空間一體化建設,需要整合城市建設、市政、園林、交通、航運等不同領域的城市公共資源。為此,一方面需要優化現有的以用地紅線為核心的二維城市規劃管理模式,從整合城市公共空間資源的角度,針對城市邊緣空間、橋下空間、防護綠地等特定的空間形態,制定相應的管理與引導措施,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間體系;另一方面,需要打破不同城市管理部門之間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狀態,通過管理機制創新,借助城市設計與多層次的公眾參與平臺,使城市建設真正成為凝聚社會共識、振興城市活力、提升市民歸屬感的重要抓手。
(作者盧峰係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