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鐵生産車間到博物館主題展館 一棟“國保”廠房的涅槃
在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重鋼”)環保搬遷至長壽區後,大渡口區這座昔日的“鋼城”也漸漸歸於平靜。
位於大渡口區李子林的原重鋼型鋼廠片區,在3座數十米高的煙囪之間,有幾棟老廠房被保留了下來,其中一棟就是重鋼的前身——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下稱“鋼遷會”)的生産車間。2013年,作為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的一部分,這棟廠房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鋼遷會生産車間舊址也是正在打造的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下稱“博覽園”)的組成部分——重慶工業博物館的主題館,該館于7月初完成布展工作,將在10月面向公眾開放。
廠房裏,部分生産設備設施被原樣保留下來,但卻沒有了往日機器的轟鳴。現場採取圖文和場景還原的形式,無聲地述説著鋼遷會從成立到西遷重慶,並在抗戰大後方堅持生産、支援軍工的恢弘歷史。
這棟建成于上世紀40年代初的“國保”廠房,在近80歲“高齡”時重新煥發生機。
重慶工業博物館主題館——鋼遷會生産車間舊址。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張錦輝 攝
抗戰
為全國兵工企業提供90%的鋼鐵原料
走進107米長、27米寬、23米高的鋼遷會生産車間舊址,迎面是展現鋼遷會生産場景的巨幅浮雕墻。浮雕右上角的“1938”和左下角的“1945”遙相呼應,象徵著鋼遷會在重慶的7年時光。
已進入調試階段的主題館展覽被命名為“鋼魂”。“鋼魂寓意著民族之魂、鋼鐵之魂、全民抗戰之魂、重慶工業之魂。”博覽園項目專家、歷史文化學者何智亞説。
事實上,包括“國保”廠房在內的這幾棟老建築能夠留存下來,也是緣於時任渝富集團董事長何智亞在2007年的一項提議:重鋼搬遷後,保留部分老廠房,打造工業博物館。
這一提議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過論證,博覽園最終選址原重鋼型鋼廠片區,項目佔地152畝,建設規模14萬平方米。
“提起重鋼,不少人都知道它成功軋製了新中國第一根鋼軌,但鮮為人知的是,它還是中國最早創立的鋼鐵企業,已經有近130年的歷史……”大渡口區文管所所長李國洪介紹,重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洋務運動時張之洞于1890年創辦的漢陽鐵廠,其當時被視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集冶鐵、煉鋼、軋鋼于一廠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鋼遷會于1938年3月奉令成立,擔負起將漢陽鐵廠及武漢附近其他各鋼鐵廠擇要西遷至大後方重慶的重任。
鋼遷會艱難的轉運工作從1938年6月初開始,到1939年年底結束。其間僅用40天完成的“宜昌大撤退”,保護了中國工業的精華,在轉運的3.7萬噸器材中,有3.2萬噸運抵大渡口。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鋼遷會匯集無數愛國志士,冒著生命危險,將數以噸計的設備拆卸後搶運至重慶,並在不到4年的時間內,將工廠建成投産,為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站在主題館內的“宜昌大撤退”復原場景旁,李國洪望著頭頂懸挂的日機模型説。
史料記載,鋼遷會在鼎盛時期有員工15699人,抗戰期間為全國兵工企業生産提供了90%的鋼鐵原料,成為大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生産企業。1940年9月14日、1941年8月22日和9月1日,日軍共出動45架次飛機轟炸鋼遷會廠區,死傷員工163人。
親身經歷過那段時期的工友鄒宗友生前曾回憶:“我們當時一邊安裝設備,一邊生産,一邊還得躲日機轟炸……儘管如此,我們仍希望多生産一些鋼鐵産品出來,支援兄弟兵工廠多出産一些子彈、槍炮,好狠狠地打擊日本侵略者。”
改造
用破舊老廠房打造現代博物館
在2013年成為“國保”後,鋼遷會生産車間舊址這棟當時已經有些破舊的老廠房該如何修繕,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我們專門委託清華大學副教授、中國建築學會工業建築遺産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劉伯英牽頭的團隊進行了修繕設計。”渝富集團工業博物館公司副總經理金鑫介紹,在方案確定後,2017年1月22日至2018年5月11日,施工團隊對舊址進行了修繕。
站在舊址前,棗紅色的鋼板和高大的玻璃幕墻融為一體,體現出傳統和現代的交融;走進展館中,墨綠色的鋼結構、土黃色的杉木屋頂、寬敞的空間呈現的工業氣息又撲面而來。
金鑫介紹,修繕之前,老廠房屋頂的石棉瓦破損嚴重,局部只剩下鋼架;屋頂鋼結構有油漆脫落、生銹的現象,廠房裏充盈著灰塵和刺鼻的氣味;建築地面凹凸不平,局部鋼筋裸露……已不能滿足作為公共開放場所的需要。
好在專家們對老廠房的“體檢”結果讓大家長舒了一口氣——這座老廠房的鋼結構沒有開裂的情況,整體狀況穩定;建築主體的混凝土結構沒有明顯裂縫,支撐系統穩定;墻體局部出現的雨水侵蝕等情況不算太嚴重,加固後可以正常使用。
記者在展館內看到,舊址的屋頂由杉木鋪裝,顯得十分古樸。在杉木之上看不到的部分,還增加了防水卷材、金屬複合板等材料;西立面和南立面均增設墻體,讓舊址建築實現了封閉。
金鑫稱,在不影響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國保”在修繕時盡可能保留下了廠房的原貌,包括內部歷年改造的痕跡和破損的痕跡,以增加可讀性、可識別性和歷史的滄桑感。例如,一堵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砂磚墻就得到了保留。它的顏色、質感和廠房初建時所用的青磚有一定區別,但經過近40年的歲月洗禮,它也被賦予了歷史氣息,所以在展館中並不顯得突兀。
“還有地下這些以前生産時用於流鋼水和排廢水的基坑,它們原本佈滿灰塵和黑色的油污,經過清洗也成為了一道景觀。”站在設計師採用鋼結構及透明鋼化玻璃覆蓋的地面,金鑫指著腳下説,未來遊客還可以進入坑道內參觀。
探索
活化利用工業遺産也有諸多可能性
在城市産業結構不斷調整、傳統産業逐漸衰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工業企業搬遷持續進行的今天,妥善保留工業遺存,保護有價值的工業遺産,對於保留城市記憶、延續城市生命、滿足高技術影響下對高情感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何智亞表示,工業遺産往往被人忽視,直到本世紀初,中國才開始逐漸關注工業遺産的活化利用問題。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學術界便已紛紛成立工業考古組織,研究和保護工業遺産。
比如,德國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其原址是煉鋼廠、煤礦及鋼鐵工業,使周邊地區嚴重污染,于1985年廢棄。改造後,公園將工業遺産與生態綠地交織在一起,打造出獨特的工業景觀,1994年建成開放後,成為公眾歡迎的休閒場所。此外,紐約SOHO區、莫斯科紅十字巧克力廠、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等都是合理改造利用工業遺産的成功案例。
在重慶,鵝嶺二廠、北倉等文創園區也是依託工業廠房改造而來,並吸引眾多遊客“打卡”。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田琦表示,老工業廠房的改造也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其改造後的用途,包括公共體育場館、長租公寓、科研基地等,並非只能改造成文創園區。
“利用鋼遷會舊址打造博物館,不僅是為了銘記重鋼在抗戰期間積極生産、支援軍工,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巨大的犧牲書寫抗戰傳奇的歷史。這一工業遺産的活化利用案例,也會對重慶其他閒置工業廠房、工業遺址的開發利用起到積極的推動和示範作用。”何智亞説。
市文旅委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負責人表示,重慶已確定了歷史、革命、抗戰、工業、自然五大博物館群的建設目標。博覽園建成開放後,不僅將成為我市工業博物館群的領頭羊,助推城市人文品質提升,這處以工業文化為主體的文旅地標,也將成為重慶都市旅遊的一個新去處。
重約250噸的8000匹馬力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
250噸的蒸汽機訴説百年沉浮
牛瑞祥 趙迎昭
在鋼遷會生産車間舊址一側,一台龐大的老式蒸汽機靜靜“躺”在水泥基座上,機身上的“1905”字樣及生産廠商資訊仍清晰可見。這臺重達250噸的老式蒸汽機是重慶工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8000匹馬力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
“這臺蒸汽機1905年由英國謝菲爾德市梯賽特戴維兄弟公司製造,1906年進口,是中國軋鋼工業第一台大型軌梁軋機原動機,先後安裝于廣州、漢陽,1938年西遷至重慶。”原重鋼型鋼廠廠長胡廷力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這個大傢夥可以説是命運多舛,但也是老來得福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1938年4月至7月間,拆遷中的漢陽鐵廠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工人死傷慘重,煉鐵爐、煉鋼爐、動力機件不同程度受損。“工作人員冒著危險,隨炸隨修、日夜不停,一共從漢陽鐵廠拆遷機器、材料約3萬噸,這臺250噸重的蒸汽機也在其中,跟隨鋼遷會西遷重慶。”胡廷力説。
不過,這臺蒸汽機在西遷至重慶後卻因為缺少零部件而“休息”了10多年。
1950年10月,國家重工業部及西南工業部的領導決定修復這臺蒸汽機,發現該機器的諸多零部件仍散放于長江沿岸多地,其中一個重要部件——飛輪曲拐軸更是在西遷過程中遭日機轟炸沉入長江。政府隨即組織人員將飛輪曲拐軸打撈出水,其他缺件則由鞍鋼製作。
為何要費盡週折打撈飛輪曲拐軸?胡廷力解釋:“其他配件都可以複製加工,但想加工飛輪曲拐軸可沒那麼簡單,也只有用打撈這個笨辦法了。”
1951年2月4日,8000匹馬力蒸汽機開始安裝,12月竣工投産。從此,這臺巨型蒸汽機便開始為建設新中國開足了馬力。1952年4月10日,這臺蒸汽機為重鋼成功軋出了新中國第一根重軌——中華式38KG/M重軌,用於成渝鐵路的建設。
這臺巨型蒸汽機工作時會發出像火車蒸汽機車頭般的轟鳴,氣勢磅薄,幾乎整個大渡口都聽得見。“這台機器自從投産後,可以説是全年無休,只有在檢修時,才會安靜幾天。不過檢修那幾天,已經習慣了這種轟鳴聲的大渡口人反而還睡不安穩了。”胡廷力笑著回憶。
1985年,重鋼進行節能改造,電動機徹底取代蒸汽機,這台機器也作為中國最後一台以蒸汽機作動力的軋鋼原動機停産下馬。至此,這臺巨型蒸汽機已經累計為重鋼生産各類鋼材、鋼坯380余萬噸。
2005年,胡廷力組織型鋼廠的老工人又將這臺已荒廢20年之久的巨型蒸汽機重新組裝完整,陳列在現在的位置。
“這個‘寶貝’是我們型鋼廠保留下來的,它見證了中國現代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胡廷力説,現在不少老重鋼人都還盼望著,等博覽園開園後回去看看這位“老朋友”。
記者手記》》
讓工業遺産的靈魂“活”起來
牛瑞祥 趙迎昭
鵝嶺二廠、北倉、喵兒石……這些由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重慶文創園區,無不吸引著遊客趨之若鶩,但在“打卡”之後,人們往往又發現,在園區中很難感受到這些老建築的歷史和故事。
將於十月正式開放的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或許會成為重慶工業遺産活化利用中的一個“另類”。
火車頭、利用高爐打造的巨型城堡、用廢棄工業零件創作的雕塑……這些散佈于園區的作品,無一不讓博覽園具備成為重慶又一個熱門“打卡”地的潛質。而工業博物館的展陳,又能讓遊客“打卡”時,深度了解鋼遷會西遷重慶、支援抗戰的故事以及重慶的工業發展史。
工業遺産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資訊,承載了行業和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讓工業遺産重新煥發活力,修繕往往只是第一步,僅僅讓其身體“活”了起來,更為重要的則是在修繕後,如何通過多種方式展示這處遺産的歷史,讓其靈魂也“活”起來,延續歷史文脈。
成功活化利用工業遺産的案例無不説明,只有讓工業遺産的身心都“活”起來,才能讓遊客在其間真正感知這處遺産的前世今生,從而銘記歷史、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