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開放重慶

全力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 渝桂攜手推進西部地區聯動發展

發佈時間: 2019-07-09 10:57:50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王翔 楊駿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七月五日傍晚,廣西欽州港碼頭一派繁忙,陸海新通道的貨物在這裡實現轉机。(本版圖片均由記者羅斌攝)

七月五日傍晚,廣西欽州港碼頭,指揮手正在指揮集裝箱吊運。

七月五日傍晚,車輛頻繁進出欽州國際集裝箱碼頭。

■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0萬標箱,同比增長19%;完成貨物吞吐量7784萬噸,同比增長13.46%,增幅在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主幹線繼續實現高速增長。1-6月,渝桂鐵海聯運班列共計開通809列,同比增長206%,運輸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72%。

7月5日,一列從重慶發車的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作30多個小時後,抵達終點站——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該中心站于6月30日啟用,是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最後一公里”的標誌性項目,能減少班列在鐵路與港口之間轉換的物流成本,提高轉運效率。

“中心站距離欽州港碼頭作業區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轉運車運輸距離比以前少了3公里左右。”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副站長梁羽説。

據了解,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投運的是一期工程。接下來,廣西將推動中心站與北部灣港欽州集裝箱港區堆場一體化運營,打造現代化、智慧化、效率高、服務優的一流場站,實現“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的無縫對接。

抓住開放發展新機遇

廣西全力參與建設陸海新通道

廣西北部灣港包括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個港區,是陸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相較之下,欽州港的不少優勢——如港口作業能力較強、具備綜合保稅港區和多項指定口岸資質、具備寬闊的港口後域空間等,適合發展臨港物流和國際貿易聚集産業。

因此,在陸海新通道謀劃之初,欽州港被確定為集裝箱鐵海聯運的樞紐。

但在當時,欽州港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鐵海聯運基礎設施薄弱,港航服務水準、服務效率亟待提升。隨著陸海新通道的迅速發展,欽州港可能成為大通道建設的瓶頸。

如何破局?廣西的做法是:建大港口。

廣西將北部灣港建設作為重點,集中各級財力與資源,加速修建了一批重大項目,擴大北部灣港尤其是欽州港的運載能力。

歷時不到一年,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順利投運,欽州港鐵海聯運基礎設施有了質的飛躍。

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可謂廣西深度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縮影。

“陸海新通道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為廣西全方位融入國家開放大格局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譚秀洪表示。

她説,陸海新通道讓西部地區各省區市實現聯動發展。廣西要與重慶等西部省份一起,擴大與通道沿線的經貿合作與産能互動,共用開放發展新機遇。

秉承這樣的理念,廣西上上下下、從內到外,都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

2018年初,廣西成立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專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廣西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各項工作。

同時,廣西制定了加快建設陸海新通道三年行動計劃,並陸續出臺《關於優化通關環境暢通陸海新通道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頂層設計上助推陸海新通道發展。

在基礎設施方面,廣西加快推進港口、出海出邊出省鐵路公路網路和大型物流園區建設。從200多個項目中,“篩選”出52個重大項目和12個“破瓶頸”項目,專班跟蹤督促項目建設進度。

另一方面,廣西率先與重慶聯合成立運營平臺公司,集中政府、港口、鐵路、物流基地等資源,通力合作拓展“軟聯通”海鐵聯運班列運營線路。

同時,為讓抵港的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貨物迅速通達全球,廣西增開從欽州港直達香港、新加坡的“天天班輪”航線,有力提升了通道的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

這些投入帶來了可喜的回報——

2017年,渝桂班列共開行48列,並於當年通過中歐班列(重慶)實現與“一帶一路”的無縫連結;2018年,陸海新通道開通北部灣港連接西部六個省區市的5條海鐵聯運班列,共開行1154列。

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0萬標箱,同比增長19%;完成貨物吞吐量7784萬噸,同比增長13.46%,增幅在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為媒

多方合作開啟陸海新通道建設

在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進程中,廣西不僅是重要的共建者,更是最早提出合作概念的倡議者之一。

時間回到2016年3月18日。

就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目(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在交通物流方面的合作,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新加坡港務集團(PSA)進行了初步探討。

三方初步設想:“重慶鐵路港-廣西北部灣港-新加坡港”三港聯動,實現“一帶一路”無縫銜接、內陸口岸與全球連接、中西部與東盟聯動發展。

同年5月13日,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與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共同推動通道物流建設、國內國際貿易、金融資本服務、資源互導共用等事宜。

此時,陸海新通道已具備雛形。

2017年2月,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新雙方指出,中新合作的前兩個國家級項目——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均是以工業園區和城市建設為核心內容的開放“點”上的合作,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能否有所改變?

各方認為,可以依託“一帶一路”建設,以點帶線,打造一條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大通道,充分拓展沿線合作空間。

也是在這次會議上,中新雙方提議,探討建設一條通過北部灣—新加坡—重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結合的陸海貿易路線。

於是,陸海新通道的前身——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當時簡稱“南向通道”)首次被正式提出。

廣西捕捉到這一發展新機遇。2017年3月,廣西專題調研組從貴州到重慶,一路考察沿線鐵路、公路基礎設施、重要工業園區,並與兩省市政府主動對接洽談啟動“南向通道”合作事宜。

當年4月,重慶派出近40人工作組,從廣西沿海到沿邊、從港口到口岸,進行深度考察調研。

雙方一致認為,兩地的開放資源互補性極強,應集中優勢、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儘快啟動“南向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測試。

“雙方迅速達成共識,然後開始了測試班列的準備工作。”中新(重慶)南向通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渝培回憶説。

2017年4月28日,廣西成功開行欽州港-重慶測試班列;5月10日,重慶開通至欽州港的鐵海聯運班列,實現班列雙向運作。

從測試班列來看,這條線路比傳統運輸時間縮短了15-20天。自此,西部地區的貨物有了“一路向南”的新選擇。

2017年8月31日,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實施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渝桂黔隴四省區市政府代表簽署了《關於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

“南向通道”省際合作機制正式成立。

2018年11月12日,中新兩國正式簽署《關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

合力推動西部地區共商共建共用

充分釋放陸海新通道發展紅利

2018年4月20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4省區市在重慶召開關於陸海新通道的2018年中方聯席會議。內蒙古、四川、雲南、陜西、青海、新疆6省份受邀參加。

會議最後發出“重慶倡議”,歡迎沿線省份共同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

“陸海新通道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推動西部地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服務新時代西部開發開放。所以,積極推動西部各省區市加入共建機制,是通道完善發展的必然趨勢。”廣西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西部各省區市都具備一定交通、城市、物流節點基礎條件,具備合作的基礎。比如,四川、重慶、廣西、陜西、雲南等地外向型産業和國際貿易集聚發展;貴州、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寧夏等地各具資源稟賦……

陸海新通道的出現,為西部地區攜手共同開啟新一輪開放開發提供了新契機。通道的“朋友圈”逐步擴大:2018年6月,青海省宣佈加入共建陸海新通道工作機制;兩個多月後,新疆加入;今年,雲南、寧夏、陜西相繼加入……共建陸海新通道省區市擴大至9個。

隨著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陸海新通道高度集聚資源、有效促進互補互動,發展速度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主幹線繼續實現高速增長。1-6月,渝桂鐵海聯運班列共計開通809列,同比增長206%,運輸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72%。

“通道還有提升空間。接下來,重慶與廣西等省區市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持續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讓西部省區市進一步享受這條通道帶來的紅利。”重慶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

相關新聞》》

廣西欽州港鐵路年裝卸能力由15萬標箱躍升至105萬標箱

“這批剛剛進港的貨物,最後將通過鐵路集裝箱班列運往重慶。”7月5日下午,廣西欽州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幾艘萬噸級貨輪停靠在碼頭旁,在指揮手的指揮下,幾個大型龍門吊將船上的集裝箱一個個吊運到集裝箱車上,然後運往幾百米外的鐵路港口作業區,等候登上鐵路集裝箱班列。

“得益於陸海新通道建設,到欽州港轉机的貨物越來越多了。”廣西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延説,“欽州港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1994年才開港,算比較‘年輕’的港口,但發展非常迅速。”

2014年,欽州港被廣西定位為北部灣集裝箱樞紐港,在廣西集散的集裝箱貨物大多在欽州靠港上岸。當年,廣西還在欽州港碼頭兩公里外建起了欽州港東站集裝箱站,2015年開通運營,就是現今欽州港海鐵聯運的雛形。

2017年,隨著西部各省區市加快合作,陸海新通道建設快速推進,欽州港成功開通至香港、新加坡的“天天班”航線,欽州至波蘭馬拉舍維奇、欽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以及“渝桂新”“隴桂新”“川桂新”“雲桂新”海鐵聯運班列也陸續開通運營。流通的貨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數幾類品種,增加至現在的汽車配件、摩托車、電子元件、紙漿、椰奶、平行進口汽車等40余個品類,欽州港集裝箱年吞吐量也由2014年的70萬標箱躍升至2018年的232萬標箱。

“以前,我們10多個指揮手就能輕鬆完成集裝箱的裝卸指揮,現在不夠了。”正在碼頭指揮裝卸的指揮手李振輝説,現在進出港的貨物太多,指揮手由一個班10多人增加到6個班70余人,每天“三班倒”,每人每天要指揮300—500個集裝箱的裝卸。

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副站長梁羽也説,以前,東站只有3條裝卸線,每天僅能裝卸列車4至5列,年裝卸能力僅15萬標箱。東站看似離碼頭不遠,但從碼頭卸下集裝箱,再轉運吊裝到列車上,中間起碼花費數小時,影響了海鐵聯運的效率。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貨物運輸需求,解決海鐵聯運發展的瓶頸問題,2018年7月16日,廣西開工建設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該項目總投資約9億元,佔地約1200畝,由東站作業區和港口作業區兩個工程單元組成。

其中,東站作業區新建一條貨物裝卸線及3.2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主要負責公鐵聯運集裝箱的裝卸作業。新增延伸至港口的作業區,新建4條有效長778米的裝卸線及12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主要負責海鐵聯運集裝箱的裝卸作業。

今年6月30日,該中心站正式建成投運,欽州港鐵路年裝卸能力由15萬標箱躍升至105萬標箱,每天可裝卸列車20列以上。海上航運的貨物入境後,可直接在港口作業區裝車,隨後通過新建的鐵路線路快速進入鐵路主幹線,時間上僅需30分鐘左右,而且還降低了港口與鐵路之間的物流成本20%以上。

至此,陸海新通道樞紐港欽州港實現了海鐵、公鐵聯運“零距離”接駁轉運,解決了鐵路港口聯運、公路鐵網聯運“最後一公里”的難題。截至6月30日,今年,欽州港海鐵聯運班列共到達和發送809列,同比增長206%,運送集裝箱4.08萬標箱,同比增長172%。

本報記者 王翔 楊駿

記者手記》》

共建陸海新通道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指出,重慶區位、生態、産業、體制優勢十分突出,要求重慶努力發揮“三個作用”,這是總書記在新時代賦予重慶的重大使命、交給重慶的戰略任務。

發揮“三個作用”,要求重慶敢於擔當、帶頭帶動開放、引導西部省區市合作互惠共贏、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這些,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均得以體現。

比如,陸海新通道一開始便提出“共建”的理念,其意義,便是希望各方能夠一起加入到通道建設中來,這體現了西部區域合作。

再如,陸海新通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省區市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

同時,陸海新通道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作為運營中心,理應發揮帶頭作用。

……

實際上,隨著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推進,西部各省區市交流明顯增強,各方收穫多多。

在採訪過程中,廣西相關人士表示,重慶敢於開拓創新、勇於向開放前沿邁進的精神,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讓他們深有感觸。

同時,多位人士表示,西部各省區市各有各的優勢,陸海新通道必將成為西部大開發和內陸開放發展一個極其重要的載體。所以,陸海新通道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楊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