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化藝術

文物活化利用,重慶怎樣發力?

發佈時間: 2019-07-01 14:46:09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image.png

6月29日,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保護修繕工程現場,修繕人員正在對造像進行超聲波檢測。記者 齊嵐森 攝

白鶴梁題刻。(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供圖)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合川區旅發委供圖)

6月29日,作為國家文物局選定的首批川渝石窟保護示範項目,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啟動保護修繕,受到廣泛關注。

文物的保護與傳承、活化與利用、重塑與創新……在文旅融合的新時代,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強音中,在公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裏,正確建構人文寶貝與旅遊乃至經濟社會全域發展的關係,就成了一個時代課題。

行動

大足開始“一盤棋”謀劃

走進大足石刻寶頂山修復現場,探傷、除塵、脫鹽、泥坯加固、漆皮回貼……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的數十位文保專家、學者,無不凝神屏氣、聚精會神,唯恐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會“抹掉”文物上珍貴的歷史資訊。

“本次保護修繕,既是病害纏身文物的本身需要,也是為了讓石刻造像藝術更完美地向市民遊客呈現。”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真實性與藝術性的取捨,一直是困擾文物修復界的話題之一。即在修復過程中,是最大限度地保證文物的現狀,延續物質本體承載的突出價值,還是對殘缺部分進行修補,還原文物原有的視覺衝擊力?前者,受專業觀眾青睞,因為殘缺中往往蘊藏著重要的學術資訊;後者,易被普通觀眾接受,因為文物整體藝術價值帶來的震撼更容易體現。這看似文物修復界的爭論話題,實則反映了讓文物更好“活”起來的不同理念之爭。

今年5月9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前往大足區調研,指出大足要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把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為謀劃推進發展的首要戰略,統籌抓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讓擁有千年曆史的文化瑰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讓更多遊客在大足留“足”。

這,既是期望,更是目標。為此,大足開始了“一盤棋”謀劃——

調整定位,讓石刻“活”得有方向。統籌抓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大足石刻為核心的國際文旅城正在規劃中。

抓傳承,讓石刻“活”起來。建學科,與南京師範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合作,招收“大足學”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設立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建基地,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研學遊基地等;建城市,把石刻文化植入城市方方面面,推進城景融合,打造“十里景觀十里城”。

抓傳播,讓石刻“活”出去。啟動“四百工程”,走進全球100家博物館、100個城市、100個高校及舉辦100場推介會,全方位、多層次傳播行銷大足石刻。

抓利用,讓石刻“活”精彩。打造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之間區域的詩意空間,推進文、旅、農、商、體融合發展。

努力

打好“人文”牌,重慶在路上

事實上,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大足石刻,讓擁有千年曆史的文化瑰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讓更多遊客在大足留“足”,這不僅是大足經濟社會發展之需,更是重慶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之需。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重慶擁有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世界第一“水下石刻碑林”白鶴梁等2.5萬餘處寶貴歷史文化遺跡,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44項、市級非遺項目511項,如何用足用好這些人文寶貝,保護歷史文脈,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區景點、融入城市街區、嵌入美麗鄉村,是重慶文旅高品質融合發展的必答題。

近年來,重慶各區縣在打好“人文”牌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合川啟動了釣魚城申世遺和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在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前提下,對標對表相關標準,加快實施消防系統工程、懸空臥佛保護工程等。近日,“釣魚城范家堰衙署遺址”風景郵戳也正式投用,以豐富遊客的互動體驗。釣魚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進入建設階段,工程預計需要兩年時間,建成後遊客可近距離互動體驗釣魚城遺址的厚重歷史。

沙坪壩區啟動了“文化提質”工程,正加快推進萬達文旅城、磁器口古鎮擴容工程等。其中,磁器口升級擴容,包括S1938創意産業園、沙磁巷、磁器口後街等項目,構建以沙磁文化産業園—紅岩烈士陵園—融匯溫泉城為主線的沙磁文化旅遊圈,建成後不僅古鎮規模擴大,還將進一步豐富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全要素體驗。

萬盛黑山谷景區本是一個傳統觀光型景區,為改變“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境況,他們以全域旅遊視角,佈局了奧陶紀公園、板遼金沙湖、青年匯巔峰樂園等互動性、體驗性極強的項目。今夏,他們更是將馬戲文化植入到青山綠水中,舉辦國際大馬戲節,遴選了《亞特蘭蒂斯-海底奇幻之旅》《俄羅斯國際大馬戲團-魔幻森林》兩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劇,欲以跨國界的文化藝術交流引爆一場全民狂歡。

武隆喀斯特旅遊區為了彌補觀光型景區的短板,將川江號子、哭嫁等非遺文化植入大型實景演藝《印象武隆》中,成功演出2300多場,接待遊客350多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近4億元。“更重要的是,通過該劇,武隆把‘過境遊’變成了‘過夜遊’,拉動餐飲、住宿、交通等産業創收20多億元,取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武隆喀斯特印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易軍稱。

據市文化旅遊委提供的數據,去年,我市實現文化産業産值6000多億元,其中僅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就帶動就業32.4萬人,産值達到486億元,一大批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美術館和非遺項目被納入旅遊線路。

不過,我們同時也應清楚地看到,在重慶的文化景觀中,明星産品並不多,有全國影響的文創産品很缺乏,人文寶貝産生的向心力和吸引力還不夠。讓靜態的文物古跡“活”起來,重慶尚需從多方面發力。

建議

以文旅融合激活寶貴遺産的活力

增強文化自信,強化責任擔當,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産,讓文化瑰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永續發展,無疑是一招好棋。

關鍵是,怎麼做?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旅遊便是利用的好方式。”重慶市政府旅遊發展高級顧問、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認為,隨著旅遊發展由觀光遊向度假遊、體驗遊等轉變,人們對旅遊的認識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風景”層次,開始走向“觀文品史享生活”的新階段。

中國旅遊研究院一項研究表明,從近年來對節假日旅遊市場的監測結果看,90%以上的遊客會參與各類文化活動,40%的遊客會進入文博場所。僅2018年,各遺産地就為地方帶來直接旅遊收入143.75億元。

那麼,怎樣讓人文寶貝對遊客産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呢?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原國家旅遊局政法司副司長高舜禮表示,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需要實現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轉變,解決千館一面、展品故事挖掘解讀不夠等問題,實現景區內涵的置換、更新和充實,新上項目要對應遊客需求,新建新增的文旅項目要考慮市場需求,關鍵是要給遊客帶來震撼效果。

在這方面,故宮和敦煌的做法給我們上了一課。今年元宵節,故宮舉辦了建院94年以來的首次燈會,直接讓票務系統崩潰,門票被秒搶,把此次活動打造成了一個超級IP;《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新了,故宮》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節目、紀錄片,讓國寶重器“開口説話”;開發的口紅、手機殼、電腦包、滑鼠墊、隨身碟等文創産品超過1萬種,年收入達15億元。

敦煌通過出版圖書,拍攝《又見敦煌》,開發相關網路遊戲,創立“敦煌學”等一系列動作,讓敦煌市旅遊接待人數突破千萬人次,以文旅産業為核心的第三産業佔到全市GDP的60%以上,實現了從規模速度到品質效益的跨越升級。

“反觀我市,部分人文景觀人氣不旺,就是在於活化不力——文化元素提煉不足、遊客互動體驗不夠、景區特色不鮮明。”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旅遊資源專委會委員、重慶工商大學旅遊與國土資源學院副院長王寧認為。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副總裁、兩岸光點聚落項目顧問冶青的觀點是,文化遺産的活化,要多維度思考,包括景區、社區、産業發展三個維度;系統性推進,要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從部門化到公眾化,從市場化到資産化;組織性引導,要多方合力,注重跨界融合。

攜程旅遊重慶分公司負責人張大偉認為,旅遊業發展“得年輕群體者,得天下”,年輕群體的旅行特徵是愛自由、夠灑脫、重體驗、舍得花。在文化遺産的活化中,要針對年輕群體的旅行特徵,打造互動性強、特色鮮明、適銷對路的産品,奧陶紀公園的火爆就是例證。

“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抓好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利用。”市文化旅遊委副主任秦定波稱,開展積極主動的實踐,以文旅融合激活寶貴遺産的活力,進而讓更多的人為傳統文化留“足”,為旅遊留“足”,為我們這座城市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