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化藝術

老照片重現北碚鄉建記憶

發佈時間: 2019-04-16 10:53:59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牛瑞祥 黃琪奧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北川鐵路總工程師守爾慈(中)和副總工程師唐瑞五(左二)勘察北川鐵路時留影(一九二七年秋)。

青年男女遊覽北碚平民公園(一九三五年)。

赴川邊進行標本採集前,北碚峽防局少年義勇隊第一期部分學生在營房旁合影(1929年夏)。

盧作孚視察北川鐵路終點——白廟子卸煤槽(20世紀40年代)。

設在北川鐵路車站裏的書報閱覽室,擺放有多種報紙及刊物(20世紀40年代)。

北碚中正路街心花園,對面小巷是僻靜的廬山路(20世紀40年代)。本版圖片均由記者黃琪奧翻拍自《北碚鄉建記憶》

日前,《北碚鄉建記憶》一書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490多張珍貴照片記錄了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及其兄弟盧子英先後主政北碚,帶頭推動鄉村建設實驗的情景。

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國興起了一場鄉村建設運動,大批高級知識分子到農村推行鄉村建設實驗,試圖改變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盧作孚就是其中的一員。在擔任北碚峽防局局長之後,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交通建設為先行,以鄉村城鎮化為帶動,以文化教育為重點,推行北碚的鄉村建設,讓原本偏僻落後的北碚成為當時現代化的城鎮以及鄉村建設的典範。

《北碚鄉建記憶》收錄的這些老照片,拍攝時間跨度為1929年7月至1949年12月,大部分為首次面世,從曾追隨盧作孚參與北碚鄉村建設的高孟先珍藏的1100余幅照片中精選而出。2015年,高孟先的後人將這批珍貴的照片捐贈給北碚區博物館。

儲備人才 成立少年義勇隊

六次赴川收集標本,為中國西部科學院成立奠定基礎

“北碚峽防局少年義勇隊第一期部分學生赴川邊進行標本採集前在營房旁合影,前排右2站立者為高孟先。”《北碚鄉建記憶》中收錄的一張闔影中,高孟先和其他少年義勇隊隊員身著襯衫和西褲,臉龐雖然稍顯稚嫩,但眉眼之間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高孟先(1912.12-1979.12),今璧山區八塘人,1928年來到北碚加入少年義勇隊,曾擔任北碚管理局建設科科長,是北碚鄉村建設重要的參與者、見證人之一。

“盧作孚先生進行鄉村建設的主要思路是:社會改造的核心是人,首先把人的建設搞起來,用新人,行新政。”北碚區博物館文史專家龍世和介紹。基於這個理念,盧作孚在北碚招收、培養鄉村建設人才,先後組建了學生一隊、二隊,警察學生隊,少年義勇隊等隊伍。其中,根據英國少年義勇團的經驗所組建的少年義勇隊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為北碚鄉村建設的生力軍,高孟先所在的少年義勇隊從組建之初就被盧作孚寄予厚望。”龍世和指著書中一張記錄少年義勇隊學生上英語課的照片説,當時少年義勇隊是由盧作孚的兄弟盧子英負責訓練,平時除了常規的軍事化訓練外,還會組織義勇隊員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籍,觀看進步電影,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在《高孟先文集》一書中,對少年義勇隊的訓練也有著詳細的記載:“清晨,北碚體育場上就響起了剛健的操練聲、拼殺聲;傍晚又常聽到我們路過時的密碼聲、哨笛聲和嘹亮的歌聲;崎嶇的山路上留有我們負重行軍的足跡;數九寒天,嘉陵江中還能看到我們跟隨盧子英一起鍛鍊的身影;公共場所裏又常看到學員們維持治安、扶老攜幼、清理污垢……我們的生龍活虎不僅給北碚增添了新鮮、青春向上、活躍的氣氛,也成為人們街談巷議傳頌的熱點。”

“少年義勇隊對於北碚最大的影響莫過於曾六次赴四川邊區收集動植物標本,為1930年中國西部科學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礎。”龍世和説,成立少年義勇隊不久,盧作孚有感於西南地區資源豐富,就産生了成立西部科學院的念頭,而成立科學院需要大量珍貴的動植物標本,於是,少年義勇隊就成為採集標本的最好人選。在《北碚鄉建記憶》一書中,也收錄不少義勇隊員當時採集標本的照片。

據史料記載,從1929年到1935年的6年時間裏,前後共200多名少年義勇隊隊員在盧子英的帶領下,與中國科學社、中央研究院的專家一起,奔赴峨眉山及川邊雷(波)、馬(邊)、屏(山)、峨(邊)、大小涼山採集動物、植物和魚類標本。由於要經過戰亂地區,他們甚至還雇傭了專門的彝族嚮導。

即使有了當地的嚮導,但採集團隊在途中還是頻繁遇險。高孟先就曾在日記中寫到:“經茹哈時,有一同學和師爺,在一個山谷流水處,洗去了泥漿的足,幾被擄,經險道滔馬槽,恐阻路,將採集器具持好作抵敵武器,設遇阻時,遂與之絕力死戰。午後四鐘時抵西河,在正涉水之際,急聽槍聲爆發,連擊三次,彈向頭頂飛過,大家都失色,但未競走,只有一力夫因嚇落水,後經交涉妥好才得過……”

“少年義勇隊的成立,是對盧作孚‘用新人,行新政’理念的最好實踐。”龍世和説,少年義勇隊的成員後來也多數成為盧作孚建設“新北碚”忠實的追隨者和得力實踐者。

2006年,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公眾免費開放。

遠赴上海 請大師規劃城建

建設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

出北碚城區,朝東北方向驅車約20分鐘,便是天府鎮。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上行至半山,從路邊的一條岔道進入,有一條石板小路直通群山深處。“這裡就是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所在地,它的設計者是丹麥工程師守爾慈。”與重慶日報記者同行的北碚區博物館文史專家項錦熙説。

“早在清代,天府地區就是重慶重要的煤礦産地,但由於交通不便,在盧作孚1927年擔任北碚峽防局局長之前,天府地區的煤礦還主要依靠人力運輸。”項錦熙介紹,1927年盧作孚上任後,通過招股的方法,為北川鐵路的修建解決了啟動資金,但又發現單靠中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精確的勘查。

於是,盧作孚遠赴上海,邀請曾參與中國膠濟、潮汕、長興鐵路修建,有著豐富經驗的丹麥工程師守爾慈為總工程師,負責北川鐵路全線的勘查設計和施工。

時年63歲的守爾慈在接到邀請後,被盧作孚的熱誠所打動,決定出任北川鐵路的總工程師。

“守爾慈來到重慶的第二天,就展開了勘探工作。”項錦熙説,盧子英的妻子鄧文媛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整個勘探過程,守爾慈跟著盧作孚和盧子英一起徒步翻山越嶺,進行線路踏勘,並最終確定了北川鐵路的修建方案。

1934年3月31日,隨著代家溝至大田坎段鐵路工程的完工,全長16.8公里的北川鐵路全線貫通並投入運營。“北川鐵路的通車,不僅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貨運條件,大田坎等11個車站的設置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項錦熙説。

在《北碚鄉建記憶》一書中,也收錄了一張上世紀40年代,人們在火車站的書報閱覽室閱讀的照片。照片中,有人在認真閱讀手中的書報,附近的書架上還擺放有好幾種刊物。

“抗戰時期,北川鐵路承擔了重慶三分之一的能源供應,天府煤礦也因此成為戰時大後方最大的煤炭生産基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項錦熙説。

除了設計北川鐵路,守爾慈也是北碚城市建設的規劃設計者。在完成了北川鐵路的勘探、設計後,守爾慈便與盧子英一起共同負責北碚的建設規劃。在規劃設計中,守爾慈按照北歐城市風格並結合北碚的地理特點,進行北碚城區街道的佈局設計。

在北碚的鄉村建設實驗中,除了修建北川鐵路,盧作孚還通過積極發展航運,組建新天府煤礦等,讓北碚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鄉場發展為當地重慶市郊的一個重要城鎮。

困難重重 溫泉公園險夭折

創新修建街心公園,北碚花園城市現雛形

1927年,盧作孚出任北碚峽防局局長後,貼出的第一張告示就引發軒然大波。

與其他的安民告示不同,盧作孚在這張名為《建修嘉陵江溫泉峽溫泉公園募捐啟》的告示中明確表明,希望通過募捐資金的方式,在當地打造一個溫泉公園。

“在當時對於地處西部的北碚來説,要專門劃出一塊地來修建公園,還是很難被市民所接受的。”龍世和説,在盧作孚的鄉村建設理念中,“願人人皆為園藝家,將世界造成花園一樣”是城市建設的終極目標,而公園則是實現這一目標最好載體。

“由於應者寥寥,嘉陵江溫泉公園差點夭折。”劉重來説,為籌措資金,盧作孚在峽防局支借了40元,作為宴請當地士紳的費用。席間,盧作孚反覆説明修建公園的好處,希望士紳們能帶頭捐資。他還承諾,公園裏建的亭臺房舍以出資人的名字命名。比如,鄭東琴捐資修建的一棟樓就叫“琴廬”,陳書農捐資修建的一棟樓取名“農莊”……在他的努力之下,數年時間募集資金數萬元,建成了嘉陵江溫泉公園,即現在的北溫泉公園。

“修建嘉陵江溫泉公園後不久,盧作孚又于1930年10月12日建起了平民公園,即現在的北碚公園。該公園一經落成,就成為北碚居民外出遊玩的首選。”項錦熙指著幾張記錄北碚居民遊覽平民公園情景的照片説。照片中,人們身著洋裝,在平民公園的大門和假山上合影留念,眉目之間充滿了笑意。

除了修建嘉陵江溫泉公園和平民公園兩大市民休憩地,盧作孚還創造性地在北碚修建了街心公園,並引入法國梧桐。在《北碚鄉建記憶》中就有一張照片記錄了當時北碚中正路的街心花園——道路兩旁栽種的大樹長勢喜人,為來回行人提供著陰涼。

項錦熙介紹,1930年春天,盧作孚在山東青島考察時發現,青島是一個被綠樹圍繞的美麗城市,一切建築依山起伏,起落有致,道路兩旁都有樹木,綠蔭中襯出黃墻紅瓦,數十里外便可望見,於是就産生了利用北碚道路的間隙,修建街心公園的想法。

後來,盧作孚在上海時發現法租界裏的梧桐很美,便買了一捆樹苗帶回北碚,並組織兼善中學的學生和峽防局的工作人員一起種植,為後來北碚綠樹成蔭打下了雛形。

“作為北碚鄉村建設的開拓者,盧作孚一直希望能以嘉陵江三峽為範圍,以巴縣的北碚鄉為中心,構築一個集生産、文化、遊覽為一體的區域。”劉重來表示,嘉陵江溫泉公園、街心公園的成功打造就是他對這一理念的最好實踐。

如今的北溫泉公園,早已成為北溫泉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漫步于公園內,依然可以看到記錄當年捐資者姓名的石碑,向過往遊客提醒著公園的來之不易,也讓盧作孚為北碚所做的貢獻永遠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