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60年:鬥玉村通路通郵通4G

發佈時間:2019-04-03 11:02:25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靈萱
分享到:
20K

山在雲霧中,車在山間行。

從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城開車到鬥玉要3個小時,路上雪山、峽谷、森林各種景色讓人大飽眼福。當一排排錯落有致的珞巴族小樓闖入視野時,頓感格外親切,這裡就是“驢友圈”裏頗有名氣的鬥玉村。

“基本上家家都是二層小樓,坡屋頂上裝飾的魚鱗狀鐵葉子,既能防雨,也是珞巴族傳統建築特色之一。”客棧的主人名叫小加油,是一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一樓沿街門面開了雜貨店,二樓有兩個三人間和一個多人間,旁邊就是獨立的衛生間。雖説比不上大城市的星級酒店,但乾淨整潔。現在路通了,客人也多了,旺季的時候還住不下呢。”

客廳陽光充沛的地方擺滿了綠植和鮮花,和屋外的雪山相映成趣。藏式爐子上的水已經燒開,“先嘗嘗我們的酥油茶,邊喝邊聊。”小加油忙著一遍遍給客人們添茶,“我從12歲開始學習珞巴服飾製作,現在已經培養了10多個徒弟,村裏組織了專門的合作社。除了珞巴服飾,還有木碗、藏香這些特色産品,都是遊客們喜歡的。現在每家每戶居住條件改善了,村裏有十幾戶人家都開起了客棧,不離鄉,不離土,又能致富,珞巴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旺。”

聽説有客人來,鬥玉村的村主任頓珠走進客廳。“頓珠是個80後,走南闖北多年,是村裏最有眼光的能人。”隆子縣政協副主席、鬥玉珞巴民族鄉黨委書記王平介紹説,“村裏種過天麻,種過葡萄和溫室草莓,但都不成規模,對不上市場的路子。我們現在準備發展特色農産品,需要這樣有經驗有頭腦的帶頭人。”

“到我的犀鳥茶廠看看吧!”頓珠熱情帶路,穿過村裏珞巴文化廣場,不遠處山腳下一排藍色彩鋼房就是珞隅綠色農産品合作社,“這是炒茶車間,這是包裝車間和倉庫,這裡是産品展示間。炒茶和包裝設備都是從內地採購的,錢是從親戚朋友那裏籌集來的。”

“茶葉從山裏採,綠色無污染,小袋包裝,一次一包方便飲用。我們還生産黑青稞糌粑加野牡丹套餐,都是方便遊客攜帶的真空包裝,可以手機掃碼支付……”頓珠説,犀鳥是珞巴族民間傳説中的神鳥,犀鳥茶賣得越多,珞巴文化就傳播得越廣,今年他準備把經營重點放到電商。

“頓珠的犀鳥茶開業以來銷售額有30多萬元,帶動20多名村民脫貧致富。以前,鬥玉村交通不便,村和村之間都是山路,進出要攀木梯、藤索,出行基本靠徒步。現在鬥玉村通路通郵通4G,珞巴山村與內地的距離更近了,電商的快遞也能送到村裏來。”王平説,路通了人氣旺,思路通了能致富,現在全鄉年每人平均收入已經超過1.8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3日 04 版)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