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3日訊(記者 曹川川)4月2日,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祭陵辦共同主辦的2019年“清明祭初祖 文脈傳華夏”網路主題活動走進倉頡廟所在地陜西省白水縣。來自全國50余家網路媒體的采編人員深入倉頡廟探尋漢字之源,感受漢字精髓。
50余家媒體到訪倉頡廟了解中華文字演變
媒體團來到倉頡廟祭拜倉頡參觀碑林,同時還了解了白水蘋果、白水杜康酒及當地經濟社會近年發展情況。在倉頡廟大殿前,大家首先聽取陜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偉解讀倉頡及倉頡造字的歷史溯源。隨後在報廳前,部分采編人員體驗穿漢服,按漢禮祭拜倉頡。對於這樣有趣的體驗,各媒體采編人員有進行直播,有的發送微網志、微信等,現場報道了活動過程。
白水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劉傑説,同一緯度,同一山脈,一邊是橋山黃帝陵,一邊是白水倉頡廟。全國40余處倉頡遺跡中,白水是唯一一個將黃帝與倉頡聯繫起來的。“千百年來,每年的清明和穀雨時節,兩地都要舉行祭拜活動。這次網路主題活動進一步拉近了黃帝與倉頡的距離,開啟了君臣之間對話的新篇章,這對於更好傳承華夏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倉頡廟至少有2000年曆史碑刻釋義炎黃打敗蚩尤
倉頡廟是國內現存唯一集廟、墓、碑、書、柏五位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倉頡廟位於陜西渭南市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境內,南臨洛河水,北屏黃龍山,佔地17畝,是為了紀念文字始祖倉頡而建,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年代不詳。
據《倉頡廟碑》記載,延熹五年(162年)已頗具規模,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存為一組以元、明、清風格為主的建築。廟內48棵古柏與山東曲阜孔廟古柏群、黃帝陵古柏群並稱“中國三大古廟古柏群”。
廟內現存古碑18通,碑石《倉聖鳥跡書碑》上面所鐫28個象形文字,是當年倉頡所造形象文字的原形,研究者根據當地民間傳説及有關資料,將它析形釋義,從釋文中可知,這篇鳥跡短文,記述了黃帝和炎帝聯合中部和東部諸部落,籌謀與蚩尤開戰,一舉打敗蚩尤及慶祝勝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