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權威發佈

重慶自貿試驗區“兩周歲”亮出成績單

發佈時間: 2019-04-02 16:49:28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陳鈞 楊駿 唐璨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4月1日,重慶自貿試驗區迎來“兩周歲”生日。兩年前,這塊涵蓋兩江新區、西永、果園港3大片區119.9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重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兩年來,重慶在這片”試驗田”裏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項項創新政策、一個個開放平臺、一條條外向通道在這裡落地開花……重慶自貿試驗區以全市1/1000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超六成的進出口總額,新增註冊企業23439戶,在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成果11個,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帶來四大變化。

營商環境更優

企業辦業務只需“輕點滑鼠”

3月26日,達豐電腦(重慶)有限公司關務陳女士如往常一樣走進辦公室,在自己的電腦上成功列印了重慶首份原産地證書。這份證書,是即將出口到越南的筆記型電腦産自中國的“身份證明”。海關監管創新,使企業只需“輕點滑鼠”就能完成業務辦理,再不用來回跑腿。

這只是重慶自貿試驗區為企業服務、改善營商環境的一個案例。

掛牌兩年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優化明顯。比如,重慶外資項目備案實現立等可取,覆蓋率達100%;開辦企業時間從20個工作日縮短至最快3小時,口岸通關時間壓縮了1/3。

重慶自貿試驗區還培育了“飛機融資租賃”“保稅維修”“保稅文化”“跨境電商”等一批新型業態。截至目前,共計8架融資租賃飛機成功落地重慶;首批保稅航材也於今年3月入區,助力重慶航空産業不斷拓展延伸。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顯示,重慶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第五、西部第一。重慶自貿試驗區對全市營商環境的優化貢獻很大,吸引了更多企業落戶重慶。

兩年來,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23439戶,註冊資本總額2444.6億元人民幣,佔全市比重19.3%。其中,新增註冊外資企業449戶,佔全市比重25.1%,註冊資本26.67億美元,佔全市比重15.1%。重慶自貿試驗區全域引進項目1787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5444.79億元人民幣。

開放程度更高

開放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2018年1月,果園港新增啟運港退稅功能;4月,江津綜保區(一期)通過國家驗收;9月,西永綜保區(二期)通過國家驗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涪陵綜合保稅區;今年3月,重慶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獲批……

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借自貿試驗區機遇,重慶開放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利用“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重慶將自貿試驗區與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等一體規劃、一體推動。

比如,在海關總署支援下,重慶率先開展“關鐵通”中哈項目試點,率先實現中歐班列(重慶)常態化運作;重慶實現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常態化運作,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中歐班列(重慶)在果園港首發,長江黃金水道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在重慶互通,歐洲、東南亞及全球的貨物在重慶交匯……一張承東啟西、接南連北、通江達海的內陸開放高地新藍圖,在試驗區內愈加清晰。

如果説搭好平臺、通道是自貿試驗區開放的“硬體”,那麼,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則屬於“軟體”建設。

重慶推動實現全國“單一窗口”第一票原産地證書申報成功、第一個實現線上付匯業務、第一票空運運輸工具申報成功等多個全國第一。目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成功對接重慶涉及國際貿易鏈的22家單位54個系統,實現水運、航空、鐵路物流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功能應用,申報覆蓋率達100%,位居中西部第一。

百姓生活更美

進口生鮮、蔬果、汽車等,通關快、價格優

如今,重慶各大超市和海鮮賣場裏,活蹦亂跳的進口海鮮比比皆是,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餐桌。這與生鮮産品的“極速通關”分不開。

為了讓進口生鮮、新鮮農副産品以最快速度進入市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空運貨物實施“7×24小時即到即查即放”,並開通生鮮、蔬果等農副産品綠色通道。2019年以來,重慶江北機場口岸生鮮貨物平均提離時間縮短至1小時,最快29分鐘即可完成全部流程,開始配送。

重慶扉洛斯特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葛重維介紹,海鮮頭一天在泰國打撈,晚上打包進行空運,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便能在重慶快速通關,進入市場銷售。

除了能滿足市民口福外,“進口汽車”也有了好消息——

3月24日,重慶自貿試驗區第一票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業務順利開展。相較之前的進口汽車“落地徵稅”政策,保稅倉儲業務的開展,大大降低貿易商的物流成本和資金壓力,進而將吸引更多進口車商向重慶集聚。再過段時間,重慶市民就將以更優惠的價格、更快捷的方式買到直接從重慶清關的進口汽車。

自主創新更強

改革試點任務落地,改革創新成果豐碩

去繁就簡,是重慶海關在自貿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這方面,重慶海關創新實施“兩倉監管智慧化”,簡化貨物進出倉監管流程,開展貨物分送集報,實現“進、出、轉、存”環節全過程智慧監管,業務系統自動核準率達到90%以上,企業報關成本降低90%以上。

以重慶醫藥集團公用型保稅倉庫為例,實施這項創新舉措後,其倉庫進出庫貨值已達6.8億元。其中,通過空運到貨藥品貨值約1.9億元,通過中歐班列(重慶)到貨藥品貨值1.5億元。

“兩倉監管智慧化”的落地實施,是重慶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組合拳”的縮影。截至2018年年底,重慶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129項,落地率85.4%。國家複製推廣的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中,重慶已實施127項。同時,重慶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13個創新典型案例、3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案例6個、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成果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