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推進文物修復工作

發佈時間:2019-04-01 20:3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曹川川  |  責任編輯:蔚力
分享到:
20K

中國網4月1日訊(記者 曹川川)2019年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週年,也是秦始皇兵馬俑考古發現45週年。4月1日下午,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祭陵辦共同主辦的2019年“清明祭初祖 文脈傳華夏”網路主題活動走進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 侯寧彬

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祭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部分,也是一個民族傳統。應該説從原始社會先人就開始祭天祭祖,只是在秦的時候形成了一種制度。這些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發現了祭祀的遺址,但不是祭黃帝或者是祭天的,而是祭祖的。侯寧彬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要是祭祀秦始皇的,祭祀遺址面積很大,大概十幾萬平方米,當然現在地面上什麼都沒有了,地下只存在有夯土基址,但是有專門祭祀黃帝的祭祀遺址,這是我們近年來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新發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接受媒體採訪

兵馬俑博物館的創新之處

1974年發現兵馬俑之後,兵馬俑博物館就有一個很特別的創新,就是考古發掘、考古的展示和考古的保護同時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是發掘完了以後先去做保護,修復完了以後再去做展示。而兵馬俑博物館是在考古發掘的同時,一方面給遊客展示我們發掘的過程,一方面也向遊客展示我們修復的過程。”侯寧彬表示。

兵馬俑修復工作現場照

電腦的虛擬修復技術

從技術角度來講,過去文物的修復全都是手工的,兵馬俑在考古發掘出來以後,先洗陶片然後再拼接,整個工作過程相對來説比較長。在修復的過程中,有可能把一些痕跡給碰掉或者損壞掉,對文物造成二次傷害。

但是現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把電腦的虛擬修復引入到現在的文物修復過程中,把所有發掘出來的陶片用電腦先進行掃描,在掃描完成以後,通過一種特殊的演算法讓電腦先進行虛擬拼對,再用人工去核實。

侯寧彬説,“電腦的虛擬修復技術引入以後,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使用這種技術,對文物本身的傷害減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這也是‘網際網路+中華文明’其中的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引入創新技術推進文物工作。”

秦兵馬俑坑一號坑

守護傳承創新發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一個遺址類的博物館,守護遺産的除了田野的文物之外,還有一些藏品,這就是它的特殊性。作為一個博物院,它的責任、它的擔當就是守護傳承,創新發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經經歷了40年的發展歷程,這些年來在展示的手段上、在展示的內容上已經不能滿足老百姓當下的一些需求了,所以必須創新展示手段,創新展示內容。侯寧彬表示,“我們希望能在這個空間裏把和秦始皇有關的、和秦歷史有關的一些東西都能展示給大家,‘講述一個完整的秦文明故事,秦統一故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與媒體合影

不主張對陵墓或大型遺址進行大面積的發掘

國家不主張對陵墓或者大型的遺址進行大面積的發掘,發掘本身就是一種破壞。現在可以看到的兵馬俑坑跟70年代剛發掘出來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樣子。這些文物在地下已經埋藏了2000多年,已經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當中,如果不對其進行發掘的話是可以保持原樣很長時間的。但當我們把它揭露出來以後,由於溫度濕度急劇變化,導致文物本體和它周邊的環境産生了劇烈的變化,從而形成了破壞。因此國家文物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不太主張對地下文物進行大面積的發掘。

侯寧彬説,“作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們面臨的保護壓力非常大。我們不僅要保護我們土遺址,現在暴露出來的這些土遺址也會隨著氣候的變化會出現乾裂、縮減、坍塌。如果我們不挖他,不暴露出來,一直掩埋在地下,他可能能保持很多年。我們現在把它挖出來了,它的壽命會急劇縮短。如果説我們能通過另外一種手段能了解地下文物的結構樣貌,那麼我們寧願不去動它。”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