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魏博)3月15日,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勝利閉幕,2019年中國發展的藍圖由此繪就。縱觀今年的“兩會時間”,從習近平總書記到團組的殷切囑託,再到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實體經濟”“營商環境”“減稅降費”等被多次提及,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詞。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民營企業如何轉向高品質發展,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減稅降費能省多少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19年,我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面對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算了一筆賬,他説,“增值稅從16%降到13%,對於我們企業來説,一年大約減少稅收上千萬;降低電費,每年也可以減少幾百萬的開支;還有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如果降到16%,也將節省幾百萬。”盧慶國表示,“黨和政府給了民營企業很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但是對於企業來説,核心還得靠自身的努力加強造血機能,只有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取得長足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集團董事長周善紅説,“這一利好政策對民營企業家真的是久旱逢甘霖,我們不僅吃了定心丸、打了強心劑,而且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真正感受到了總書記所説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這句話的溫暖。”
心無旁騖做實體
3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做企業、做事業,不是僅僅賺幾個錢的問題。做實體經濟,要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是本分。
“做實體確實蠻不容易的,一定要有定力,做好了很有價值。”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丁世忠表示,“安踏為什麼能做到這樣的成績?我相信,跟大多數的中國實體經濟民營企業一樣,一直堅守實體經濟。同時,我們28年前從50萬起家。企業很小的時候,以工匠精神做産品;當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我們樹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創新的投入。” 他表示,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大家要對中國品牌有信心,對中國民營企業有信心。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奧盛集團董事長湯亮代表説,“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製造業,要實現高品質的發展必須要邁過轉型升級這道坎兒,這是無法回避的。我認為轉型是手段,升級是目標,轉型不是轉行,而是對主業的一個深耕。如果把轉型理解為轉行的話,什麼賺錢就去幹什麼,這樣失敗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
如何轉向高品質發展?
“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思想。”政府工作報告對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
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説,“民營企業過去的成長靠得是拼勁、闖勁,艱苦的奮鬥,未來的發展靠的是創新驅動,高品質的發展。民營企業要做強,必須要瞄準世界前沿技術,必須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産權。”他表示,企業要做大,我們必須要有全球市場定位,把中國的品質做到讓世界放心,把中國的品牌做到世界認可。只有掌握了科技創新的力量,有了這個殺手锏,才能在全球的市場競爭當中不怕別人“卡脖子”。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表示,“中國製造要走向世界,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創新能力。過去的製造業是依賴於別人的技術,關鍵的核心部件都是靠買,買來進行組裝而成為中國的産品,但是今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們以格力電器為例,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已經從一個簡單的‘黑燈工廠’變成今天創造設計‘黑燈工廠’。格力電器在2018年,大家都認為經濟下行壓力特別大,而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格力電器增長了500億,增長率達到了33%,實際上支撐這個增長的關鍵就是來源於格力電器走了一條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道路。”
董明珠代表呼籲,中國的製造業要有使命感、責任感,政府報告為企業鬆綁,減稅降費,企業家要有擔當,把減稅降費帶來的福利運用到技術研發中去。
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國際的發展歷程,逐漸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營經濟必將在高品質發展之路上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