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仁心大愛

秀山李力:好家風繪就美好生活

發佈時間: 2019-02-25 18:10:2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閆景臻

李力是秀山縣鳳凰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同時兼任初二年級9班的班主任工作,其丈夫黃維繫雅江鎮人民政府工會主席兼文化中心主任,兩人育有一個女兒,現在是城內某小學一年級學生,雙方父母均健在, 這是一個和諧溫馨、孝善兼存,洋溢著翰墨書香的家庭。

潛心育兒勤學早

因為李力本人喜歡看書,尤其是對詩詞和精美散文的由衷偏愛,丈夫在他的影響下,也從一名剛正刻板的軍人轉型為好學上進的文藝青年。他們在生活中比肩共進,事業上互助齊學,在讀書活動中汲取知識的營養,以此來潛移默化培養孩子熱情、善良的品行,引導孩子從各種書籍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諦,以母親的魅力和責任來提升家人的文化修養。即使偶爾犯“手機綜合症”的丈夫也能在她的要求下放下手機,通過讀報紙、看新聞等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用智慧解決了家庭中偶爾不和諧的小插曲。儘管工作上的狀態是披星戴月,可是每天下午4點半到5點半這個吃完晚飯的時間,她一直都是陪伴在孩子的書桌前,輔導家庭作業,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一年級的學生是習慣養成定性的最佳時期,她常説:“一個女人的優秀之處不僅表現在事業上竭盡所能的堅守,更偉大的不易之處還在於扮演母親這個角色時永不鬆懈地給予孩子成長的陪伴與啟發。”重視孩子在智力開發上的投入,營造良好的氛圍。每年給孩子準備生日禮物時,除了滿足小姑娘對公主裙和芭比娃娃的渴慕,配套出現的絕對還有一本書。七年來從百撕不爛的手掌小書到白底黑字的拼讀漫畫從沒有落下過。

因為丈夫在政府部門上班,作息時常不穩定,加之週末的輪值換班,家裏的大事小情幾乎都落到了李力的肩上。因為孩子喜歡畫畫,就為她報班參加文化館的美術學習來提升水準、豐富視野。幾乎每個週末的早晨都可以看見”粉色小毛驢”(代步車)的后座上載著一個水靈的小姑娘穿越秀城的大街小巷。因為丈夫前幾年身體不佳,現在還需要定期檢查,遇到因檢查病情而耽誤了工作的時候,家裏的書房就成了他們倆週末的工作室,用她自己的話戲稱:“如果文化委給我一個崗位,我自己都能獨立撐起一片天了。”也難怪本身就是教師身份,她又是一個熱愛文化活動的人,做起這樣的事情來自然得心應手。喜歡旅遊的她生活中可以用省吃儉用來形容,為的就是到了寒暑假可以帶女兒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受她的影響和鼓勵,孩子的願望是長大了開一個美術工作室,辦畫展賺錢,然後捐資來幫助那些生活條件艱苦的人改善他們的處境。雖説童言不一定會兌現,但這番美好的願景讓她仿佛看見了愛心天使的明天。

饋報雙親無悔晚

俗話説:“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充滿溝壑與曲折的人生路上,這個家庭在年前遭遇了命運之神的考驗。2018年元旦前夕,平時幫她接送孩子的母親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不幸查出了直腸惡性腫瘤,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暫態擊垮了這個樂觀堅強的女子,為挽救剛剛50齣頭的母親的生命,三天三夜的不合眼和哭泣後,她明白只有自己堅強起來才能讓母親沒有任何思想包袱的去配合醫治,在火車站送別父母去重慶就醫時,手機裏留下的是父母一夜之間蒼老蹣跚的背影,在離手術還有兩天時間時,元旦節假期李力專門陪母親遊覽了重慶的名勝景點,因為她明白手術潛在的危險性,不知道母親的生活會不會迎來明天。三天后的那個週末,在手術室外面等候了8個半小時,當渾身插管的母親推出手術室時,一顆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接下來就是在醫院裏兩個月的治療,上班期間就是父親相濡以沫的陪伴和護理,現在回憶起那個寒冷的1月份,午夜淩晨從秀山開往重慶的列車是她最需要等待的那一班崗。整個二月份的寒假,都是在醫院不辭辛勞地照顧媽媽。有臘梅的時節,花10元錢給媽媽帶去一份美好與祝福,也給病房增添一絲信心和力量。因母親長期臥床造成大腿血流不暢需要按摩,上午十一點的時候,這項任務就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頸部插管,媽媽自己動手不方便,她像當年媽媽餵養嗷嗷待哺的自己時那樣細緻週全的呵護;因為手術部位的特殊性,排便時常出現不暢通需要用手整理,有時候媽媽覺得難為情,叫她不要做算了,她永遠只説一句話:不要有任何顧慮,因為你是我的媽。3個月後,母親的臉色不再像當初那麼慘白,雖然走路的動作沒有了之前的矯健,但一看到母親臉上綻放越來越多的笑臉時,她認為一切辛勞都是值得的,外界的人們看她辛苦怕吃不消,她用父母小時候給她灌輸的那句話化解了別人的堪憂:“人嘛,在生活中多做點事,沒什麼,力氣用了還可以再有。”

每個人來到人間享受光明的時間長短也許上天早有定數,但換取父母的幸福安康是她眼前最重要的奮鬥目標。母親住院後,婆婆趕緊接上母親的班負責接送孩子,退休在家的公公聽説百花蜜對身體好,就去老家取蜂蜜,給孩子和親家用,卻因為腳踏空從樓上摔下來,兩份肋骨折斷,出差在外的兒子趕不回來,她便擔起公公治療的全部責任,丈夫回來後對公公的病情沒有很重視時,她則嚴肅地説道:“爸爸從來沒有生病,這一住就是十幾天看起來就讓人心疼。”婆婆聽後感動得落淚,逢人就説:“我沒有女兒,但是我老了撿到個好女兒。”一年中她的家裏有四天是最熱鬧的日子——分別是四位老人的生日,生日當天不論在哪,不論有多晚都會回家陪老人分享一碗特殊的長壽面。雖然自己已經接近中年,但是在她心裏永遠記得,那個有父母的地方才叫做“家”。

睦鄰禮義世代傳

作為社會群體的一份子,她並沒有因為生活給予她的打擊和磨難而退縮,春暖花開的時節,她還是會如往年一樣,主動參與和組織一些群體活動,並且需要做事的時候,跑前忙後的身影中一定有她。李力的潛意識裏認為,只有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戰,才能讓孩子感知社會的美好與燦爛。

樓下鄰居家裏的頂棚漏水,她把自家的灶臺撬開來配合檢查,後來追根溯源是因為樓上的問題,當鄰居不好意思地説抱歉害得你破費時,她説:“沒事,反正都好幾年了,要換新的了。”家裏有個李老師,左鄰右捨得孩子作業上有什麼問題,都會尋求到自家來解決。三樓獨居的王奶奶買米上樓總要歇幾回氣,只要遇見他們夫妻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家裏短小的衣服,廢舊的書報,她總是當著孩子面清理,並告訴孩子把他們捐贈給有需要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個社會眼前看不到的,但卻真實可觸的愛心人士正在散播著溫暖。除了這些,他們還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每年親手種植一棵樹,陪伴孩子成長,見證老人滄桑。儘管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在家庭的管理與經營上,但是在事業的運籌上,卻從未劃過休止符,李力所帶班級連年被評為“先進班集體”。

時間才是世上毫無誤差的天平,在天平兩端擱置著兩種最核心的生活元素——家庭和事業,做到不傾斜不偏移很難,但她,卻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