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品質”成為春節檔電影的標配
隨著春節長假結束,春節檔影市鏖戰正式告一段落。其中既有亮點,又有遺憾。《流浪地球》成為整個檔期內的“C位”影片,被觀眾譽為國産科幻片的里程碑製作;看電影作為春節新民俗熱度依舊不減,一些受歡迎的大片一票難求;周星馳、成龍等老牌明星跌落神壇,票房和口碑均讓人失望……(2月11日《北京日報》)
春節期間,除了闔家團聚走親訪友之外,看春節檔電影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今年參戰”的賀歲影片共有8部,涵蓋動作、科幻、喜劇、動畫等多種類型題材,其中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最終突出重圍,上映僅6天票房便突破20億元,實現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目前,該片正在以爆裂式的口碑一路高歌猛進,有機構預測其最終票房將有望超過50億元。近些年來,春節檔的電影扎堆上映,但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甚至是成為現象級的,不是靠情懷和行銷,而是以品質取勝。
一部電影能否成功,往往與檔期、宣傳、發行、品質、口碑等因素密切相關,但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還是品質。電影只有保證品質這個“硬核”,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口碑,讓更多的消費者願意自掏腰包貢獻票房。從《紅海行動》到《流浪地球》的“逆襲”走紅,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因為這些電影無論是在製作水準、劇情節奏上,還是在主題表達、價值傳播上,都展現出頂尖的水準,不僅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也成為觀眾眼中的良心大作。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逐步由較低層次消遣型、娛樂型向高層次知識型、創新型轉變,這對電影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春節檔電影以質取勝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因為這會倒逼電影製作方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雕細琢,生産出品質更好、品質更佳的電影,讓爛片沒有市場被淘汰出局。事實已經證明,電影市場不會虧待誠意之作,觀眾更不會辜負電影人的艱辛努力。期待“高品質”成為春節檔電影的標配,為觀眾帶來體驗更佳的視覺盛宴。
(作者係本報評論員 程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