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深度透視

璧山:文旅融合 打造城市“文化日誌”

發佈時間: 2019-02-11 14:09:47 | 來源: 半月談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復建於觀音塘濕地公園的狀元橋,講述著璧山1200多年的文化歷史。

近年來,重慶市璧山區挖掘梳理千年文脈,融合創新傳統民俗文化,在城市中全方位植入歷史故事元素,打造一座文化符號無處不在、充滿歷史氣息的古樸之城。從一個曾經以輕工業聞名的小城變成重慶主城人群出城休閒旅遊的首選之地,璧山切實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歷史文化與新城建設、旅遊開發的有效對接,留住遠去的“鄉愁”,走出一條以文化為根的旅遊發展特色之路。

歷史文化在城市裏延續

在城市建設中,璧山不斷踐行著“文化塑城”這一目標,不但用文化思維來為城市增綠,還在城市綠色裏融入歷史文化元素。以遍佈城區的30多個綠色公園為例,除了栽種種類繁多的綠色植物外,還恰當安放刻有展示璧山歷史故事和詩詞的170余塊“文化石”,同時,充分挖掘和解讀題字文化石的文化內涵,塑造“石頭上的小城故事”品牌,解讀歷史典故、詩詞歌賦,通過在文化石上張貼二維碼,同步向遊客呈現石頭的圖文、語音等文化內涵。在城市建築中,古香也自綠中來。在觀音塘濕地公園內,重建的狀元橋展示了體現璧山歷史的當代本土名家字畫。遊客從狀元橋上走過,便可感知璧山1200多年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據了解,截至目前,璧山城區內的倣古建築已達20多萬平方米,堪稱重慶西部的一座新生“文化古城”。

通過復建還原歷史,也通過新建呈現未來,讓文化惠民,讓文化更親民。

“跟著古詩”來旅行

古往今來,許多詩人、文學家筆下都曾描寫過璧山的美景,它們或是巍峨雄偉,或是清幽秀麗,或是記錄歷史……近年來,璧山將詩詞文化融入公園景點中,為遊客呈現一段獨具內涵的文化旅遊,吸引了不少遊客在公園間尋詩、吟詩、作詩。

在璧山的公園景點中,有不少因詩得名,位於成渝高鐵璧山站的村家公園正是其中之一。“野景村家好,柴籬夾樹身。牧童眠向日,山犬吠隨人。地僻鄉音別,年豐酒味醇。風光吟有興,桑麥暖逢春。”北宋時期璧山知縣王操的一首五言律詩——《村家》,描寫一派閒適優雅的鄉村景色。以詩意寓于景色,故命名為“村家公園”。

在秀湖公園,廊橋橋頭,湖水之畔,處處可見名篇佳作。在詩聖島上,刻著杜甫的詩《雨二首》。

用音樂吟誦“小而美”

璧山大力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走出了一條“借力音樂之聲,推介城市之美”的路子,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教育工作貫穿其間。音樂呈現著城市之美,旋律激發出城市的內生動力,凝聚起了和諧高昂的城市精神,有效傳播了城市影響。

其中,《小而美》,就是享有“華人詞壇泰斗”美譽的莊奴先生和台灣著名曲作家古月先生為璧山量身打造的作品。

在兩位音樂大師的感染下,璧山的文藝愛好者的創作熱情得到了極大激發。一場自下而上、全民參與的“原創音樂行銷城市之美”活動蓬勃開展起來。

用老照片串起城市記憶

1944年5月2日,美國《展望》雜誌以7篇幅15幅照片,讚譽“璧山縣交通便利,文化發達,人民無論老幼同時實施民眾教育,出征抗日軍人17000多人”。

時隔半個多世紀,這批照片回到璧山,由此掀開了那段塵封的歷史。據了解,抗日戰爭期間,璧山作為戰時陪都的衛戍區和重要遷建區,是抗戰大後方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不僅政治、經濟、文化繁榮,更是風雲際會的歷史人文重地,而今,那些曾經與璧山血脈相連,閃耀于歷史星空的文化名人的印記如今在璧山各大公園裏隨處可見,與公園融為一體,彰顯著璧山這座城市在浩瀚文化長河中的歷史地位。